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这句话的意思是:恩泽如泉,过则成溪,溪竭则怨起。试想,若昔日慷慨解囊,而后力有不逮,昔日受恩之人,或将心生不满,情分转薄,犹如晴空突现阴霾。意思是即使做好事也应该有度,一旦泛滥无度,终有水尽之时,那时,非但不会感恩,反易滋生怨恨之心。
最近看到某地儿子当街追打母亲镜头的人,都很愤慨。其实历史上因溺爱过度而致亲子疏离,手足相争的悲剧,不胜枚举,皆因施恩过度,适得其反。故而,行事之际,当以适度为尺,衡量万物,不使偏颇。即便是做善事,也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过分,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滋养万物,又不至泛滥成灾。
在信息爆炸与物质充裕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经典启示的教诲,做起事情来不顾分寸。有些人做点好事,就在社交媒体上的炫耀,让善行变得功利而表面,失去了原本的纯洁。因此,我们应铭记“恩泽如泉”的古训,学会做任何事情保持低调与节制,让每一份善举都成为取主喜悦的功修,而非为了人一时的感激。
在人生的旅途中,当面对三条路时,选择中间走,不要忽左忽右,稳健前行。当我们把握适度与平衡,不仅能够成就自我,更能温暖他人,这样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仁慈主说:“你应当按照天命而遵循正路,与你一起悔过的人,也当遵循正路。你们不要过分,他确是明察你们的行为的。” (11:112)
文/马石头,图/雅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