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5年入伍,腌咸菜出名后她来要酸黄瓜,不久我成了副团长女婿

伊河史话 2023-12-31 05:13:45

【查刘民投稿   伊河编发】

我1975年入伍后到炊事班当了一名炊事员,腌的咸菜品种多、口感好,官兵都很喜欢吃,没想到团里因此在连队召开现场会,我当炊事班长两年后提干司务长,意外地和副团长漂亮的女儿结了婚。

1975年入伍后,一下连就被分到了炊事班。但是,到炊事班后我一直闷闷不乐,洗菜摘菜都提不起精神。我不想当做饭的兵,整天和烧火做饭,和柴米油盐打交道,太没劲了。

很小的时候,我和村里小伙伴,整天玩着《南征北战》电影里的桥段,穿着宽大的冒牌绿军装,模仿着战士,高喊着冲上土坡的游戏。现在当了炊事员,咋和当兵前的想法不一样呢,村里的小伙伴们如果知道我当了伙头兵,还不笑话死我!我想到战斗班排去,整天训练,那多有意思!

没想到,我的这些小心思和闷闷不乐,被心细的班长看到了眼里。三言两语,他就知道我情绪症结之所在。那几天里,只要有空,他就和我谈心,侧着头静静地听我说着心里的话,一声不吭,笑呵呵地看着我。

然而,面对青涩幼稚的我,他自始至终没有批评一句,还说我眼里也有活,爱动脑,在工作中有爱琢磨事、心细、摘菜什么的都很认真等等优点。我没想到,班长听完我的牢骚后,竟然没有批评我,还肯定的我优点。接着,他向我讲述了炊事班在连队的作用,讲了首长们对炊事班的重视,还讲了战争年代炊事班冒着枪林弹雨保障官兵们吃上热饭打胜仗的故事。

其实,这些道理我大都懂,然而让我意外和感动的是,班长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他说我很有发展前途,我受到了触动,觉得班里很温暖,大家对我这个新同志很关心,也很包容,渐渐地我心头的结解开了,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炊事班的各项工作中。

到了初冬,司务长带车拉回了两大车的白菜、白萝卜、红萝卜,我们忙活了两天,把白菜、萝卜放在空地上通风晾晒,然后把这些菜放到屋前菜窖里,官兵们过冬,这些菜是主角,历年班长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可是,没有多久,我就发现白菜叶有腐烂的,萝卜也长出了芽,往年窑藏,浪费都很大,这可影响口感和营养啊。

一天,我在翻看解放军报时,看到一篇连队炊事班腌咸菜的报道,我突然想到,我们连队地窖里这些菜,我也可以腌咸菜啊。我利用上士买菜的机会,坐上他的三轮车,跑到镇上的新华书店,买了3本腌菜的书,自己晚上一页页地翻看着,琢磨着自己咋腌咸菜。

我找到几口废弃的小缸,反复清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晾晒,然后,拿几颗白菜、萝卜洗净,准备好盐和其他调料,按照书本上写的流程和工艺要求,做了两小缸的腌菜。炊事班长看到我在腌菜,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就忙他的事去了。

过了一星期,我打开缸盖,尝了尝,味道还行,我又端了半碗咸菜给班长和战友们尝尝,大家觉得口感还行,就是还少点味。于是,我又对咸菜进行二次加工,放进了些辣椒和香油,在吃早饭的时候,分给战友们吃,没想到战友们一尝,脆爽可口,感觉挺好,那个早上的馒头,比平时多下去了1/4。

连长和指导员饭后专门到炊事班,表扬咸菜口感不错,当知道咸菜是我做的后,露出意外的眼神,他们鼓励我大胆做,多做点。

后来,我找了两口大缸,放在储藏室,按照之前腌制咸菜的步骤和方法,腌制了两缸白菜和萝卜,班长带着班里的战士,一起过来洗切萝卜和白菜,我们忙活了好几天,总算把菜腌好了。过了几天后,我们每餐照常取出来一点,供当天食用。

然而,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一缸咸菜上面起了白脯,还有股腐烂的味道。我连忙仔细查看,果真有问题。我报告给班长后,这两缸咸菜停止食用,只能倒掉。看着战友们埋怨我浪费的眼神,我更苦恼:好好的,咋会坏掉呢?

那两天我干活、吃饭时总想这件事,后来,我又翻开腌菜的书,对照自己的腌菜过程,查找原因,终于发现,由于这两大缸菜腌制时,帮忙的人多,我又检查和把关不严,大缸里还残留有生水、洗净的菜还没有完全晾干、盐放入的量不均匀、屋里不通风等原因,这才导致保持期缩短,继而出现菜坏掉的现象。

有了这次的教训,我没找人帮忙,而是自己一个人又做了一缸腌菜,过程完全按照要求,反复检查没有问题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这一次腌制的咸菜,没有再出现腐烂变质的情况。

当然,光吃咸菜时间久了,的确会有口感单一,营养不全面的情况,我和班长一起,在日常炒菜时,适当掺入点咸菜,菜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如,我们在辣椒炒肉时,加入酸豆角丁,口味立马就变了,战士们说这菜又酸又辣,特别下饭,受到南方兵的欢迎,北方兵也觉得味道不错。

我们在腌制的雪里蕻里,放入些醋、辣椒和泡过花生米,再浇一勺热油,搅拌均匀后,就着稀饭、馒头,脆爽中带着微微的辛辣,青菜的原始香味里还有丝丝辣香,战友们胃口大开。

后来,我腌制的咸菜品种渐渐多了起来,不仅有传统的萝卜白菜,还有豆角、辣椒、黄瓜和蒜薹等,慢慢地,我们连腌制咸菜被一些战友带给了别的连队,就连团机关也知道我们连的咸菜口感好。

