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之前,容我先设想一个画面!
一个武将屹立于战场之上,眼中只有敌人,心中寻思如何破敌,却不曾想身后传来催促声:快出兵啊?
随后,陛下传来了旨意声,快出兵啊,还不出兵,你是不是心怀叵测。
最后,耳边还有尖细的聒噪声,那特有的阉人音调,让人烦不胜烦。
无奈,你出兵了,然后战败了,在之后,你投降了,国家灭亡了,你成了贰臣。
(洪承畴)这就是明朝末年名将,蓟辽总督洪承畴的战争和结局。公元1639年十月,志得意满的洪承畴,在剿匪前线,抓着最后一只“贼军”李自成部穷追猛打,帐下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李自成被打的狼狈不堪,最后仅剩18骑,逃入了陕南商洛山中,眼见就要覆灭的农民起义,让洪承畴声名大噪,一时间成了大明柱石。
成了柱石的命运是什么?往往就是垫脚石或者革命的一块砖。
对那个时候的崇祯而言,垫脚石都是用来背锅的,砖则是用来堵漏的。
这不刚大致平定叛乱的明朝,又迎来后金扣边,这真是起了葫芦按了瓢,一桩一桩不消停。
(李自成起义军)于是,新一轮的战争开始了。崇祯11年(1638年)9月,清军两路南下直扑北疆,京师戒严。
洪承畴被调回协同孙传庭一起率军入卫京师。剿灭起义军的两大主力,放弃了起义军合流北京城。
精于战阵的皇太极,选择专注进攻大明北疆关宁锦防线,攻占义州后,就开始了对锦州的围攻战。眼见锦州被围攻,崇祯也调兵遣将,不断强化山海关和锦州的防守!
经过近两年围攻战拉锯战,关宁锦防线看似摇摇欲坠,却一直没被攻破。
但,崇祯受不了啊!
面对边境一直不解除的危险,还有锦州城岌岌可危的现状,为了确保关宁锦防线安全,以及防御锦州失守后可能的辽东大溃退。
(辽东局势)崇祯决定派遣洪承畴率大明五万精锐,北上救援锦州。1641年3月(崇祯十四年),洪承畴军从北京出发,二个月后大军抵达离锦州仅百里的宁远。到了锦州之后的洪承畴,开始前敌侦查工作!
深谙军法的他,在侦查过后,分析敌我态势后,上书朝廷说:不能冒进,要不然会很危险,希望能暂缓救援锦州,稍待数日,等待时机,一鼓作气解锦州之围。
可是这上书,传到京师之后,却受到了非议和反对。
文臣之首,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坚持速战速决,在他们看来,大军出动耗费军饷太多,后方补给吃紧大明朝负担不起。
朝野上的舆论争议崇祯看见了,深知兵情凶险的崇祯一开始同意了洪承畴意见,但却在陈新甲反复劝说不断鼓动之下,又改变了想法。
(崇祯的无奈)随后一纸诏书发出,言简意赅地说了两个字:进军。望着这催命一样的诏书,洪承畴无奈只能北上寻求和清军进行决战。
清军对于明军的动向还有朝堂上的纷争了如指掌,等的就是明军求战。
早有准备的他们,也在松山城北山岗之上布下了埋伏,就等洪承畴军前来。一个早有埋伏,一个被迫出军,洪承畴军初战失利,被伏击之后,伤亡四千多人。
吃了大亏的洪承畴,明白了清军的意图,那就是:围点打援。
以锦州城作为诱饵,诱惑支援的明军源源不断前来,在野战中不断消耗明军的精锐。
于是,洪承畴决定不再冒进,反而是缓缓行军,稳扎稳打。可形势比人强啊!
在崇祯指派之下,无数兵马也在密集北上,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宣化总兵杨国柱三路兵马陆续汇聚到了洪承畴麾下!
一举将明军前敌兵力,从洪承畴的五万人,变成了13万人,马4万。
五万人兵马的时候,后勤已然吃不消,兵马到了13万人,4万匹马后勤压力可想而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样规模的战斗,压的明朝喘不过气来。
而力主坚守以待时机的洪承畴,也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估计那个时候的他,心里想的并不是兵多将广,反而觉得兵多了是坏事。
(兵马多了不见得是好事)坏就坏在,中了清军围点打援的计策。这计策就如阳谋,锦州的重要性,让惯性思维下的崇祯不得不为,也让文臣们更加疯狂。
十几万大军了,还不打,你行不行?
为了尽快督促进军,崇祯还指派了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去前线督战。
然后一个不通兵事的文人,开始在洪承畴耳边不停聒噪,配合随军太监唱起了双簧。
双簧唱过之后,洪承畴能咋办?只能进军啊!
他将驻扎在宁远城的所有明军悉数带出,放弃守城,寻找清军主力进行野外决战。
同年七月,明军又一次在松山城西北山岗和清军发生激战。
这一次,兵力占优的明军,在洪承畴带领下,跟清军打得难分难解,明军战而胜之士气高涨。但,清军也并非无能之辈,在看到明军阵地战实力之后。
(皇太极亲征)皇太极力排众议,决议亲征,带领所有的八旗军精锐去往前线。去的时候,信心十足的他说:
但恐彼闻朕至,潜师遁耳。若不去,朕破之如摧枯拉朽也《清史稿·本纪第三·太宗二》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明军没啥了不起的,只要我去了,必定击溃他们。
皇太极是有本事的人,而洪承畴也不差!
