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河南31岁单身男子王炳运将哥哥家的两个女儿收养,从此给了她们一个温暖的家。
王炳运之所以收养两个侄女,是因为她们受到了继母的百般虐待,王炳运看了实在不忍心。
收养两姐妹后,王炳运给了她们无微不至的父爱。
拿出辛辛苦苦存下的2000块钱,将房屋仔仔细细地修缮了一番,给姐妹俩准备了两间漂亮的卧室,送她们去3公里外的学堂上学,教她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直到女儿过了16岁,王炳运仍舍不得她们进入社会打工。
后来女儿要嫁去婆家,王炳运压根不要女婿的彩礼,却给女儿陪上了一笔7000块钱的嫁妆。
对待两个女儿,王炳运比亲生父亲还要亲。
且为了养大两个女儿,王炳运一辈子没有娶老婆。
幸运的是两个女儿给王炳运的回馈,让王炳运觉得为她们做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善良的王炳运。王炳运,家住河南,1955年出生。
因家境贫寒,一直以来打着光棍,直到三十岁还是没能讨到老婆,过着孤身一人的日子。
虽然王炳运未能顺利成家,但他从骨子里透出的那份善良村民们一直没有忘记。
村子里,无论谁家遇到了困难,王炳运总会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得到过王炳运的帮助。
有些大叔大娘,儿女外出打工,过着空巢老人的生活,王炳运经常提着几箱牛奶去看望对方,给了他们些许欣慰。
有些孩子则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到了春节才能回一趟家,王炳运则经常把自己攒的钱拿出几块钱给对方,让他们买零食,买玩具。
在村民们眼中,王炳运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最让大家感动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村里一位老太太忽然得了重病,儿女没在身边,老太太一个人去不了医院。
王炳运急忙骑上家里的一辆三轮,在三轮里铺上厚厚的被子,将老太太放在车里,骑了20公里的路将老太太送去医院治疗。
医生表示,“王炳运送来得太及时了,老太太的病得以治愈,如果再晚一些,老太太就会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等老太太的儿女赶回来已经是第2天下午的事了,儿女感谢王炳运对他们母亲的帮助,王炳运却婉言拒绝,“表示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事。”
1986年,王炳运过了30岁。
在这一年里,王炳运做了一件大事。
那天,王炳运去哥哥家中逗两个侄女玩,却发现两个侄女闷闷不乐的,不肯开口说话,眼睛里含着泪。
王炳运不理解,“就问两个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接下来的一幕令王炳运感到难以置信,两个侄女纷纷受了伤。
无论是胳膊上,小腿上,还是背部,都有尚未痊愈的红色疤痕,王炳运仔细一看,发现这些疤痕出现的时间不同,代表着新伤加着旧伤。
王炳运稍微触碰了一下两个侄女的伤口,她们疼得哇哇直叫,王炳运这才得知,她们的父亲不在家,是继母拿柳条抽打她们的。
继母打她们通常不留情,常常想打就打,而且打她们的时候也根本不会问一下她们能不能受得了,还不允许她们哭。
而且继母打她们,常常是因为一些小事,比如她们不小心摔了盘子摔了碗,再或者因为和孩子们一起玩,回家的时间晚了一些,再比如继母安排给她们的家务,她们没有按时完成等等。
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成了继母管教她们的理由。
王炳运急忙带着两个侄女来到房间,帮她们擦点药。
进入房间后,却又看到了令他更加难以理解的一幕。
两个孩子的房间空荡荡的,姐妹俩挤在同一张床上,也没有给她们准备一张像样的写字台,每次写字的时候,她们只能趴在一张大椅子上。
翻开她们的衣柜,发现里面根本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穿的鞋子也是邻居家的孩子穿完剩下的。
抽屉里也根本没有她们玩的玩具。
要知道她们的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每个月的工资并不少,是可以给两个女儿提供优越的生活的,“为何两个孩子的生活如此拮据呢?”
