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九年(613年),繁华的长安城内正在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时年十三岁的长孙家之女嫁给唐国公家的二公子李世民,这本是一场普通贵族的联姻,却成就了一段传奇,李世民做了皇帝,长孙成了皇后。
但对于唐太宗来说,长孙皇后不仅是自己的皇后、妻子,更是自己一生的知己和灵魂伴侣。
自唐太宗十八岁起兵以来,长孙皇后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和协助他,甚至在生死存亡的玄武门之日,她亲自冲到前线,以振奋军心。“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而在唐太宗患病的时候,长孙皇后衣不解带悉心照料,甚至表示“若有不讳,义不独生。”“长孙皇后侍太宗疾,累月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曰:‘若有不讳,义不独生’。贞观十年,皇后疾笃,因取衣带之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尔。’”
这样的贤妻良母,唐太宗怎能不爱,可以说他们的同生共死,早就超越了爱情、亲情,夫妻彻底成为一体。
然而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情深而不能共白首了,自贞观八年(634年)之后,长孙皇后身体一直不好,爱妻心切的唐太宗不顾民力,一口气为爱妻修葺了392座庙宇,可以说在帝王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而且不止一次。甚至在长孙皇后崩逝后,都为爱妻修庙祈福,一直持续到病崩那一年。可以说为了只要长孙皇后可以康复,唐太宗可以不顾一切,哪怕是背上“昏君”的名声。
其实唐太宗没有登基前,就寄托佛寺为爱妻祈福了。
武德六年(623年):去长孙皇后出资修葺的石壁寺祈福武德六年(623年),唐太宗为了防突厥人,正镇守并州,在和家人的通信中得知长孙氏重病了,唐太宗恨不得立即回去,但军务在身,不能轻动,只能去佛寺祈福了。
玄中寺
当时并州有一座寺庙,名叫石壁寺,说起来这座寺庙和长孙皇后有些渊源,石壁寺原名叫玄中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后改名为“石壁寺”。大业年间,李渊打下长安后,将太原的家眷接到长安,长孙氏途中路过石壁寺,就出资修葺了这座寺庙,所以唐太宗得知爱妻重病后,立即赶到石壁寺“解众宝名珍,供养启愿”,为长孙氏祈福。
万幸,长孙皇后痊愈了,这算是唐太宗寄托于寺庙之始。
贞观五年(631年):先后为长孙和李承乾祈福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在昭陵修建了一座瑶台寺,召高僧玄琬在苑内德业寺为皇后写佛藏经祈福。也是在这一年,太子李承乾病重,爱子心切的他立即想到了寺庙祈福,而且这一次还包括了道馆。
唐太宗先找道士祈福并且修了西华观,后找高僧昙藏为太子授菩萨戒,建普光寺。
为了给太子增加功德,唐太宗又释放不少囚徒为太子祈福,可以说对于这位太子,唐太宗也是爱子心切。
只是没多久,李承乾再次生病,且在贞观七年(633年)连续病了好几个月,这一次唐太宗召印度僧人波颇来为太子祈福。
贞观八年(634年):重修善寂寺,为长孙皇后祈福贞观八年(634年),长孙皇后再次重病,“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且这次病得似乎很厉害,药石罔顾,唐太宗只能求助重修寺庙为皇后祈福了,而且这次重修了不少,其中一座寺庙为益州徳阳县的善寂寺,后来王勃还撰写了《益州徳阳县善寂寺碑》。
李世民
不仅如此,唐太宗又找来此前为太子受戒祈福的昙藏,将希望寄托于昙藏身上。
除此之外,“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太子承乾入侍,密启后曰:‘医药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示存异方之教耳,非惟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承乾不敢奏,以告左仆射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嘘唏。朝臣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
好在最后长孙皇后还是病愈了,也让唐太宗认为重修寺庙是祈福的好办法。
贞观十年(634年):唐太宗一口气重修392座寺庙贞观八年(634年)病愈后,长孙皇后还参与了亲蚕,但次年又开始生病,唐太宗召法常为长孙皇后受戒祈福,并且升法常为空观寺上座。
李世民
然而这次似乎病得太厉害,长孙皇后身体一直未见好,甚至越来越重,这让唐太宗开始心急起来。唐太宗打算重修寺庙祈福,且大修特修。
