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杜甫的名字,小学时候的记忆就会涌入脑海之中。没办法,背古诗词的过程里,我们需要背诵的不仅仅是古诗词,还有各种古诗词的写作者们的相关信息。所以,每次背杜甫的诗,我的开头语都是这样的:“《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对杜甫我谈不上了解,毕竟我是个学渣,于是我认真的思索,杜甫的诗词我会多少呢?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记忆,因为我发现,当我搜寻脑海之中关于杜甫的诗词时,我唯一的反应只有大脑一片空白。
于是我开始阅读《你当像杜甫悲悯度人间》,为何要悲悯度人间我还未找到答案,为何要像杜甫一样我也依然还未找到答案。我想,这本书里会给我一个答案的吧,让我去了解杜甫,也去了解他的悲悯之心。
这本书里讲了一个杜甫小时候发生过的故事,让我觉得很神奇——小杜甫与他二姑的儿子同时染上了一种怪病,药石无医。二姑找女巫帮忙,女巫告诉二姑一个方法,但是只能救一个孩子。二姑最后选择救治了小杜甫,自己的孩子却病夭了。
小杜甫对此一无所知,长大后得知此事怆然泪下,而二姑的恩情与大义,让他一辈子没齿难忘。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书本里是这样记录的,如果是真的,我能不能把这个当作杜甫悲悯之心的一个引子呢?
任何一个人,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都和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所以对于拥有悲悯之心的杜甫,他的内心深处肯定也是被人温柔的对待过,所以他才会同样的拥有悲悯之心,否则他又怎么能够温柔的对待世人呢?
当然了,被人温柔对待是一个原因,我想另一个原因则是属于杜甫本身的经历。其实,整个的书籍阅读下来我会发现,杜甫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简单的说,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一帆风顺的,从来都只是我们自己的心态而已。
对于杜甫那个年代的人来说,高中并为朝廷出力是最伟大的理想,但事与愿违的是,杜甫落榜了。准确的说,是所有的考生都落榜了,在杜甫三十六岁那年,所有的梦想最终成空。但是杜甫一心急于入仕,所以他只能磨掉自己的傲骨。
又或许这些都是命中注定,所以杜甫才会在不得意的时候去感悟人生——他把自己多年的失望与辛酸,都写在了诗里。而在长安的岁月里,杜甫不仅仅成为了寒士,更多的是谙尽底层人民的生活之苦,我想这才是杜甫留下悲悯之心在人世最大的原因吧。
儒冠误身也好,时代误人也罢,杜甫的一生早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杜甫所有的经历都成就了我们所认识的那个悲悯人间的大家。人这一生,也许一帆风顺无望,但是对于内心有大爱的人来说,人生的经历不必分悲欢苦难,这人间也永远不会一直都是一个模样。
我想,也许是因为经历过战争,所以杜甫才会拥有不一样的心,毕竟战争才会让人发现自己内心深处与众不同的欲望和期待。蒲草如丝年年绿,绝色烟柳满皇都,草木到底不知人间的悲欢离合,更不懂帝国的兴衰荣辱,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杜甫,他的内心深处一定也有过煎熬与挣扎吧?
在那个春天,杜甫写下了经典的诗词《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对于此,《你当像杜甫悲悯度人间》是这样形容的:“凄苦不忍卒读。可见,人生有情,才感怀今昔而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