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悉心照顾老人十三载,最终获赠五套商品房,堪称最强好邻居

悬疑故事会 2024-09-17 10:55:43

刘建军今年五十多岁,从小生活在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勤劳朴实,乐于助人。耳濡目染之下,刘建军也养成了这样的性格。村里谁家有了大事小情,他都主动上前帮忙,因此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要说得到他帮助最多的还得数村里的五保户陈大爷。

陈大爷今年八十岁了,身体还硬朗,他一辈子没结过婚,无儿无女。虽说享受村里的“五保户”待遇,但形单影立的他还是最羡慕刘建军一家。

刘家有儿有女,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因此陈大爷经常来刘建军家串门,两人也很说得来,慢慢成了忘年交。

刘建军家里条件并不富裕,但每次做了什么好吃的,总要给陈大爷送一碗。陈大爷也时常回礼,送一些自己种的蔬菜水果。两家平时走动得很频繁,就像一家人一样。

2010年的一天,陈大爷来到刘家后,吞吞吐吐的,似乎有什么话难以启齿。

刘建军看出了陈大爷的异样,笑着说:“您老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事儿您就直言,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陈大爷犹豫了一下,说:“倒不是遇到了困难,而是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该不该说出来。”

“咱爷俩不是外人,有什么话,您就说吧。”刘建军爽快地说。

“好吧,那我就不客气了。”陈大爷终于鼓足了勇气,对刘建军说,“你也知道,我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每当看到你们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我就非常羡慕。我这一辈子都没感受过‘家’的氛围,没享受过天伦之乐。所以我,我……”有些话难以启齿。

“哎呀您就说嘛。”刘建军鼓励他。

陈大爷这才鼓足勇气说:“我想和你们成为一家人,不知你家能否收留我?”

听了他的话,刘建军一愣,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您是想和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是,你们能要我吗?”陈大爷红着脸问。

这下刘建军听明白了,说:“那有什么,不过是多双筷子的事儿呢嘛。只要您老不嫌弃,随时可以搬来住。只是我家小了点儿,您老将就着和我小儿子挤在一起吧。”

见刘建军如此爽快,陈大爷非常高兴。他说:“你们要是真的同意和我成为一家人,就都搬到我家去住,那里宽敞。”

果然都是敞亮人,两个人很快达成了共识,刘建军的家人也都没异议,没多久刘建军、陈大爷两人就一起规划起“美好未来”了。说到兴起时,陈大爷一把拉住刘建军的手,让他跟自己去趟村委会,他要在村委会干部的见证下,光明正大地成为刘家的一分子。

来到村委会,陈大爷对村干部说明来意,他要求村干部,帮他拟定个协议:说刘建军不能白白地照顾他,他也要有所回报。他想着让刘建军作为小辈给他养老送终;而自己的报答是,百年后他名下的一切都归刘建军所有。

村干部首先肯定了刘建军的做法,夸他这样做有爱心,有奉献,是值得传递的正能量。然后又问陈大爷:“您现在还有直系亲属吗?是否跟您还有往来?”

陈大爷说:“我生于1930年,本来有个哥哥和妹妹。妹妹早年远嫁他乡,早已失去联系。哥哥成家后生了两个儿子,可在那个特殊的十年里,因政见不同与我闹翻了,从此就再无来往。现在也不知他是死是活。”

村委会的干部商量过后,在村主任的主持下,陈大爷和刘建军签署了一份“遗赠扶养协议”。协议约定由刘建军一家照顾陈大爷,负责老人的生、养、死、葬;本着谁赡养谁受益的原则,百年后陈大爷把所有财产遗赠给刘建军。协议书里还明确写明,刘家必须保证对老人悉心照料,让老人家安度晚年,并保证在老人去世之前,对其供给的生活水平至少保持全村平均水平。

两个人对协议确认无误,都签字按了手印,村主任还郑重其事地盖上了村委会的公章。协议一式三份,两人各执一份,另一份保存在村委会。然后刘建军带领全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陈大爷800平的大院套里。

此时刘建军的大儿子已经结婚,还生了个女儿,算上80出头的陈大爷,一家子整整齐齐四代人。

陈大爷的大院套坐落在村子最北边,背靠青山,面朝绿水,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只是偌大的院套有些荒废,杂草都长得快与人高了。

想必是老人家岁数大了,耽于收拾。于是刘建军和家人一起,铲除了杂草,开辟出几块菜地,种上了时令蔬菜。还买来几盆花草摆在窗台上,这样就更有生活气息了。

接下来就是把每个房间都统统收拾一遍,做到窗明椅亮。陈大爷看着刘建军一家人忙里忙外,将他的老房子换了新面目,不住地点头:“好,好好。”

