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越军特工连串挑衅,察兵隐蔽百米斩获大功,击毙敌军31人

历年壹沫 2024-03-09 11:36:42

"诺布松空叶(缴枪不杀)!"罗连长高喝一声,面对着不远处那名慌不择路的越军。就在一息之间,他的手中的微冲枪已瞄准了对方。然而越军显然没有听从警告,依旧拔足狂奔。罗连长皱了皱眉,就在他做出最后抉择时,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枪声。

麻栗坡县靠近中越边境线,处于云南易守难攻的边陲。1985年春节前,越军特工在当地展开了一连串挑衅行为,炮击中方阵地。

43军侦察大队发现了越军在37洞地区的异动,判断是增兵的前兆。经过研判,干部们决定对这支立足未稳、地形不熟的越军伏击捕俘,雪耻向仇人还以颜色。

很快,5个小组依次组建完毕:捕俘组由连长罗伟才率领10人,全副武装秘密进驻附近山林;接应组由副连长刘远球率领8人持重火力武器随时待命。

火力组由20人分成两路,负责压制敌人退路;指挥救护组则担任统筹调度和后勤保障。各小组通过反复演练,明确了行动路线、时间节点、协同事项等,确保万无一失。

凌晨4时,侦察大队冒雨出发,绕过民居避开狗吠,悄然来到目标区域北侧的隐蔽高地。罗连长带人潜入怪石林立的玉米地,距离敌人的水井仅3米之遥,却没有丝毫露馅。

"那边动静太大了!"从早上10点到下午4点,越军群众一波接一波地来到水井活动,罗连长屏住呼吸,死死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就在下午5点,6名越军终于姗姗来迟。前5人走向玉米垛,后1人朝水井边走去。就在这个瞬间,罗连长猛然暴起,将正在打水的那人扑倒,尹在红飞快地给他戴上手铐。与此同时,连长一声令下,李家权、韦和成的微冲便将5名越军打成了蜂窝。

然而一人拔腿就跑,张发学和尹在红紧追不舍。突然,山垭口处一阵枪林弹雨袭来,显然是越军发现了不对劲。罗连长立即调遣人手拦阻敌人,同时呼叫炮火支援,瞬间眩目的燃烧弹将37洞敌阵地笼罩。

就在这时,正被押解的那名俘虏突然挣脱了嘴罩,大声狂叫起来。捕俘组见形势不利,只能采取最后一招,当场将其击毙,而后迅速向山下撤离。

可就在交接俘虏时,那人突然跃起,闪电般跑出老远。张发学眼见形势万分危急,一接一枪过去打了个对穿,毙敌一命。

火力组见状,立即齐射火力掩护。转眼间,追击的越军已有24人尽数倒地。驻扎在37洞的越军听到枪声也随即赶来,却落入了早已射击的预警火力圈,一支支炮弹拦腰斩断了他们的去路。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战斗,付出的代价极小,但战果却异常惊人——我方全员生还,击毙敌军31人、击毁敌军2处阵地和20余人伤亡。撤退之时,孔大队长还命令部分人手占领制高点,堵住越军后续增援的可能。

傍晚时分,侦察大队全员撤回国境,上级迅速派人接应。临阵指挥的罗连长和张副连长则立即召开作战总结会。

虽然本次战斗虽未如愿捕获俘虏,但从行动上却充分展现了伪装隐蔽、协同配合的特点,出奇制胜,给予越军沉重打击。现场战果的统计也让人无比振奋:除大量武器弹药之外,还缴获了珍贵的敌军通信装置。

这次战斗虽然只是中越自卫反击战的一个小小插曲,但却映射出当年艰难岁月里,广大边疆官兵们那种视死如归的英勇形象。

他们无怨无悔、甘洒热血,只为捍卫祖国每一寸领土;他们百折不挠、斗志昂扬,用青春年华和生命写就了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

在那个动荡年代,正是他们和千千万万边疆卫士并肩作战,用铁血和汗水浇筑了一道道钢铁防线,谱写了中国军人的英雄史诗。

2 阅读:598
评论列表
  • 2024-03-14 12:28

    善战止战

  • 2024-03-14 13:06

    堪称精典战术战例。[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历年壹沫

简介:读着别人的故事,悟着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