半导体巨头英飞凌德国本土裁员,将1400个岗位搬迁至他国!

风险雷达 2024-08-07 19:22:43

国内的经济环境尚处于弱复苏的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在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0.4和0.7个百分点。

相比中国的制造业复苏态势,德国的情况持续恶化中,高端制造业持续流出德国,据界面新闻报道,2024年8月5日,汽车半导体行业巨头英飞凌德国总部表示,作为先前宣布的降本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在全球裁员1400人,并将另外1400个岗位迁移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此次裁员包括取消该公司位于德国南部城市雷根斯堡的工厂的数百个职位。

✴ 英飞凌慕尼黑总部

该公司并未明确表达岗位搬迁至哪国,在中国英飞凌有比较庞大的分公司,早在1995年英飞凌的前身西门子半导体事业部就早早的进入中国市场,在接下来几十年里英飞凌德国总部对中国的投资逐渐增加。

将德国的岗位搬迁至其他国家的决议是在企业的第三季度收入预期未达标时做出的,近期,英飞凌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当季营收为37.02亿欧元/约289.28亿元人民币,低于此前预期的38亿欧元/约296.94亿元人民币,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左右。其中,最大的汽车电子业务第三财季销售额为21.1亿欧元/164.8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1.3亿欧元/166.44亿元人民币。

短期内德国的经济尚未进入复苏的增长趋势,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尚不清楚,更糟糕的是美股近期暴跌,日经指数在昨日单日最高跌幅达到-12%,以美元为核心的经济体均陷入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的风险中,美联储前职员表示美国尚未进入经济衰退的程度,但当下的美国经济已经无线接近衰退的节点。

最近几日全球主流资本市场的暴跌趋势也在印证英飞凌德国高管的判断,地缘政治风险、高居不下的供应链成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等各方面的系统性风险正在影响这些企业的良性发展。

作为跨国企业,英飞凌有更多的选择,在相对秩序稳定、经济弱复苏的区域增加投资,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加有利。

部分欧美企业并未像预想的那样遵守规则,2024年7月26日,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2024年7月2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地方法院,对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英诺赛科美国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以下简称:英诺赛科)在现有诉讼基础上,追加了新的诉讼请求,指控其侵犯了英飞凌拥有的另外三项与氮化镓(GaN)技术相关的专利。此外,英飞凌今日还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起诉,就前述诉讼所涉的四项相同专利提出法律索赔。

英飞凌正在寻求美国专利侵权永久禁令,以保护其拥有的氮化镓(GaN)技术不受侵犯。这些专利涵盖了GaN功率半导体的核心技术,包括提高英飞凌专有GaN功率晶体管高性能和可靠性的创新技术。

早在2024年3月14日,英飞凌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地方法院对英诺赛科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并于2024年6月4日向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相应诉讼,同时对英诺赛科德国分销商提起了其他诉讼。此外,英飞凌已成功申请了一项初步禁令(法院指令):2024年6月12日,慕尼黑地方法院发布了该禁令,要求英诺赛科在PCIM Europe展位上移除所有侵权产品。

比起保持利润持续高速增长,类似英飞凌这样的德国半导体企业对于“如何活下来”更加重要。

根据AI风险控制平台风险雷达的数据,观察AI对英飞凌中国分公司的风险评级,以及对舆情的监控,部分截图如下:

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净盈利有所增长,AI对其给出的评分为80分,风险评级为“正常”。

英飞凌在中国的投资:

疑似实际控制人:

舆情信息监控:

英飞凌在中国的分公司状态较好,也依赖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处于一片蓝海,英飞凌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比较重要的半导体供应商。

这家公司也是小米汽车的供应商之一,在今年5月小米汽车副总裁、供应链部总经理黄振宇向德国媒体表示:“英飞凌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功率半导体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实力和稳定的生产能力,并且可提供丰富的微控制器产品组合。两家公司的合作不仅有助于确保小米汽车碳化硅器件的供货稳定,还能帮助我们为客户打造安全可靠、性能出色和功能强大的豪华科技汽车。”

0 阅读:0

风险雷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