到了前线,看过洪承畴军阵布置后的皇太极,感叹地说:
洪承畴善于用兵,我们不能大意啊。
随后皇太极开始研究明军虚实,找寻弱点。
而这弱点其实也很好找,那就是孤军深入的明军,看似兵多将广,但却后方空虚,在野战中完全无法和八旗军对峙。
这其实是明清战争通病,也是为何明军面对清军,不愿打野战的根源,机动性差距太大了。
寻思好计策之后,皇太极命令多尔衮率军去往明军后方,在女儿河至渤海边,挖了三道深深的大壕沟,这壕沟一个个深达2.5米,宽近4米,三层布置之后就断了明军的后路。
清军在明军后方挖壕沟的消息,被洪承畴知道了之后。
他立马点起兵马向后方发起进攻,指望能突破清军壕沟防线,恢复后路。
可惜的是,借助壕沟防线坚守的清军难以攻克!
(战况不利的明军)皇太极眼见明军攻击后方壕沟防线,用了一出以弱胜强的经典套路:偷袭粮草。他们突袭了明军笔架山粮草基地,毁了明军无数粮草。
后路断绝,无法回去,粮草被劫,无法坚守,明军顿时士气大跌。
眼见明军军心涣散,深知在野战中难以获胜的洪承畴慌乱了,坚守还是突围?
在两难选择之后,洪承畴下达了撤退命令,目标宁远城。
但,这场撤退却犹如噩梦一般。
军心涣散的明军,庞大的军队不再是优势,反而是弱点。
粮草匮乏的现状,还有战场局势,让带兵过来的各个总兵们,一个个都害怕了。
先是大同总兵王朴,一看撤退第一个跑路,后是吴三桂,一看王朴跑了也立马跑路。两个大将跑了,后方的马科、唐通、白广恩、李辅明也有样学样,全部跑路。
明军溃逃,清军当然是追击啊,早有准备的他们,开始了对明军的屠杀。一场溃退过后,明军13万人主力,有过半逃亡,损伤大半,剩下的万余人残兵,在洪承畴带领下固守松山城,可13万人都溃败了,这一万多人又如何翻天?
早已精锐尽出的明军,完全没有任何部队可以去救援困守的洪承畴。
围困战持续半年之后的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松山城副将夏承德选择投降,派遣他的弟弟跟清军约降,在半夜放下云梯让清军进城。
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洪承畴和祖大乐兵败被俘,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明军最后的精锐也灭了。看到松山城陷落,坚守锦州的祖大寿也失去了希望,在一个月后的三月八日率军投降。
连续攻克松山城、锦州城之后!
清军又攻打明军杏山城,四月二十二日,守将吕品奇不战而降。
松锦大战就此结束,13万明军,损失6万多,九边精锐一战全空,山海关之外,据点也仅剩宁远一城,而清军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一万人伤亡。
(精锐伤亡无数)那么这一切如何发生的?看看之前我对洪承畴的描述就懂了,明军不擅长野战决战,如果不凭借城池坚守很难在战斗中和清军交锋,只能凭借兵力优势去打。
可兵多,意味着后勤压力大,负担不了的朝廷,当然要催啊。
催着催着,作为主将的洪承畴就陷入了两难境地,于是他就变得犹豫,进而开始患得患失。
最后,在犹豫中,中了清军的套路!
当明军被切断后路那一刻,其实已经注定了失败,因为这只军队,人心是散乱的,顺风打仗还行,只要逆风就会出问题。
而这一切的问题,其实和清军大战略正确的阳谋息息相关。
关宁锦防线重要吗?很重要!
但是,他却是拖垮大明的根源,原因也很简单,失去了战略纵深和战略腾挪的空间,防线是死的,一个点一个点都是关键,一个点没了就要去争。
如此寸土必争,对清军而言,无疑是添油战术,那被围歼肯定是必然!
明朝问题就在于,太耿直了,一群文臣口号喊的山响,弄的朝廷完全没有战略缓和的空间。
如果当时选择和清朝议和,即便花钱买和平,也好过打仗损兵折将啊。
用和清朝缓和关系的时间空档,彻底剿灭起义军,再一心一意打清军,顺带弄下政治改革,赚点钱,或许有赢的点点可能。
可惜了洪承畴,可惜了孙传庭,可惜了明末将星云集的时代。
妈的,从来都是打仗没军费,敌人来了能搜略大量金银[好生气]
为什么每次清军都能找到明军粮草基地?所谓的锦州大捷击伤皇太极?为什么皇太极八个月后才死,期间还远征了一次蒙古。后勤,钱,粮,兵器基地觉华岛也被清军屠了?大捷在哪呢?
辽东打了这么久,税赋一直压在底层百姓,就那这人能凑出来多少,世家大族,地主土豪的税又收不来,所谓说的文人误国说起来不过是多数利益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家族利益抛弃了国家而已。
胡扯,洪承畴太无能了而已。松锦之战前期是十三万明军VS围困锦州的三万清军,还没算上锦州城内的祖大寿部。前期明军英勇作战士气高昂,三万清军已快顶不住了。而那时皇太极还在大后方总动员,眼看已救援不及,皇太极都急得鼻血长流。可惜洪承畴畏敌不进,错失以优势兵力歼敌一部的良机,坐等皇太极动员起全国兵马赶来救援。清史为了黑崇祯故意把失败责任都推给崇祯而已。
崇祯最少有三四次翻盘机会,可惜了刚愎自用,为人多疑。稍微有一点功绩的武将都被他坑死了。
皇帝不明智,文官皆昏庸,国势又衰弱,明末太黑暗。
我要是崇祯就放弃辽东
复盘,有的时候自己死了轻松多了,给人打工,遇到各种骗局,骗子公司,黑公司,黑工厂,黑中介等
1638年9月围锦州,1641年3月还在围?满清哪来这么多粮草围城2年多的?
主要还是部队杂糅,难以做到令行禁止,洪手下的曹变蛟、王廷臣就表现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