两个孩子这才吞吞吐吐地向王炳运说道,“爸爸怕老婆,想给我们钱花,却不敢给,我们被继母打的时候,爸爸也不敢出声。”
说着说着,两个孩子的眼泪立马下来了。
那一刻,王炳运的心在颤抖,如果不是两个孩子跟他说,他还不知道两个孩子正在家中受苦。
眼看着自己的哥哥不为两个孩子说话,王炳运顿时萌生了收养她们的念头。
哥哥回家后,王炳运就跟哥哥说起了这件事,没想到哥哥立马就同意了,“表示有两个孩子,他的负担的确很重,况且妻子也确实不喜欢这两个孩子。”
“如果王炳运将她们带回家,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王炳运将两个孩子收养。
7岁的王苹和姐姐来到叔叔王炳运家生活。
二、王炳运给了侄女无微不至的父爱。自从两个孩子来到家中,王炳运拿出这几年打工挣下的2000块钱,将房屋仔仔细细地修缮了一番,给两个孩子准备了两件漂亮的卧室。
在卧室里面精心地放上了一张写字台,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舒心了许多。
孩子的衣柜里多了无数件漂亮的衣服,鞋子,还有发卡,都是王炳运亲自带她们去市场挑选好的,质量非常不错,穿上很符合她们的气质。
虽然两个孩子习成绩不怎么样,但王炳运给她们买了很多课外读物,晚上还要陪她们读书写字。
后来,王炳运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两个孩子的性格也许被压抑得太久了,不太爱说话,交际能力不怎么样。”
从那以后,王炳运常常带她们去公园找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让她们和对方交朋友,锻炼社交能力。
此外还带她们去各大景点旅游,让她们见见世面。
经过王炳运的一番努力,王苹和姐姐的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
转眼间,两个孩子到了上初中的年龄,按照她们的学习成绩,是没必要继续读的,何况两人是女孩,应该留在家中帮忙打理家务。
王炳运不忍心,非要给她们交学费,送她们去3公里外的学校上学。
他表示,“不让她们读书的话,她们将来或许会留有遗憾。”
总之,对待两个孩子,王炳运如亲生父亲般关爱。
很快,两个孩子过了16岁,原本是需要送她们去社会上闯荡的,好挣点钱贴补这个家。
王炳运却觉得孩子还小,身体还很脆弱,不忍心她们干活。
让她们两个一直待在家里,王炳运一如既往地挣钱养活她们。
不过好在王炳运为两姐妹的付出两姐妹都看在眼里。
如今她们长大了,已经有了挣钱能力,两姐妹开始以实际行动回馈王炳运。
趁父亲王炳运不注意,两姐妹偷偷去到县城,找到了一份给餐馆打工的工作,从此开始为家里挣钱。
每个月两姐妹都能拿到了一笔可观的工资,她们没有用来买衣服,买化妆品,也没有去和闺蜜一起旅游。
而是把钱装在一个信封里,原封不动地拿回家,给父亲花。
叮嘱父亲,“这笔钱就当做父亲的生活费,让父亲以后少一些操劳,多一些休息。”
两姐妹还表示,“她们每个月都会把工资的一部分拿给父亲充当生活费。”
“父亲给了她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如今也换做她们养活父亲了。”
那一刻,王炳运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更让王炳运感动的一件事是,女儿王苹出嫁的那天,对他许下了一个承诺。
三、王苹许下的承诺。2001年,已年过20的王苹要嫁去江苏。
出嫁的前几天,王苹开始做一件事。
点着一盏台灯,开始为父亲缝制鞋垫,一针一线地缝,缝得非常认真。
早在缝鞋垫之前,王苹早已亲手为父亲做了好几双棉布鞋,父亲年轻的时候经常操劳,脚上有冻疮,量了父亲的脚,做几双棉鞋给父亲,父亲一整个冬天就不用挨冻了。
把鞋垫做好后亲手放在鞋子里,让父亲穿上,王炳运发现非常合适,连忙为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而到了王苹正式出嫁的那天,王苹对父亲做出了一个承诺,“想带着父亲一起嫁。”
“带父亲一起嫁过去后,她就可以一如既往地照顾父亲了。”
王苹做出这个承诺后,王炳运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早在之前王苹就跟王炳运提过这件事,当时王炳运没同意,因为这会给女儿添麻烦,但王苹却一再地坚持。
王苹的结婚对象也一早就同意了王苹的这个要求。
可见对于接王炳运去婆家生活的事,王苹一直以来没有含糊过,王苹的态度是极为认真的。
王苹声泪俱下地向王炳运说出了一件事。
“爸,你对我们两姐妹够好的了,我和姐姐嫁了人,你一个人该如何是好呢?”
