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皇后「贤德大度」,为什么却得不到皇上的宠爱

进金解读 2024-04-13 22:45:05

文/茹金

因为皇后不是真的大度,而是“投皇上所好”的贤惠——一切都是面子工程。

其实宜修本人若是有些大格局,能看清后宫争斗的关键话,她就会懂得:无需管谁得宠,还是谁生子,只要一直维护皇家的尊严,顺着皇上的心思安抚好后宫,日子肯定会很逍遥。

可惜宜修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太后的帮衬和纯元的滤镜,私心过重,自以为是地玩弄皇上的权威,就是自掘坟墓的节奏。

宜修的行事准则只有一条:对自身好皆可,其他一切,都是“权谋”和利用。

这本也无可厚非,后宫这样复杂的战场,先保全自身也是根本;但是你不能在明明没有危险时,再制造混乱。之所以说宜修是小聪明,就缘于此。

比如说子嗣问题,宜修偏执地要害死后宫所有孩子,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儿子病死时,皇上正与纯元缱绻。

失子之痛确实让人伤悲,做过母亲的人都知道,可是宜修让纯元和其腹中子付出了代价,为什么还要去害后宫其他不相干的人呢?

这就是宜修最不应该想不透的地方。

如果家修真的大度,或是有点智慧,她应该分清仇恨的目标,首位是皇上,其次才是纯元;皇上是她所依靠的,当然不能动,那么处理掉最终极的对手纯元后,宜修只需适时收手,稳稳地看着后宫枝叶繁盛即可。

因为经历纯元的事件后,宜修的中宫之位会一劳永逸:只要她自己不作死,凭着太后对乌拉那拉一族荣耀的保护和皇上对纯元临终请求的动容,只要宜修不犯天理难容的错,她就永远不会倒。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宜修真的“小气”。即使华妃那样嚣张,皇上还是需要顾及她皇后的感受,虽然这其中主要是尊重和一种形式,但是在皇上这里,皇后的地位是非常稳固的,即使最宠爱的妃子也不能撼动。

第二点宜修没想通的地方是,明明是为了权力不倒,却偏偏以为自己想要的是爱。

皇后最后哭诉的十个“臣妾做不到”,核心就是一个:“皇上我是最爱你的人”。真的是这样吗?

虽然说每个人对爱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真爱,会有多少的自我委屈和牺牲。

比如前期的甄嬛,在懂得皇上的难处是“郑伯克段于鄢”时,会委屈自己迎合华妃,配合皇上的夺政大计,忍辱负重到湖心岛躲避,并做好事不成即自刎的决心。

华妃在后期感受到皇上对自己冷淡时,也做了一件在以前根本不会做的事情,亲自送颂芝到皇上的床上。

皇后呢,她精心培养安陵容的歌喉,到皇上笑纳时,得意的并不是皇上因此对她的用心称赞,而是借此又可以打压后宫那些得宠的嫔妃。

还有与华妃的争斗总是吃瘪,也是恨自己的盘算又落空;不想让后宫的孩子出生,是因为没有子嗣的妃嫔更好控制,比如安陵容和祺瓜六。

最后听闻皇上驾崩时,皇后的第一反应也不是悲伤,而是一种自己将要被放出的欣喜。

所以说皇后斗了一辈子,都是以爱之名,实则是为了守权;如果单是为了守权,又何必制造那么多麻烦,授自己的把柄给人以制衡呢。

第三点宜修无容人之量,对自己的队友没有拉拢

宜修的棋子一共有三枚:齐妃、安陵容和祺瓜六,其中安陵容是颗好棋子,用得好是可以达到制衡甄嬛和华妃的目的。

可惜宜修的气量太小,她怕安陵容膨胀以后就不好管制了,所以一直是利用加防范,以自损实力的方法打压敌我双方的势力。

销售中有一个通识的学问,叫作“双赢”,这一招甄嬛就很会用。

甄嬛对于敬妃的拉拢就是“双赢”用得最好的典范:不仅原谅敬妃的背叛,还给了敬妃最想要的“依靠”孩子,让敬妃死心塌地的成为自己的盟友。

皇后对安陵容只有一开始的小恩惠,目的也是为了让安陵容慑于自己的权势,因畏惧而臣服自己。这是对奴婢的手段,却不是拉帮手的方法。

安陵容内心敏感、心思细腻,所缺就是真心和安全感。

如果皇后以给足安陵容安全感,比如最后有个孩子傍身,相信在权威和利益的双向好处加持下,安陵容必定是死心塌地的为皇后做事。而皇上也不会因为安陵容的“江郎才尽”弃之了。

综上,皇后宜修是真的不大度,只是为了向皇上卖好装出的大度而已。

其实一直有个疑问,皇上难道真的不知道皇后在后宫做的这些事情嘛?

有个猜测,也许皇上是知道的,只是前朝和后宫相关,皇后和太后的关系,还有要制衡后宫各方势力关系,有些事情并没有深究。

或许我猜错了,皇上只是不喜欢皇后这一款“大度”类型的。

以上~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写于2022.8.14晚

0 阅读:0

进金解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