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悠扬的古典音乐声,声声绕耳;乐声回荡在厅内之时,余音悦耳。
与三五朋友在茶馆里相对而坐,聊起闲话家常,好生惬意。
听朋友说,这间馆子每天下午都会有一场茶艺表演。
一时来了兴致,目光便向角落处的茶桌望去。
只见茶桌前,一袭素雅长衫的茶艺师正端坐着,举止间流露出不凡的韵味。
随着时间的流淌,茶艺表演也即将开始。
首先,是温杯烫盏。
只见热水在细腻的白瓷间流转,蒸腾起袅袅白雾。
随后,一片片翠绿鲜嫩的茶叶被轻轻投入盖碗中,等待着与沸水的邂逅。
沸水注入的瞬间,沉睡的茶叶仿佛被激活。
茶香四溢,清新而又不失柔和之感,直击每一个人的嗅觉神经。
茶艺师手持长嘴壶,手腕轻转,水流如丝如缕,精准无误地落入每个茶杯之中。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令人叹为观止。
随后是奉茶,茶艺师面带微笑,将装好茶汤的品茗杯恭敬地递上。
接过茶杯,轻抿一口,回馈给茶艺师一个笑容。
这场茶艺表演,随即落幕。
《2》
坐在村姑陈身边的一位朋友,看完表演后,咂咂嘴道:
“果然,表演还是有别于日常泡茶,平常哪有人把壶举得这么高注水啊……”
茶艺表演中的这种注水方式,名为悬壶高冲。
具体操作起来,是在向茶壶或茶杯中冲入开水时,抬高手腕,提高水壶的高度,使水柱从高处准确砸落杯中,冲击茶叶。
在视觉上极具吸引力,因此一些新手小白在刚泡茶时,注水时总想着抬高手腕,以此来营造一种看起来很会泡茶的感觉。
实际上,真正的悬壶高冲需要较高的技巧,且依赖于手臂的力量。
并非只是抬高手臂,就能达成如此技艺。
对于新手来说,掌握不好悬壶高冲,不仅容易烫伤自己,同时也可能因控制不好水流导致茶叶被冲散。
悬壶高冲,实际上是一种“花瓶”注水方式。
如此注水,也就是看着美,实际上对展现茶叶风味,并没什么好处。
有人说:“高冲砸茶,茶叶不是就能均匀翻滚,加快浸出汤汁吗?”
其实不然,水流的冲击力会使茶叶在容器中分布不均匀,导致部分茶叶被浸泡过度;
而另一部分茶叶,则无法充分的释放内含物质。
如此一来,茶汤的口感和风味就难以达到最佳品质。
也就是展现了茶叶在沸水激荡下,舒张狂野的一面罢了。
日常喝茶,追求泡茶动作美观,还是追求茶汤风味完美呢?
绝大部分人,必然是选择后者的。
既然如此,又为何要选择悬壶高冲,喝风味有所受损的茶汤呢?
《3》
那么,若是不选悬壶高冲的注水方式,该选哪一种注水方式呢?
有人说,选定点注水,让茶香从中间扩散开来;
有人说,选环壁注水,让沸水更为均匀地在茶叶间冲刷。
定点注水,要固定位置,直接提起烧水壶,让沸水直流而下。
简单又好操作,也不像悬壶高冲那样变化来变化去,因此成为了新手们最常用的注水方式。
但是,定点注水,水流会一直对着茶叶的一处冲刷。
其他地方的茶叶,却只能等底部的水慢慢上涨泡到茶叶上。
在表面上的一部分茶叶,甚至到注水完成后,还是处于干燥的状态。
这样泡出来的茶汤,风味依旧不够美妙。
那,悬壶高冲和定点注水,都泡不出好滋味,选环壁注水总可以了吧?
新手小白便要发问了:“环壁,是怎么个“环”法呢?”
顾名思义,“环壁”,就是环绕着靠近碗壁的位置,沿着干茶上方打圈注水。
水流沿着盖碗的内壁旋转注入,逐渐形成一圈圈的水线。
这种注水方式,能够增加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茶叶内含物质的均匀释放,使茶汤更加饱满丰富。
像寿眉这一类叶片较大、茶味浸出速度较慢的白茶品种。
用上环壁注水,能够加快茶叶的舒展与茶味的浸出,提升茶汤的口感与层次感。
所以,日常泡茶时,新手们可以慢慢练习环壁的注水方式,不仅好上手,泡出来的茶汤也能保证良好的风味;
老手们,就不要因为用习惯了环壁注水,想提升自我转而选择悬壶高冲了。
你现在所用的环壁注水,已然是最好的方法了!
《4》
除了注水方式的选择外,注水的手法也影响着茶汤的品质。
手法轻缓,注水时,仿佛山泉细流而下,缓缓淌至心间。
手法急速,水流强劲,则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冲击之力。
轻缓的注水手法能够减少对茶叶的冲击,保持茶叶的完整性,使茶汤更加纯净细腻。
但对于某些需要激发茶香的茶叶,轻轻柔柔的注水方式,根本没法展现出最完美的茶叶香气。
太过于柔和的注水方式,对这一类茶叶来说,仅仅只能冲出皮毛的滋味罢了。
比如,白毫银针。
通体银白,身披丰富的白毫,白毫银针的营养物质,有一大部分浓缩在白毫里。
当沸水快速注入茶叶时,大量的毫毛脱落,融入茶汤之中。
毫香与沸水碰撞,香气氤氲而又馥郁,茶汤喝起来,鲜爽无比。
而过于轻柔的注水手法,会使一小部分白毫依旧留在茶叶上。
首冲,甚至到第二冲,这些白毫都不曾脱落,依旧牢牢地黏在银针的身上。
如此轻柔的注水手法,对于白茶自然是不适用的。
所以,新手茶友们在注水时,不必放慢注水速度。
提起茶壶,直接倒入,给茶叶一点小小的冲击力,才能更好地激发茶叶的香气。
《5》
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年轻一代的茶友们,为了能喝懂茶,纷纷开始报考茶艺师的相关资格证。
一纸证到手,一壶水高冲,手法学的倒不少,但日常泡茶时却用不上。
学茶道,学表演,到最后还是怎么简单怎么来了。
一方素色茶盘,摆上简单的两三个品茗杯,泡茶时也不考虑动作了,能泡的好喝就行。
注水时,也不再悬壶高冲了,而是用回环壁注水的方式。
毕竟,喝茶还得喝茶香茶味;只要泡的正确,也就足够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