在贞观十年(636年)的时候,唐太宗一口气重修了392座寺院庙宇,希望佛神能够挽救他的妻子。
唐太宗是一个爱惜民力的君王,而且身边还有一帮盯着他劝谏的大臣,此前只要唐太宗有一丝奢侈耗钱的行为,就疯狂上书,逼得唐太宗认错忏悔。但这一次,没有人上书,包括劝谏最狠的魏征,也默认了唐太宗这次疯狂的行为。
392座寺庙的重修,需要的财力和物力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放在其他朝代,花费这么多,妥妥要被骂为昏君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年,唐高祖李渊驾崩,唐太宗却没有给父亲有这些祈福待遇,可见唐太宗爱妻心切。
但他们都默许了,因为他们知道长孙皇后在唐太宗心目中的地位,而且长孙皇后对大臣们都不错,大臣劝谏引唐太宗震怒的时候,长孙皇后还在后宫帮着说好话,因而如果真的能救回长孙皇后,他们还是很乐意的。况且,他们知道,因长孙皇后病重,唐太宗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万一劝谏,难保唐太宗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出来,因而出奇一致地同意了。
然而这次奇迹不再,幸运之神没有眷顾长孙皇后。贞观十年六月己卯(636年7月28日),长孙皇后病崩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三十六岁,唐太宗悲伤不已,趴在长孙皇后面前号啕大哭,整个大殿上都沉浸在悲伤和痛苦中。
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的离世,不要说唐太宗了,就连满朝文武和后宫妃嫔们都悲伤难过。
而在长孙皇后临终前,要求唐太宗对其薄葬,但对于爱妻的离世,唐太宗难以做到这个承诺,将昭陵修的气势恢宏。除此之外,他又怕爱妻在昭陵孤单,在昭陵外修建了不少房子,派宫人居住,且安排宫人如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一样去问候和侍奉她。
然而,即便如此,依旧不能表达自己对长孙的思念,他又在宫内修建一座塔,只要登上去,即可一眼看到昭陵了。“文德皇后既葬,帝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征同升,征孰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征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观。”
尽管重修佛寺给长孙祈福,未能有奇迹,但此后唐太宗依旧重修寺庙祈福。
贞观十五年(641年):为长孙皇后追荐冥福积功德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四月亲临弘福寺,弘福寺是当初唐太宗为母亲太穆皇后修建的寺庙,意义深重,因而唐太宗也在这里,为崩逝的长孙皇后追荐冥福积功德。同时让佛教南山律宗开山祖师道宣法师为长孙皇后追福写了《大般涅盘经卷》。
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后玄奘法师自西域归来后,带回的舍利、佛像、大小乘经律论都置于此寺。
除了唐太宗亲临寺庙祈福外,魏王李泰也为母亲祈福,在龙门山为母造像追福,而落成之后,唐太宗还亲临。
当然,李泰此举固然有追忆母亲的举动在内,但更多的还是为了争宠。此时唐太宗非常宠爱李泰,其待遇基本和太子李承乾一样,引起了李泰争储之心,因而李泰处处讨唐太宗的欢心,也知道长孙皇后在唐太宗心目的地位,这才投其所好为母造像追福。除此之外,李泰还修了《括地志》等等,都是为了讨唐太宗欢心。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治为母亲建造慈恩寺此前李泰的争宠之心引起了太子李承乾的危机感,密谋叛乱,事后李承乾和李泰都失去了储君的资格,最终唐太宗以晋王李治为太子。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治深感母亲当年对自己的爱和感怀母亲,奏请太宗敕建佛寺,名为“慈恩寺”,唐太宗欣然应允,并大力支持。
李世民
为了建造慈恩寺,唐太宗还度僧三百人,请五十名高僧大德入寺,以玄奘为首座,并为玄奘举办的入寺升座仪式。
而这算是唐太宗生前最后一次大规模为长孙祈福了。次年五月,唐太宗驾崩于含风殿。
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册立长孙皇后的时间。武德七年(624年)八月八日,唐太宗登基,八月二十一日,立长孙为皇后,前后相隔十三天,这也是他们结婚的第十三年,而此时,突厥正在寇边,这波操作真是浪漫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