“我们俩结婚,你不要婆家任何一分钱彩礼,却拿出7000块钱给我们准备嫁妆。”
“你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来不及报答,只有把你接回去照顾,才能让我们尽一点孝道。”
“爸,这次你一定要同意。”
当时王炳运的眼泪夺眶而出,他没想到他对女儿的付出,女儿一笔一笔地记下来了。
女儿接受了他的照顾,如今已然开始回馈他。
虽然现在的他刚过50岁,身强体壮,依然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但是女儿却开始为他今后的生活做打算,不忍心他独自一个人受苦,想要把他接回身边。
这份孝道,哪怕是跟亲生的女儿相比,都是远远超过的。
不过王炳运最终还是拒绝了女儿,女儿虽有这份心,他却不忍心给女儿添麻烦,因为女婿那边的条件也并不是太优越,如果他过去一起生活,显然会成为家里的拖累。
好在,虽然王炳运拒绝了女儿王苹的一番孝心,王苹从此却开始以另外一种方式回馈父亲王炳运。
结婚后的王苹,每隔三个月就会把父亲接到婆家生活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王苹用实际行动给予着父亲女儿的爱,把父亲最爱吃的各种食物制定成菜谱,每天变着花样地做给父亲吃。
大冬天的,给父亲接一盆热水,亲自帮父亲洗脚,父亲身上穿的衣服从来都是干净的,王苹总会及时地帮父亲清洗。
看着父亲稍微有点咳嗽,一定去医院帮父亲买点感冒药回来,给父亲吃。
父亲回家之前还会给父亲买一大包生活用品让父亲带回家,同时给父亲塞几百块钱。
王苹让父亲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孝顺。
后来王苹的孩子出生,这时候王苹终于找到了接回父亲的理由。
王苹亲口对父亲说,“爸,孩子没人带,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王炳运一听外孙无人照顾,在征求王苹的同意后,立马将行李全部搬来王苹家中,从此生活在王苹家,帮王苹带孩子。
名义上,王炳运是来王苹家中带孩子的,实际情况是自从王炳运搬过来,王苹开始给父亲提供精致的生活。
从那以后王苹一日三餐按时做给父亲吃,每一餐都无比美味,像父亲当初那样,专门腾出一间卧室给父亲住,让自己的孩子叫王炳运为“爷爷”,丈夫下班回家的时候,一定要让丈夫在小吃摊买一些小吃,回来让父亲尝尝鲜。
自从父亲来到家中,王苹可以说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都准备给父亲,给父亲买礼物的时候也从来不疼钱,都是给父亲买最好的。
王苹表示,“父亲含辛茹苦抚养我们长大,现在是时候给父亲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了。”
“父亲的养育之恩,我们说什么也不会忘记,一定要对父亲好,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如今,王炳运已经快70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腿脚也不太便利了,干不了太多重活,王苹作为他的女儿,开始全心全意地为王炳运的身体保驾护航,一如既往地把美食做给王炳运吃,每天都会把王炳运的衣服清洗干净。
还非常关心父亲的身体,看着父亲身体抱恙,立马给父亲买药吃,若是父亲的病情加重,一定会带父亲去大医院看病,为父亲花多少钱她都愿意,对父亲无比尽心。
望着女儿如今对自己的报答,王炳运觉得当初为女儿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无论是否为亲生父母,只要给了孩子足够的养育,以及无微不至的爱,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抱答父母。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既是传递的,也是相互的,王炳运和两个孩子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太多的人。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