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梳理】自救、恩赐与欺骗——俄国1861年

学润班 2024-07-05 16:34:29
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作者:学润班历史小队

背景:

一、经济: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生产力急剧增长,资本主义因素在封建制度内部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各部门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不断发展;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仍受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农奴制的严重束缚,封建土地所有制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顺利发展和资本主义农业土地面积的扩大,走向衰落、陷入危机的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 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改进缓慢进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势增强;在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下,商品生产从内部瓦解着农奴制,地主强迫农奴劳动大大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生产率越来越低。

● 工业: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工业逐步发展,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劳动,交通运输业发生巨大变革;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对地主有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妨碍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 商业:国内市场更加活跃,对外贸易额增加;出口农产品,进口工业品,已逐渐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农奴的贫困严重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

二、政治:俄国仍是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沙皇制度是最残暴的君主专制制度,军队、警察、特务是沙皇最得心应手的统治压迫工具,沙皇制度的国家机器的重大使命便是维护封建农奴制度。

● 对内:沙皇政府实行防范和镇压革命的政策,警察、特务遍布全国,专门伺察、监视人民的一言一行,军队驻扎全国各地,随时待命镇压农奴暴动,严厉执行书刊检查制度,剥夺人民出版、言论自由,把大学完全置于其监督之下,竭力巩固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还企图用微小的改革缓和人民反抗情绪;农奴制的剥削和压迫导致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此起彼伏。

● 对外:在为维持农奴制和转移国内矛盾而发动的克里米亚战争(旧称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人民反封建斗争和革命民主运动加强,农奴制危机加剧,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同时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准备革命。虽然由于沙皇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警察机器,加之农民觉悟尚低、力量涣散,“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革命道路最终失败,但却迫使沙皇政府走上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

三、阶级:工农业中雇佣劳动现象越来越多,阶级分化过程加速,封建等级制逐步瓦解,新的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日益发展。

● 农业:全国90%的人口是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饱受贵族地主的压迫、虐待和剥削,地主不但任意虐待农奴,而且还可以像出卖牛马一样出卖农奴;农民阶级分化日益显著,少数富农通过扩大粮食生产和经商发财致富,利用剥削贫农的大量金钱,赎取人身自由,成为农奴关系掩盖下的农村资产阶级。

● 工业:工人人数不断增加,自由雇佣劳动逐渐超过农奴劳动,雇佣工人比例上升。

四、思想:农奴制危机引起了思想领域中的深刻斗争。

● 极端反动派:教育大臣乌瓦洛夫捏造“官方民族性”,成为一切顽固维护封建农奴制的反动贵族地主的借口或依据。

● “斯拉夫派”:反对走西方工业化的道路,主张在保留农村公社及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拥护沙皇制度,仅渴望在沙皇制度下享有言论自由;希望实现以沙皇俄国为中心的、斯拉夫人的联合。

● “西方派”: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但不赞成采取革命手段消灭它们,而是主张通过渐进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建立西欧式的君主立宪制,以实现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1848年分裂为自由派和革命民主主义派。

● “自由派”:与资本主义经济有联系的贵族,主张通过渐进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建立西欧式的君主立宪制,以实现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

● 革命民主主义者:新型的知识分子阶层,多数人出身小官吏、低级僧侣、小市民和农民家庭,少数为贵族家庭的背叛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和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反映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成为50、60年代俄国解放运动的主要力量;其杰出代表人物是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奥加略夫。

过程:一、农奴制废除的准备(1856年3月—1861年初)

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已对莫斯科贵族谈及废除农奴制问题,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1857年1月3日,沙皇召开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讨论如何按照地主利益拟定解放农奴的草案;会中意见集中起来可分两派,尽管分歧很大,但都企图以最有利于地主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 非黑土地带地主:要求解放农奴时应带土地,因掌握的土地贫瘠,主张农民付天价赎金赎买土地,谋取更多利益。

● 黑土地带地主:要求解放农奴时不带土地,因掌握的土地肥沃,希望掌控更多土地从事集约化农业生产,无地少地农民便可成为其帮工。

1861年初,由于存在严重分歧,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几年仍无成效,而各地农民起义规模愈发庞大;为避免革命愈演愈烈,统治局势恶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定加速改革,最终制定出农奴赎买份地的改革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因此沙皇向地主代表说明道:“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二、农奴制的废除与2月19日法令

1861年俄历2月19日(公历3月3日),沙皇正式批准改革法令,并签署废除农奴制的特别文告。

● 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法令上虽然获得人身自由权,但是在签署赎地契约前还需继续受地主“临时义务”的奴役与支配;

● 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奴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同时需承担一定义务,份地分配情况视各地而异,地主利用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

● 关于赎取份地手续:农民可依法赎取宅旁园地,但赎取份地须地主同意,赎金数额以每年代役租的一定年利率加以资本化计算,因此赎金的基础并不是土地价格,而是资本化的代役租,赎金价格大大高出实际地价;

● 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利用旧式村社组织,外加由地方贵族设立的调停吏,并完全服从于调停吏的管辖,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现在就在相当程度上处于地方贵族的控制下,同时实行连环保,以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

农奴制废除后,沙俄政府在60—70年代对上层建筑也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1861年改革的组成部分。

三、60年代初的革命运动与沙皇政府后续的改革

1861 年改革非但未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反而加重其负担,沙皇政府欺骗农民的真面目彻底暴露,引起广大农民的极度不满,农民运动继续发展、席卷全国;在群众运动高涨的情势下,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展开斗争,力图把广泛的群众起义发展成为有组织的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彻底消灭农奴制。

但是所有起义都遭到沙皇军队的血腥镇压,大批革命民主主义者也遭到逮捕,被判处苦役或流放;沙皇政府镇压了改革后的起义运动,维持了它的统治,1863年后,革命运动渐趋低落。

农奴制废除以后,沙皇政府又在其他方面实行一系列不触及沙皇专制制度的改革。1864年在省、县都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1870年在城市建立杜马和自治局,但是地方自治机构都控制在地方贵族手中,城市自治机构被城市大资产阶级所操纵,而且自治机构受到行政当局的严格监督,职权也很小;1864年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在当时各项改革中比较彻底的司法改革,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但仍带有农奴制色彩,政治案件往往由行政部门处理,被捕的革命者不经审判就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意义:

● 积极: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同时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均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转折点,此后,资本主义在俄国社会经济中逐渐占统治地位,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关系有较快发展。

● 局限:1861年改革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俄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仍受到严重阻碍,劳动群众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压榨和剥削。

参考文献: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3.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0 阅读:2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