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寒光万里明,思念遥相寄

心纪奠 2021-11-12 16:02:21

下元节,又被称为“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的来历据说与道教有关。在道教中,被人们熟知的有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下元日就是纪念水官的日子,传说这天他会下凡帮人们排忧解难。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

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写道:“(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水官大帝禹是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记录众生功过之条。下元节传说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在这一天会下凡为民解厄,所以下元节自古就有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的传统习俗。数千年来,中国承袭了祭祖的传统。其中虽有着多重心理作用,但至为重要的一种便是饮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还归东海扫墓”。同时也是对祖先敬畏之情的一种体现:为了祈求先辈的灵魂在冥冥之中保佑其子孙后代,使他们免于灾难和不幸。

根据中国的历法,下元节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民间通常要焚“金银包”,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这样祖先在地府里就能享受后辈的供品了。下元节祭祖求福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对生命历程中困境与苦厄的消除与化解。这种生命的体验,使下元节成为了一种特殊而意义重大的“解厄日”、“祈福日”。

下元节是一个严肃庄重的民族节日,对下元节的拜祭,并不要求有一定的形式,现如今,多地开始发布“禁止烧纸”的规定,焚烧“金银包”等祭拜祖先、祈福的活动,也可以采用更文明、更环保的方式,出于方便和现实的考虑,不妨考虑网上祭祀祖先、祈福祝愿逝去的亲人,为亲人捎去满怀祝愿的“金银包”。

“逝者安息,生者如斯。”通过我们对先辈的怀念、哀思,一是心灵上的寄托,二是给后人做的示范教育;这也是所谓的“事死者,如事生”。下元节即将来临之际,因新冠疫情不容松懈,国家也大力提倡文明绿色的祭祖方式。“心纪奠”网上祭奠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既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避免浪费,又能表达孝心、传达善念、缅怀亲人。

下元节是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节日,但也是一个满怀祝福的节日。在我看来下元节独特的节日意义便是:愿所念之人,能够去忧解难,平安喜乐;愿逝去之亲,能够除困解厄,怡乐超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