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俊杰笑书郎
编辑 | 俊杰笑书郎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周扒皮其实不姓周?”
曾几何时,“周扒皮”这个形象一度成为无数劳苦大众抨击的人物,甚至如今都还有人将其套用到某些老板和资本家的身上,描述他们“压迫底层群众”的“险恶用心”。
这个人物本来是出自一本小说,名叫《半夜鸡叫》的一部分章节,讲的是为了压榨长工的劳动力,地主“周扒皮”自己模仿鸡鸣,让长工们闻声下地干活的故事。
然而正是因为都姓周,让曾经的地主“周春富”被默认为周扒皮的原型,承受了不少口诛笔伐。其后人也因此大感冤枉,气愤地戳着作者的脊梁骨骂。
周扒皮的原型到底是谁?此事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战士作家”高玉宝写出《半夜鸡叫》这部小说的作者,就是高玉宝。
但这个作者相对来说比较“奇葩”,因为他当年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其实对很多汉字的认知还停留在“拼音”的水平。
高玉宝是东北人,小时候家庭贫困,他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只是有时候会在私塾外边,偷听先生在里面给人上课。
长大一些之后,家里实在吃不起饭,父母只能把儿子“卖”进一个地主家做长工。
当时高玉宝也不过八九岁而已,如此小的年纪就开始吃苦,可见他的人生多么悲催。
也正是在地主家做长工的日子,让他看透世态炎凉,后来也就催生出了《半夜鸡叫》这部作品,来抨击一些“压榨长工”的坏地主。
194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高玉宝终于从地主家里解脱出来,开始了参军生涯。
在部队里,他是一名通信兵,负责给各方传递消息,可因为从小就没认识几个字,导致他在一次送信的时候酿出大错。
参加平津战役时,高玉宝手里捏着三份十分重要的情报,可在半路上的时候,忘记了每份情报应该送去哪个部分,而且他因为不识字,导致无法分辨,最终送错地方。
虽然领导没怎么批评他,但高玉宝却愧疚不已,从此便发愤识字。
在部队里的时候,只要有空他就捧起小书本,苦心阅读,练习则是拿树枝在地上写写划划。
但毕竟是在部队里,常年奔波和训练,他的空闲并不是很多,而且没有老师教导,靠他自己摸索也学不了太多字。
不过,这并没有消磨掉高玉宝对学习的热情,而且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萌生了写书心思。
1949年,高玉宝终于正式把心思放在了写小说上。
或许是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够,所以他没有选择编写宏大的小说,而是选择了“自传”。
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终于把自传小说《高玉宝》写了出来。
而在这部小说里有个很典型的章节,这便是“半夜鸡叫”,其中“周扒皮”这个形象刚被人注意到,就立刻传播开来。
因为此形象十分贴合旧时代的“老地主”,他们剥削劳动力的做法,让不少劳苦大众都叫苦连天,几乎就是“恶”的典型代表。
况且这部分内容还是他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就更容易引起共鸣了。
不过,这也让他后来备受争议。
“此周扒皮非彼周扒皮”当“周扒皮”的形象流传开来之后,很多人将这个形象联想到了“旧地主”周春富的身上,甚至将他当做“周扒皮”的原型,开始渲染他就是个“恶地主”。
而且这种说法越传越厉害,甚至比“周扒皮”这个形象都深入人心。
如此一来,连带着周春富整个家族的人,都开始被外界口诛笔伐:“这家人肯定没一个好东西!”
最开始的时候,周家其实有人出面澄清过,说自己的长辈周春富,压根就不是高玉宝自传里的那个“周扒皮”。
但当时群情激愤,只想找一个能被万人抨击的对象,哪里管的上他说啥,所以周家的澄清言论很快就淹没在了巨大的舆论之中。
而关于周家的负面评价,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2009年才迎来反转。
一位名叫孟令骞的人,自称是周春富的玄孙。
这么多年来,他和其他周家人一直是处在“蒙羞”的生活状态,出门总要被人指指点点,完全可以说是全家人都抬不起头来。
所以在2009年,他主动站了出来,说周春富跟“周扒皮”并不是一个人,并指责高玉宝有刻意抹黑周家人的嫌疑。
与此同时,他也要求高玉宝出面道歉。
在孟令骞的口中,周春富非但不是一个仗势欺人的恶地主,当年甚至还曾做过不少善事,比如救济穷人等等。
再一个,根据周家长辈的回忆,早年间并没有听说过一个叫高玉宝的人。
所以高玉宝说自己在周家打过长工的事情,其实是他杜撰的。
而很快,高玉宝那边也出来说话了。
他说自己创作的“周扒皮”形象,其实就是一个单纯的小说形象而已,不是具体指代某一个人。
他觉得小说创作本身就是需要结合现实素材的艺术加工,所以在自传里多了一些“虚构”的成分,比如“半夜鸡叫”这种压榨长工的过分举动。
另外,高玉宝之所以写这个形象,也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形态去创作的。
在以前,确实有不少恶地主,做了许多人神共愤的坏事,而人民站起来了,所以他们自然就成为了抨击的对象。
所以高玉宝就是设计了这么一个典型人物,来作为历史印记,供群众“铭记”。
虽然两方的说法没有重合之处,也没有互相回答对方的问题,但他们的说法都佐证了一件事:周春富不是“周扒皮”,也不是这个人物的原型。
终于,周家人得到了清白,但根深蒂固的“周扒皮”,却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很多当代年轻人,如今依旧会将一些压榨劳动力的资本家比作“周扒皮”,可见这个形象塑造得很成功,也的确是遭人“恨”。
不过,说回小说创作的话,我们还是要尊重历史,不可盲目判断。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娱乐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本文信源:1.中国新闻网——“周扒皮”形象作者高玉宝去世《半夜鸡叫》有他童年影子
2.中国青年网——平反周扒皮形象与《半夜鸡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