尤其是连长和指导员十分高兴,我腌制咸菜,带动了连队种菜,连队的伙食费有了较多的节余,司务长也高兴起来,别的连战士偶尔来我们吃饭,感觉我们连的伙食比他们的好。

一天,我正在炊事班忙,看到两个干部的家属,端着盆来到炊事班,找到班长说要点酸菜水回去,做酸汤面条,孩子们喜欢吃,没想到,我腌制的老咸菜水,还有这样的用途。

1977年,团后勤处军需股在我们连召开现场会,各营、连的司务长、副连长和炊事班长、骨干60多人涌入我们连食堂,观看餐桌上一排排的腌制咸菜。为了迎接这个现场会,我们提前三个月做准备。连队还专门召开骨干会议,让大家重视起来,把迎接现场会的各项工作做扎实。

副连长盯在炊事班长,督促咸菜菜品的准备,我还有意识地创新了好几个新咸菜品种。为了办好现场会军需股还专门给我们更换了一批新的厨具、餐具,就连营房部门也来检查营具、维修和更换门窗,连队炊事班面貌焕然一新。

此时的我已被提升为副班长,班长和我一起准备菜品,我们不仅准备了干净清淡的纯咸菜,还准备了配炒其他菜品的热菜,就连主食中的面条,也增加了酱面条这个主食。

那天团长、副团长出席了会议,后勤处长主持活动,我们连副连长汇报了腌制咸菜的过程和官兵反映,现场会开得很成功,会议解散时,我们给每个于会领导,每人一小瓶腌菜,当然,给团首长们的品种多,数量也多。事后,军区前卫报还刊登我们连腌制咸菜的图片新闻,连长指导员他们很高兴。

突然有一天,我正在炊事班蒸馒头,厨房进来一个年轻的姑娘,我扭头一看,我认识,是我们团副团长家的姑娘黄晓燕,姑娘很好看,由于长在部队,和战士们混得都熟悉,她直呼我的名字,查刘民,你腌的咸菜不错,对我的口味,给我弄两瓶腌黄瓜吧。

班长一听乐了,不等我答应,立马拿着两个空罐头瓶,去菜缸里挑了两瓶酸黄瓜,递给了黄晓燕,黄晓燕看了我一眼,就问这菜是怎么腌的,放的什么调料、腌制时间什么的,她还让我带着到腌菜的大缸里看看,闲聊时,她说她高中毕业几年了,最近要安排在团里的军人服务社上班,欢迎我到她那里玩。

然而,我知道团里军人服务社里的售货员,个个都挺厉害,大部分都是团领导的家属、子女,那个地方,战士们一般都不愿去,需要买啥,星期天去外面买,大伙可不想被这些领导家属打小报告。

听班长说,曾有司令部的一名参谋看中了黄晓燕,在礼堂看电影时曾多次搭讪黄晓燕,还写过两次纸条,但都没有收到回音,参谋只得死了心。原来,这个黄晓燕还挺傲的。

1977年底,班长退伍,我接替了班长职务,成了炊事班6名战士的头。

1978年的一天,指导员吃饭时通知我,让我第二天上午和文书两个人到团卫生队体检,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预提干部的前置程序,身体不合格的,不能提干,我顺利通过了体检,1979年初被任命为连队司务长,原来的司务长,已到团财务股当助理员了。

我当司务长后,每个月52元的工资,还得交14元的伙食费,虽然我管着食堂,吃饭时炊事员也曾关心我说,司务长,你不用交伙食费,但我知道交伙食费是干部就餐的基本要求,我在公布伙食账目时,也把自己交费的收据一并公布。

1979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吃过晚饭后指导员找到我,说黄晓燕喜欢上你了,你感觉咋样?啊,副团长家的大姑娘,由于我们连和团部家属院距离不远,经常看到黄晓燕和她的父母、妹妹饭后散步,首长的家人,我们平时只能仰望,然后远远地走开。

没过两天,黄晓燕径直来到炊事班,这次她没要东西,大大咧咧直接找的我,说她妈妈想见我,让我到她家吃饭,还要求我现在就跟她一起走。其实,黄晓燕这姑娘挺好,人长得很清秀,也漂亮,我知道部队一些干部喜欢她,但她都一直没看上。可她为何会看上我,难道是咸菜,这太不可能了吧,我觉得有点晕晕乎乎!

那天我到副团长家较早,副团长没在家,副团长爱人在厨房忙着做菜,我连忙过去帮着做点事,看到旁边有萝卜,我就自告奋勇地说,阿姨,我给你做一个炸素丸子吧。

阿姨笑了笑,说你弄吧。于是,我把萝卜洗净,切成丝,然后放些葱花、姜末、蒜蓉,打入两个鸡蛋,又洒了些其他的调料,再放入少量的面粉,拌匀后静置一会儿。

油热后,我抓起一团萝卜丝,用力一挤,一团萝卜丝从虎口挤了出来,我用勺子一挖,再轻轻地顺着锅边放入油锅,刺刺啦啦一阵后,萝卜丝球浮上油面,没有多久,一盘外焦里嫩,咬一口嘎巴脆的素丸子端到了桌上,眼尖的黄晓燕,用手捻起一个就塞进了嘴里……

晚饭时,副团长回来了,我连忙起立,站到一边,不知该说啥。看到我紧张的样子,阿姨噗嗤一下笑了,说,小查你别紧张,你们副团长可没少夸你,我们都吃过了你腌的咸菜。副团长拍拍我的肩膀,让我坐到了他的旁边……

1980年,一纸命令,我被调任工兵团后勤处军需股助理员,国庆节的时候,我和黄晓燕结了婚。2007年,50岁的我从师后勤部长位置上退休。

【图片选自网络,联删】

0 阅读:6

伊河史话

简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