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视上热播的少年耿仁杰不同的是,真实的狄仁杰成名很晚,即使快到六十岁,他的人生,仍然坎坷艰难。
那么历史上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何说他比“神探”更威武呢?这得从狄仁杰震动大唐的这一年说起。
晚年才崭露头角唐高宗仪凤元年,47岁的狄仁杰担任六品官职的大理丞。在任期间,涉案人员全部承允公道,无一人喊冤申诉,狄仁杰也由此名声大震。
唐高宗李治也感觉到了狄仁杰的威严。就连与李治一起并称“二圣”的皇后武则天,也对这位临近五十的狄仁杰刮目相看。
所以说,狄仁杰在年过半百的时候,才在朝中崭露头角的干吏,之后又被提拔为侍御史。
唐睿宗垂拱四年,此时的大唐,尽管名义上是唐高宗儿子唐睿宗李旦当皇帝,实则掌权者是李旦的母亲武则天。
此时,武则天正在加紧谋划称帝,并任意用酷吏,屠灭李唐宗室和李唐的大臣。琅琊王李冲和李贞被迫起兵谋反,武则天随后命张光辅平叛,张光辅很快杀掉了李冲和李贞。
随后,狄仁杰任命为豫州刺史,前往处斩犯罪家属,按理说“皇命不可违”,但狄仁杰却抗命,对此,武则天并没有惩罚狄仁杰,而是对他另眼相待。
其实,武则天主要是针对的是李唐宗室贵族和有权势的大臣。在她看来,李唐起家,主要是靠关陇贵族权势集团。
所以,她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重用那些相对平凡的寒门势力,来对抗李唐,而没有多大背景、有勇有谋的狄仁杰,自然成了武则天心仪的能臣干吏。只有提前储备一些重要人才,才能在自己帝位得手的时候,协助她治理天下。
被奸臣诬陷贬职在李唐旧臣几乎被扫荡一空之后,狄仁杰也从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正式成为武周的宰相。
不过,被一心想成为武周太子的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和酷吏来俊臣的诬陷下,狄仁杰被以“谋反”罪名下狱。
他们说,只要狄仁杰配合诬陷其他官员,他就可以免去死罪,狄仁杰是正直之人,岂能任人摆布,他一死之下,直接一头撞到了柱子上,当场血流如注,他生气说道:“我宁愿死,也不会诬陷自己的同僚。”
武承嗣虽三番几次以“谋反”罪名,请求杀了狄仁杰,但武则天并没有听侄子的言辞,而是将狄仁杰贬到彭泽当县令。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为了笼络人心,缓和她与老臣的矛盾,她下令将丘神勣、周兴等人杀掉,“以慰人望”。
后来,武则天又将自己的心腹来俊臣杀掉,对外宣称“以灭苍天之愤”。
公元697年,狄仁杰再次被拜为宰相。
狄仁杰成为女皇的股肱重臣武则天称帝后,在她看来,彼时的大唐,只有狄仁杰才称得上是她的股肱重臣。
而且狄仁杰在第二次拜相后,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才华横溢,深得武则天的重视,而且期间,狄仁杰为武周伐契丹,抗突厥。像狄仁杰这样的得力能臣干吏,武则天怎么舍得失去呢?
不过,老来拜相,狄仁杰虽然登上人生巅峰,但他已经是68岁的风烛残年之年 ,对于古代来说,已经是近古稀之年,但他仍然为武周东征西讨,心中依然挂念武周的未来,和李唐的复名与延续。
而且,当时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一直在谋求立他为太子,并几次三番试图加害武则天剩下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
对此,狄仁杰一直坚持说服武则天立自己亲生儿子为太子。
狄仁杰对武则天说:“从古至今,哪个人百年后是由侄子祭拜的,还不是由儿子,儿子才是最亲的那个。”
虽说武则天杀伐果断,但对狄仁杰却是个十足温柔和蔼的,她虽说没有立即给狄仁杰答复,但对于狄仁杰的建议,都会再三考虑。
狄仁杰甚至不惜屈身,说服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让他们以此立功劳,以求日后自我保全。
之后,武则天也有点松口了,便下令将自己的儿子李显从房州接回洛阳。
李显回洛阳之后,武则天对狄仁杰说了一句:“还卿储君”。
狄仁杰一听,跪在李显面前,泣不成声,他所为之奋斗的复名唐朝的大业,终于见到曙光了。
武则天见到这一幕,也是泪流满面,她走到狄仁杰身旁,说:“你不是朕的臣子,你是大唐的股肱重臣!”
就这样,李显被重新立为太子,不过,狄仁杰似乎还是不放心,则在自己生命中最后两年,相继提携、举荐了张柬之、恒彦范等名臣。
由此,狄仁杰则在有意无意之中,举荐宰相张柬之等人趁机发动兵变,为最终光复李唐,埋下了张柬之这一惊天人物。
700年,狄仁杰最终在宰相任上去世。
得知狄仁杰去世,武则天为此流下眼泪,并时常感憾道:“朝堂空矣!”
狄仁杰为光复李唐埋下一个惊天人物狄仁杰去世五年后,82岁的武则天病重,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趁机把持朝政,且群臣无法见到武则天。
就在危机之际,由狄仁杰全力举荐的宰相张柬之等人趁机发动兵变,将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二人刺杀,并逼迫武则天退位,随后,拥立李显上位,并恢复了李唐的国号。
而狄仁杰有意无意之中,为“光复”李唐做了充分的铺垫。
所以,在他弥留之际,为“光复”李唐埋下张柬之这一惊天人物,李唐的江山才得以恢复。
难怪,后世人说,这宰相狄仁杰比“神探”更威武!
写到最后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武则天成就了狄仁杰,狄仁杰也成就了武则。在武则天看来,彼时的大唐,只有狄仁杰这种大义凛然的气魄、才华横溢的人才,才称得上是她的股肱之臣,在称帝之后,更好的治国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