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缓和,印度值得信任吗

猫哥知识分 2024-07-29 03:47:36

印度人说的话我们能信吗?中国要怎么做才是最有利的?7月27日亚洲时报刊文称:印度向中国靠近,尽管美国把印度当作制衡中国的所谓民主力量,但中印这两个亚洲大国正朝着加强经济合作、减少战略冲突的方向发展。由此刺破美国的白日梦 。

对于印度,由于他对我们有领土要求,而且胃口极大。中印外长接连两次会晤,印度承受不起反华的代价,放下姿态寻求和解。印度和中国虽说存在边界争端,但两国关系按理来说不至于会一直恶化。

中印在基建、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上的巨大差距,认为中印两国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印度需要中国的投资和技术,这些都促成了中印关系走向缓和。

事实上,中印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实际上问题就出在印度,在中美处于新冷战局面之后,印度认为有机可趁,企图借助美国打压中国的机会,趁火打劫在边境问题上发起挑衅,进而引发数年前的一场边境冲突。

美国借助印度国内穆斯林少数民族的人权等问题,抨击印度政府侵犯人权,借此来制约印度,希望印度能够听美国的话,与中国制造和发生长期的对峙。希望印度仍将制衡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美国2022年撤出阿富汗给当地带来了混乱,而中国在中亚的经济足迹发生了变化,对中亚和土耳其的出口在过去四年中增长了两倍。这些都刺激了印度开始清醒的认识到,长期与中国对峙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更何况莫迪一直有一个联合国入常德梦想,更需要中国帮忙,而且美国此时也是应付国内竞选的两党内斗,无暇顾及印太地区,也正是印度调整自己战略方向的时机。

印度是离不开中国的。印度《经济时报》日前在报道中提及,在中印关系恶化的这4年间,由于印方对来自中国的商品、技术和投资的抵制,导致该国单单一个电子制造业,就损失了至少150亿美元,并造成1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这就可以想象,在这数年间,印度的整个制造业,得损失多少产值和就业岗位。

该报道还提醒莫迪政府:尽管印度雄心勃勃什么都要本土化,但就整个产业链来讲,仍然依赖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尤其是需要中国的技术专家、熟练工人提供指导。换句话说,莫迪政府的所谓“印度制造”倡议,一旦剥离中国的产业链,将寸步难行。

对印度来说,西方国家支持印度制造业发展,不但口惠而实不至,而且还要附加诸多的政治条款。相比之下,中国在对印经贸和投资合作方面,从不附带什么政治条件,且基本都能是说到做到的。

另外,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在稳定穆斯林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只有中国有资源通过发展经济实现这一目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印度近期热衷于改善对华关系,应该是已经认清到这一点。

但是,中国对于印度的经济,还是借用网友的一句话“帮小不帮大、帮短不帮长、帮低不帮高。”我们千万要以史为鉴,不能做“东郭先生”,助力对手做大做强,给自己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

在中印领土争端,边界未彻底划界前;对印度的所作所为不要过于乐观。其理由有三: 第一、印度的野心昭然若揭,想当亚太老大但又无法逾越中国。内生怨恨从各方面不配合中国主张和发展步伐。如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印度明确拒绝参与。中国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印度态度含糊;中俄主导的上合组织峰会印度降级参会。由于印度的我行我素在印度尽一切努力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中国以持否定态度予以回应。

第二、印度是一个不诚实守信、喜欢占小便宜的国家,始终想在中美之间搞平衡获利;在中美博弈中,经常借美施压中国。 在美国的口惠诱惑下,经常朝令夕改出尔反尔损害中国利益:甚至甘当美国棋子,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拉中国发展的后腿。

第三、中印领土争端积怨多年,很难一时化解。加上中国对领土主权的原则性很强,很难满足印度的胃口,这是和印度改善关系最难做的难点。

印度人反复无常不值得信任,说不定过一夜就又反悔了,中国不会又像以前,敌意满满的国家稍微对我们示好,我们就要什么给什么,然后,对方翻脸不认人

在某种意义上,与印度的对峙对中国的整体战略未必不是件好事,所以更应该的是拖住它,主动权在我们这儿,

所以,中国不应对印度抱有乐观的幻想,不要被印度蛰伏的假象所蒙蔽,放松警惕。而是应继续加强边防建设,为应对突发事件把边境线建成铜墙铁壁。

0 阅读:9

猫哥知识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