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衰退、通缩、资本外流?美国学者批驳“四个错误认知”

亚太说 2024-06-03 15:21:04

当前,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步入增速换挡、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然而近期,国际上又出现了一波诸如“中国经济见顶”“资本撤离中国”“中国陷入通缩”等“唱衰中国经济”的悲观论调,认为中国不仅不会超越美国,反而很可能进入长期衰退,经历“失去的十年”。

对此,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成员尼古拉斯·拉迪日前在《外交事务》杂志刊文,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唱衰论调”的支撑数据,指出这些论调的根源在于对中国经济数据的错误解读,并逐一破除其中误区。

尼古拉斯·拉迪认为,这种悲观判断显然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诚然,中国面临房地产市场低迷、美国在技术产品出口方面的对华管制、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等不利因素,但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克服了比这大得多的考验。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但中国经济仍或将以美国的两倍速度继续增长。

尼古拉斯·拉迪的《中国经济将继续增长 悲观派的四个错误认知》是第5期的重头文章之一

观点一

中国经济规模与美国的差距正在拉大?

2021—2023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占美国的76%下降到67%,有论调称中国经济规模接近美国的步伐陷入停滞。然而,这种论调源于对数据的错误解读。实际上,2023年,中国的GDP相比于全球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增加了20%以上,而美国的GDP只增加了8%。

这个明显的悖论可以通过两个原因来解释。首先,近几年,中国的通胀率低于美国。2023年,中国的名义GDP增速为4.6%,低于实际增长率(扣除价格因素)的5.2%。相反,由于高通胀,2023年美国的名义GDP增长率为6.3%,但实际增长率仅为2.5%。

此外,2022年以来,美联储(FRB)将基准利率从0.25%陆续上调至5.5%,受此影响,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从而增强了美元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了利率。这最终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了10%。由于名义GDP偏小、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双重因素影响,以美元计算中国GDP时,呈现出了与美国GDP差距扩大的结果。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变化趋势。目前一美元兑人民币回落至7.1左右(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中国物价将有所上涨,以人民币计算的GDP将进一步增加。我认为,2024年,中美两国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差距应该会缩小,中国GDP或将在约10年后超过美国。

观点二

消费疲软、信心走弱?

第二种错误观点认为,中国的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疲软,消费信心走弱。实际上,数据并不支持这种看法。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与疫情时期的2022年相比,增幅超过两倍,人均消费支出更是增长了9%。倘若消费信心真的减弱,家庭应当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然而,2023年中国家庭收入与支出变化呈现出相反的趋势,消费增长超过收入增长,这意味着家庭储蓄率降低。

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是2022年的两倍以上(来源:国家统计局)

观点三

陷入通缩,经济衰退?

第三种错误观点认为,中国已经陷入实质通缩,经济走向衰退。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仅上涨了0.2%,因此有观点认为家庭会出于对物价进一步下跌的预期而减少消费、降低需求,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减速。但我们要看到,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了0.7%。

2023年,生产所需的设备和原材料价格出现了下降。其背后是能源及其他原材料价格的全球性下跌,以及中国国内对部分工业品需求的相对疲软。这的确可能损伤企业对扩大产能的投资积极性。

一些观点认为,目前情况下,比起将资金投入业务中,企业更倾向于优先偿还债务。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无论从绝对值还是GDP占比来看,中国企业的借款都在迅速增长,对制造业、矿业和服务业的投资不断增加。我从中看不出衰退的迹象。

观点四

房地产崩盘,资本外流?

第四种错误观点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面临崩盘。诚然,2023年中国住宅新开工面积只有2021年的一半,但有必要分析其原因。这两年间,与新开工面积的减幅相比,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减少了20%,这说明开发商将更多支出分配给了已经开工的房屋项目的建成上。

2023年,中国住宅竣工面积达7.24亿平方米,首次超过了新开工面积,这是政府鼓励银行对接近完工的住宅项目提供专项借款、融资支持的政策发挥了作用。

此外,认为中国企业家失去信心,正在将资金转移到国外的看法也是错误的。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1世纪10年代中期,中国的民间投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国有企业投资。1978年时,中国的民间投资几乎为零,但到了2014年,民间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已经接近60%。

2014年以来,尽管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有所回落,但分析过后便会发现,这种现象几乎完全可以归因于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2023年中国的民间投资增长了近10%。目前,中国有几千万家民营企业活跃在市场上,开展投资活动。此外,2023年新设个体工商户超2200万户,总数达到1.24亿户,支撑了近3亿人就业。

2023年,中国新设经营主体3273万户,同比增长12.6%。其中,新设个体工商户2258.2万户,增长11.4%

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确面临一些挑战,但一味夸大、炒作这些问题对谁来说都毫无益处。中国今后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也将继续保持30%以上的水平,美国不应轻视这一趋势,否则将陷入自我满足的危机。

尼古拉斯·拉迪

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政策和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现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成员。

编译:李木木

5 阅读: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