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如果在一个人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看待,不论是对他百般呵护溺爱、捧之上天也好,或者对他倍加凌虐,贬之入地也罢,这个人长大了就不可能有健全的人格和心态,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我想,家里会养出熊孩子,原因大概是以下三点:
一、家庭的问题
首先,是因为教育不当。
当孩子出现熊孩子的行为时,家长可能因为溺爱,没有舍得阻止他们,任他们为所欲为,渐渐地就成了一种习惯。
或者走另一个极端,家长没有耐心,看到熊孩子的行为,一上去不是打就是骂。孩子没能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错在哪里,打骂过后,他们依然我行我素。
其次是因为父母爱的缺失。
有一种父母,他们不会表达爱,或者忙于自己的工作,跟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他们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所以故意制造出种种破坏行为,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还有一种可能,父母在外地务工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照顾。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就会出现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二、孩子本身的问题
有些孩子患有多动症。但父母忽视了,没有及时发现。多动症的孩子,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他只是调皮捣蛋而已。
另外就是孩子本身精力过于旺盛家长没有找到合适的渠道来释放他们的精力,他们就会表现出乱翻东西,搞破坏,来发泄自己多余的精力。
三、成长环境的因素
如果孩子长期生长在一个糟杂混乱的环境里,周围的一切让他无法静下心来,也会导致他调皮捣蛋搞破坏。
还有,就是他身边的人,如果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发起脾气来,乱摔家里的东西;或者家里的东西乱丢乱扔,孩子耳濡目染,慢慢地就学着他们的样,也会不顾及别人,任性而为。
找到了熊孩子发生的原因,要对付他们就很简单了首先,注重家庭教育
当孩子出现熊孩子行为时,父母不溺爱不纵容,坚决制止。教育孩子时温柔坚定,不随意打骂孩子,正确引导对孩子多点耐心和信心,相信孩子一定能改掉这些不良行为。
其次,父母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内给予他们足够的爱,让他们感受到爱,从源头上杜绝熊孩子行为的发生
第三,家长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不一样的孩子也需要对症下药:
1.调皮、任性的孩子:与这类孩子沟通时,可以把“批评”、“责备”包装下,裹上一层“糖衣”,让“批评”变得甘甜。当孩子捣蛋时,惩罚时要温柔而坚决(注意不是体罚哟);当孩子调皮的行为打扰到他人时,可以暂时限制幼儿游戏,有理有据让孩子明白违规的后果,培养孩子遵守规则和勇于承担。
2.拖拉、磨蹭的孩子:家长应该弄清他为何总是“慢半拍”,不要盲目催促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适当催促,多表扬;平时以“快”带“慢”,在家长的“帮助”下,缓解拖拉。
3.爱撒谎的孩子:“撒谎”是儿童年龄心理发展的过程,家长要分清楚孩子是在撒谎,还是和想象现实分不清。对于真正在撒谎的孩子,要了解撒谎的动机;理解孩子,帮他分析撒谎的后果;教会引导孩子换位思考,顾及别人的感受。
4.叛逆、霸道的孩子:“叛逆期”是孩子的必经阶段,幼儿期的孩子不太懂什么是危险的事情,家长只要稍稍改变管教方式,他们的叛逆心或行为就会逐渐消失。站在与孩子相同的地位上沟通;孩子和家长对着干、叛逆等行为的背后通常是想获得关注;不妨给孩子更多地关注,相信孩子会有很大转变的。
不打不骂,治熊孩子这几招也可以试试
1.转移注意力(适用于小事上)---转移注意力到有价值的事情上去。
2.明确表达不同意的立场不良且有害的习惯)--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不攻击人格。
3.表达你的期望不良且有害的习惯)---对已发的事情不深究,期望他将来有所转变。
4.提供选择(起步引导时或顽固不退让时)--提供孩子合理、适度的选择,让他感受到尊重。
5.告诉孩子如何弥补过失(非故意而导致的)--阐述更好的方法方向,不去直接否定结果。
6.采取行动(严重原则问题,例如专心不吃饭)---反复建议不听劝告的,必要时可采取行动制止。
7.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明知故犯型)---在相对安全的地方让孩子体验错误结果,记录下来给他看询问体验,并指导。
这些书面的语言需要在生活中好好体验,转化为实际行动才会更加有效!
毕竟,熊孩子不是一天养成的,也不是一天可以纠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