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铜仁山水传情

文学人青烟葳 2024-02-10 12:52:01

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

2月21日中午,自凤凰古城乘长途车到铜仁,由湘入黔,仅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到时才2点多钟。

到铜仁,主要是看望当兵时的营部卫生所长姚本宣。时间计划在当天晚上,第二天一早去爬梵净山。因为考虑到姚医生已年逾80高龄,不便过多打扰。这样,下午就有充分的时间在铜仁转转。

这样的行程当然没有告诉姚医生。下车后,便在汽车站附近的市中心一家宾馆住下,身处5楼,开窗远眺,一面青山,三面临江,一幅优美的景色映入眼帘,铜仁的美竟令人感到如此的意外!

(三江上的风雨桥)

信步走出宾馆,迎面便是“三江公园”。

三江,即大江、小江和锦江。三江汇流,造就了铜仁背靠青山、三面临水的山水之城。

跨过公路,江上耸立着一座横跨两岸的两层风雨桥。穿桥而过,沿江左岸前行,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有一古铜色的古亭立于江中,这江心之亭,就应该是三江汇流之处了。

三江两岸,树木葱茏,分布着高低不等的楼群,疏落而不拥挤。江边掩映着古树、翠竹、雕塑、排椅……

前行走约千米,一座保持完好的古城楼呈现在眼前,这就是中南门。往前的古建筑随即也多了起来。

(上图:中南门;下图:江边雕塑)

过中南门,到达古城一条街,名中山路。南北相向,长达千米,青石板路的两面都是修复后的明清古建筑,有商铺、票号、古民居。其中有“周逸群纪念馆”,就设在他的故居内,进去参观,完整的历史资料上百幅,展示了他不平凡的革命生漄。

铜仁,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黔东湖西,山水相依。出生在这黔东的周逸群,曾是出生在湘西的贺龙同志的入党介绍人。正是他们,在自己的故乡创建了湘鄂西红军,开创了湘鄂西红色根据地,成为我党早期的三大红色根据地之一。

(上图:周逸群故居;下图:古街放学的孩子们)

看完这些景点,回到宾馆时差已6点多了,可以给姚医生打电话了。他接到电话后马上来到宾馆,又邀请来了营部排长杨金祥。40年分别又相见,彼此间都有谈不完的话题。

此时,室外一直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透出初春的凉意,室内我们却相谈甚欢,热火朝天。直至深夜,10点多了,我送他们到楼下,在大厅合影时,工作人员听到我们这是40多年后的又相逢,也非常感慨。

相聚4个小时,我们聊到了在部队时的人和事,那时朝夕相处,“一个锅里摆勺子”的往事历历在目。我们聊到了第一次相见,那时1970年秋季征兵时,姚医生作为随队医生,来到了我的家乡,做健康方面的把关,使我们的这批沂蒙子弟顺利进入了军营。

(上图自左至右:杨金祥、姚本宣、作者)

我们还聊到了分别后的情况:姚医生,家在铜仁市松桃县,1959年入伍,从卫生员到军医,一直服务在营部,直到1982年转业,服役23年。转业回地方后行政19级,和县长书记差不多。开始被安排到一个最差的区医院当院长,两年改变面貌,县里兑服承诺,调到他到县城当防疫站长,直到退休,随子女搬来铜仁生活。

杨金祥也是1959年入伍,在营部汽车排长,曾参加地方支左,1974年转业回到铜仁,先后在地方大、中型企业工作,改开后企业破产,自谋职业,几经周折,直至退休,过上了安稳日子。

(祖孙情深)

分别时,姚医生埋怨我不事先告知,再三挽留我再住一天。见我去意一决,嘱咐我以后一定再来铜仁。但遗憾的是,第二年的这个时候,他突然因心梗而倒下了,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不幸的消息传来,战友们纷纷捐款相助,也未能把他挽救回来。

2017.2.21.游览

2024.1.5整理于法国普罗旺斯

作者简介: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莒县人,1970年11月入伍,1984年1月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编辑:李勋修/徐文合/宋宪檩《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1 阅读:36

文学人青烟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