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木兰从军的行军路线,在《木兰辞》中有这样的叙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道出木兰告别父老,经过一天行军,傍晚夜宿黄河边,而后又经过一天行军,来到黑山头,最终遭遇燕山胡骑,两军交战,大获全胜。可见木兰是晓行夜宿,长途跋涉,历经艰险,真可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请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山西雁北(大同一带)离内蒙古河套地区很近,骑马急驰,一天可以到达,夜宿黄河边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木兰是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无论如何,是不能完成远距离行军的。再看下一句:“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说的是木兰早晨过了黄河,晚上到达“黑山头”,据胡三省《资治通鉴》考证,“黑山”就是今天杀虎山,位于河套一带黄河东北,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魏书》载:北魏征伐柔然“出东道向黑山”,因阴山山体呈红褐色,被统称为“黑山”,过了黑山就是当时柔然的境界,且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燕山”指的是今天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从黄河到黑山,从黑山再到燕山,如此行军路线,纵观永嘉之乱后,衣冠难度,一直到隋朝北周的北朝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只有一场战争符合这一条行军路线,那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伐柔然之战,征战四方,捷报频传,前前后后正是十多年之久,这不正好印证了木兰“从军十二载”吗?
应该说,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南北朝民歌《木兰词》所反映的真实事实。且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中有皇帝在明堂诏见花木兰的记载,当时南北两朝只有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有明堂,这座明堂建于太和十年。《木兰诗》中有“兵帖”、“策勋”、“大儿”、“爷娘”等称谓,明显带有北魏痕迹。“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北魏鲜卑族以肉食为主,当地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军民也喜欢肉食,亲朋好友相聚,杀猪宰羊招待是常事。
“对镜帖花黄”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描述,起源于北魏,在那个崇军尚武的时代,施粉黛视为柔弱,“贴黄花”打扮成为一种时尚。木兰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之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木兰对父母,对祖国有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是其英雄品格凝聚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