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死亡就像是经过漫长的一天之后,终于上床休息了。而且,在头脑清醒的人看来,死亡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
01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没有了身体的伏地魔寄生在奇洛教授身上,静静潜伏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企图拿到魔法石,可以给自己再造一副身体。
而校长邓布利多为了保护魔法石,组织学校的老师设置层层屏障,想方设法阻拦伏地魔。
这些障碍主要包括三头犬、魔鬼网、巨怪、会飞的钥匙、巫师棋、厄里斯魔镜等。
我们的小英雄哈利在罗恩和赫敏的帮助下,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突破了所有这些障碍,来到了最后一关——厄里斯魔镜面前。
而此时,伏地魔和他所寄身的奇洛教授也站在厄里斯魔镜面前,两人正无计可施,不知道怎么拿到魔法石。
伏地魔指使奇洛“利用这个男孩”。
奇洛招呼哈利走上前,站在魔镜面前。
哈利也很好奇,魔法石到底藏在哪里,他要如何拿到他。
他站在魔镜面前,面色苍白,神情惶恐,可是片刻之后,他脸上就露出了笑容。镜子里的哈利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一块鲜红的石头,然后眨眨眼睛,又把石头放进了口袋。
而站在镜前的哈利感觉有一件重重的东西真的落进了自己的口袋。
就这样,哈利得到了魔法石。
接下来,哈利和扑上来抢夺石头的奇洛教授进行了一场对决,最终消灭了奇洛教授的身体,伏地魔也化作青烟仓皇逃走了。
哈利精疲力尽,躺在地上晕了过去,晕过去之前,他一直感觉到右手中那块红色的石头,一直在晶晶亮亮地闪烁,像抓了一把红色的火,可是却清凉舒爽。
后来,等哈利在医院的病床上醒来,邓布利多校长告诉他:魔法石已经毁掉了。
哈里吃惊地问:那么勒梅和他的妻子就要死了,是吗?
邓布利多回答:是的,他们会死的,他们已经活了600多年。对他们来说,死亡实际上就像是经过漫长的一天之后,终于上床休息了。而且,在头脑十分清醒的人看来,死亡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
02“死亡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那些头脑清醒的人来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类似于一场未知的冒险。
邓布利多用这句话表达自己对死亡的态度。他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一种新的体验和探索,对那些能够理性面对死亡的人来说,死亡就像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我们孔老夫子说,生如寄,死如归。活着是在世的旅行,死亡反而是一种回归;在佛家,没有真正的死亡,人活着和死去,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循环。在东方哲学里,死亡被视为生命循环的一部分;而在西方文化中,死亡也被视为一种解脱和新的开始。
有生才有死。鲜花有盛开,有凋谢,这是生命;而塑料花会永远美丽,永远不败。这种生死之间的矛盾和悖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命的有限性,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再具体一点说,珍惜生命,也不惧怕死亡。这种立场鼓励我们活着时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财富和名利,而是要关注内心的成长和智慧的提升。
因为有死亡,所以,活着才更显珍贵。通过思考死亡,人们会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活着的每一刻,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
人一定要明白死亡的客观存在,这一刻我们活着,下一刻我们可能会死去,亲人下一刻也可能会死去。这时,我们才会更加明白自己该如何活着,该如何和人相处。
有了死亡的参照系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生命中的一切都不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的是什么?
是我们读过的书,我们获得的智慧,以及我们的行为产生的价值。
所以,大房子,豪华车,如山一般堆积的钞票,甚至功名利禄,这些东西都只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人活着,其实不用去争那么多东西,只要活得畅快、合意就好了。
03《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的三任校长:邓布利多教授、麦格教授、斯内普教授的扮演者都先后去世了。
2016年1月14日,“斯内普教授”扮演者艾伦·里克曼因病去世,享年69岁。
邓布利多教授的扮演者有两位:一位是理查德·哈里斯,2002年10月25日去世,享年72岁。他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和《哈利·波特与密室》中扮演邓布利多。
另一位是迈克尔·甘本,2023年9月28日去世,享年82岁。他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第三到第七部中扮演邓布利多。
2024年9月27日,“麦格教授”扮演者英国女演员玛吉·史密斯也去世了,享年89岁。
至此,霍格沃兹的三位校长都回到了魔法世界。
在现实世界里,麻瓜(我们)点燃蜡烛,深切缅怀四位优秀的老戏骨演员;相信在魔法世界里,巫师们也定会举起魔杖向他们致敬。因为当世界坠入黑暗的时候,总有可爱可敬的好教授在那里,为人们点亮希望之光。
这时,我们才深刻理解了邓布利多教授的那句话:“死亡就像是经过漫长的一天之后,终于上床休息了。而且,在头脑清醒的人看来,死亡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