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要不要马上哄?处理不当可能会宠坏娃哦!

我是佑佑 2024-03-26 01:17:33

“我家孩子好像比其他小朋友更爱哭,一遇到稍微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哇哇大哭怎么办?”

相信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都深有感触:这时候到底是哄还是不哄?哄的话怕孩子被宠坏,不哄的话又实在心疼。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呢?

01

孩子为什么喜欢哭闹?

孩子习惯性用哭闹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们对孩子无节制地关注和宠爱。

其实哭泣是孩子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自然而必要的循环:宝宝感到不适—啼哭—父母过来安慰。

在人生最初的6个月中,啼哭的宝宝必须迅速得到安抚,这样才能获得人际安全感。然而,经常性利用哭闹达到自己目的的孩子往往语言沟通能力较差,因为如果仅靠哭闹就可以轻松制住爸妈,解决问题,干嘛还费劲去说话,去沟通呢?

有的家长可能会疑惑:孩子还小,什么都还不懂,多给予一点关爱不好吗?

关爱并不等于无条件溺爱,如果父母没有早早让孩子明白这种故意哭闹得不到什么结果,反而让孩子意识到如果他大哭特哭,就能抵抗父母的反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往往奖励了孩子哭闹的行为,下一次当他不满时便又会如法炮制。

当孩子开始熟练地故意利用啼哭来抵抗父母的反对,也就是当孩子一遇到稍微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哇哇大哭时,我们就应该警惕,是否过于宠溺孩子了。

02

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哭闹?

01

接纳哭闹情绪

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首先要稳住自己的阵脚,不要被孩子的哭闹行为引爆自己的情绪。

我们只有先稳定好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静下来理解孩子哭闹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其次要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尊重孩子的情绪表达,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02

找到哭闹的原因

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认为,不应只重视行为,而忽视了行为背后的原因(ABC行为分析法)。

面对孩子的哭闹情绪,我们首先要寻找其哭闹的原因,到底是因为想要得到某样东西而哭,还是吸引家长的注意力而哭,或者是想要逃避某件事情而哭?以此来明确哭闹行为背后的功能是什么?

另外,还有一些幼儿自身的原因,如:身体上的不适、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等等。找到孩子哭闹的原因后,我们再采取相应对策。

03

设立明确的限制

任何满足并非无条件的,家长们要通过设立明确的限制并坚持这些限制来牢固地树立起自己的威严,让孩子知道,他有权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但这种权力是有限度的。

如果家长没有原则地妥协最终会导致孩子将哭闹作为武器,造成恶性循环。

例如:当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时,父母可以针对买玩具的开销制定预算,买玩具的价位限制在多少钱,控制买玩具的频率,如生日或者节日允许购买,或者多久买一次。可以让孩子参与这个计划的制定,孩子更愿意延迟满足来获得自己心爱的玩具。

04

态度温和且坚定

当看到孩子哭闹时,不高声批评孩子,而是温和地蹲下来,先给孩子一个拥抱,然后帮助孩子识别情绪,理解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随后引导孩子区分感受与行为——伤心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大声吼叫,或者在地上打滚的话,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待孩子停止哭闹,情绪平稳后,再就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

当然这并非要求家长们过于严厉指责孩子,而是用爱、坚定和理解的方式对待孩子。

一般孩子会在8~22个月期间减少哭的次数,抱怨也会减少,逐渐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0 阅读:0

我是佑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