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华卖郑”的故事有可能是虚假叙事!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9-03 02:16:53

阴谋

阅读鲁僖公七年的《左传》,特别是“子华卖郑”这段故事,让笔者有一种感觉,这个故事可能是虚假的。或者是后世作者根据传闻编写的,或者是郑国后人有意伪造的历史。当然,也不排除是真的。

笔者对于这段故事的怀疑,主要出于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郑国世子子华有没有这个动机?尽管我们无法知道,在当时的郑国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包括世子子华的地位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危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即子华毕竟是世子,也就是郑国太子,这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作为太子,未来的郑国就是他的,他有必要出卖郑国吗?他出卖郑国,削弱郑国,对他究竟有什么好处?即使他对郑国的洩氏、孔氏、子人氏三族有敌意,也没有必要通过勾结外部力量来消除。只要他能够成为未来的郑国国君,同样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这个理由也不充分。

第二,郑国世子子华去参加甯亩之盟的任务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汇报郑文公愿意屈服齐桓公,并表达重归于好的郑国心愿。同时,子华作为郑国使者,需要着重汇报郑文公杀郑申侯的原因,并把郑文公此前的离心离德罪责推给郑申侯。这就是说,从外交任务上看,子华必须说郑申侯才是那个“实违君命”的人,而这个人已经被处置,如此,方可请求齐桓公放过郑国。

但是,从子华告诉齐桓公的那番话来看,却是“洩氏、孔氏、子人氏三族,实违君命”。可以设想,如果齐桓公听到这句话,则意味着郑文公之前的那些关于郑申侯的说辞就完全是一种欺骗!这就有可能导致子华这次的外交任务的失败,甚至有可能被齐桓公再次讨伐。但从结果来看,这个现象没有发生,而是在这年冬天,郑文公签署了这份甯亩之盟的内容。说明这次外交任务是圆满的。

第三,郑国世子子华会是一个人参加甯亩之盟吗?当然不是!按道理,子华一定是带着一个代表团,其中可能会有郑国大夫,包括负责记录的史官,以及作为随从和护卫的部分军事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子华如果敢于下决心与齐桓公进行出卖郑国的机密对话,则必须考虑好各种可能性。第一,当然是齐桓公答应了怎么办。第二是齐桓公拒绝了怎么办?第三是如此机密之事被泄露了怎么办?

其实,不论是哪一种可能,子华都很难在顺利回到郑国。因为第一种情况下,子华就必须承担起“带路党”的角色,引着诸侯之师去讨伐自己的国家,那就是与全郑国为敌了。胜了能回,败则必死,风险很大。尤其是,子华如果觉着这事有可能办成,则就必须事前与他的随从进行密谋,而这样,泄密的事就不可避免。所以,除非子华是一个愚昧之徒,不然怎能生出这样的想法?

第二种情况下,子华当然可以嘱咐齐桓公为他保密,但这一点看起来并不容易。根据《左传》记载,齐桓公不但告诉了管仲,更拒绝了子华。尤其是,在齐桓公拒绝了子华,并决心与郑国修好的前提下,这一条就有可能成为齐桓公向郑文公买好的绝佳猛料,齐桓公凭啥不用?

第三种情况,也就是子华出卖郑国的事情一旦被郑文公掌握,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定然会杀了他。即使郑文公不杀他,洩氏、孔氏、子人氏岂能容得了他?但这一切其实此后都没有发生。不但子华顺利返回了郑国,而且子华在第二年又再一次代替郑文公出席了诸侯会盟,看来郑文公对子华的信任依旧。虽然子华最终的确被郑文公所杀,但那是此后近十年的事情了。

第四,从齐桓公的角度看,未必就会如此愚蠢!齐桓公作为霸主已经有二十四年,自然不会是一个政治傻子。从齐桓公准备同意郑国世子子华的那番建议看,完全是一个利令智昏的无脑之人。因为,明摆着郑文公已经愿意重修旧好,齐桓公就没有理由,为着子华的那点成见,去弄翻一个多年的盟国,甚至为此还要大动干戈,而且即使大动干戈也不见得就有必胜的把握。其次,如果把这件事放在当时齐、楚争霸的历史背景下去看,子华本身没有这种动机不说,齐桓公也不可能动这种歪心思。

第五,《左传》这段文字记载中的矛盾。其一,在管仲谏阻之后,齐桓公有一句话是:“诸侯有讨于郑,未捷,今苟有衅,从之不亦可乎?”显然这并不符合事实。因为上一年诸侯伐郑是遇上了楚成王围许救郑,所以无功而返。但是,鲁僖公七年齐国单独伐郑,郑文公已经屈服,并已经杀了郑申侯作为交代,岂能算是“未捷”?其次,同样在这段文字中,管仲说:“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帅诸侯以讨郑,郑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这说明齐国对自己的军事实力非常自信,这与前一句话中齐桓公对于诸侯伐郑“未捷”的担心明显不同,可见这段《左传》文字的前后表述是自相矛盾的。

第六,“子华卖郑”的这段故事有可能是移花接木,也有可能单纯就是为了把齐桓公拉出来做对比,以显示管仲的卓尔不群。从移花接木的角度看,在郑国的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公子,勾结外部势力,不但赢得了太子之位,而且最后还当上了国君。这个人就是郑穆公,即公子兰,是郑文公的继任者,也是儿子。这个公子兰,在郑文公晚年杀了世子子华后,也被赶跑,并来到了晋国。晋文公执政,公子兰敬奉有加,于是晋文公联合秦国迫使郑文公屈服并同意迎回公子兰作为太子,两年之后,郑文公去世,公子兰做了国君。所以,存在一种可能,即在公子兰身上发生的事情,后来故意被嫁接到了子华身上。于是真相被虚假叙事所替换,子华背上恶名,公子兰从此被洗白。这当然只是可能。

第二种可能就是文人的“杰作”。比如为了显示管仲的作用,用夸张和虚假的叙事来堆砌管仲的形象。这当然也是有可能的。比如《管子》上的很多故事,明显就是编造的。包括管仲在齐国的超越地位,以及齐桓公把管仲认作“仲父”的说法,给人一种感觉,管仲在齐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其实,管仲在齐国的地位,按照《左传》的记载,依照管仲的陈述,他的前面还有国仲、高傒二人。所以,后世文人附会成文,在《左传》中添油加醋也是有可能的。

第七,关于文字本身。通篇阅读《左传》可知,文字十分简练,字字直指要害。但是这段话,整整用了226个汉字,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不多,甚至可以说,这段文字啰哩啰嗦,虚言居多,意思也存在前后矛盾的问题,且主题并不明显,与《左传》文字的主体风格有明显不同。所以,笔者以为,这段文字多半是后世所加,水平较低。这当然也是推测。

0 阅读:3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