刘家人真是说到做到,对陈大爷照顾得无微不至。一日三餐,荤素搭配,饭好后总是第一个叫陈大爷来吃,老人家不上桌,一家人就没人动筷子,这是刘家的“家规”。

到了大年初一,刘建军带领全家人给陈大爷磕头拜年。看着重孙辈笨拙的样子,陈大爷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他拍着小孙女的头,笑着说:“我的小乖乖,将来一定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孝道是一点一滴传承的,小孙女看到爷爷每晚都给太爷爷洗脚,她也要帮忙。她学着刘建军的样子,小心地用蘸水的毛巾擦拭陈大爷粗糙的脚丫,不知是痒痒的还是怎么,老人家乐得哈哈大笑,随后眼角竟有浑浊的老泪流出。刘建军不失时机地按下了快门,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刻。

陈大爷在刘家人的陪伴下,日子过得很是欢乐。他喜欢和小孙女一起玩耍,喜欢听小孙子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更喜欢和刘建军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聊聊天,晒晒太阳。

一晃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刘建军信守自己的承诺,一家人对待老人如自己的亲人一般。每年老人家过生日,刘家都要郑重其事地摆酒为老人祝寿;平时老人早餐要吃煮鸡蛋和牛奶,刘建军家从没缺过这两样。

这期间,刘家女儿出嫁,小儿子娶妻生子,也都在陈大爷的见证之下。眼瞅着家族越来越兴旺,陈大爷的身体却出了毛病。九十高龄的他患了气喘病,走几步就气喘吁吁。渐渐地,连走路都费劲了,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吃喝拉撒全靠刘建军伺候。

刘建军知道陈大爷这是“日落西山”,为了缓解老人“气短”的症候,他一口气购买了五台增氧机,只为老人喘气能顺畅些,剩下的日子能过得舒服些。

又过了两年,也就是2023年3月的时候,因政府规划,陈大爷家800平方米的宅基地被划入到拆迁项目中,作为补偿,老人家可获得安置房5套。陈大爷非常高兴,终于能报答刘建军一家对自己的照顾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老人家竟然能坐起来了,病也似乎好多了,还在刘建军的搀扶下到街上走了几步。

就在刘建军以为老人的身体有好转时,没想到却是回光返照。到了10月份的时候,陈大爷去世了。刘建军送老人走完了最后一程,按照“遗赠扶养协议”,陈大爷名下的五套房产都归刘建军所有。

可就在这时,刘家却来了两个不速之客,开口就讨要陈大爷遗留的房子。

为陈大爷出殡时,刘建军按照孝子的做法,摔了“老盆儿”。这在农村丧礼中,只有儿子才这样做,摔盆的人也意味着将要继承老人的财产。

可这天,刘家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这两人都六十岁左右的年纪,其中一个自我介绍,说他们是陈大爷的侄子。以前听父亲说过,自己在老家还有个叔叔,只是这么多年,两人都忙着上班,一直没时间前来寻找,现在终于退休有时间了,就急匆匆赶来了,没想到却没见到老人最后一面。不过他们听说老人名下有五套拆迁房……

得知他们是陈大爷的亲侄子,刘建军开始也没多想,置办了好多酒菜,热心款待他们。还把自己手机里,存的陈大爷照片拿给他们看,以慰他们思亲之情。还别说,年长的那个人,长得还真跟陈大爷有些相像,看来他们没有说谎,刘建军更是把两人当亲人一样招待了。

两人翻看着相册,有陈大爷过寿的相片;有重孙女给他洗脚的照片;还有过年时全家给他跪拜的照片……相片中陈大爷穿着中式大红棉袄,笑得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看来刘家确实没亏待陈大爷。两个人很满意,但他们的来意却不在此其中一人开门见山地说:“我叔叔在你们家过得很好,确实得谢谢你们。但作为他的亲人,我们来主要是想跟你谈谈遗产继承的事,他不是还有五套拆迁房么……我们可是他的亲侄子。”

刘建军有些发懵,自己可是与陈大爷签过“遗赠扶养协议”的,按协议规定,陈大爷身后的遗产都归自己所有。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详细地讲给两人,并说村干部可以为他作证,不信你们可以到村里去问问。

两人并不认可这份协议,还扬言要到法院去告刘建军非法侵占。

刘建军听了一个头两个大,他没想到善良和蔼的陈大爷竟有两个不讲理的侄子,现在人家不认可这份协议,看来只有走法律程序了。

于是他愤怒地回应:“随便你们去告,我就不信这份协议没有法律效力。这上面可是有村委会的大印!”

见他如此强硬,两个侄子碰头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其中一个走上前,对刘建军说:“毕竟五套房子不是个小数目,这样吧,看在你照顾我叔叔一场的份儿上,给你留一套,其余我们两人每人两套,这样也算公平公正。”

此时周围已经围满了村民,围观的人群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说:“刘家就该得这五套房子,这也是当初协议里写明了的,陈大爷死后所有财产都归刘建军所有……”

也有的说:“现在陈家人找来了,毕竟这才是‘正主儿’,能给刘建军留一套就不错了。”

还有的人说:“当初也没说要拆迁呀,谁也没想到能一套换五套,只能说刘建军有福气。”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村主任也来调解,他还是主张以“协议”为主,毕竟都是盖了村委会公章的,两人也都按了手印。

这让陈家两兄弟很不高兴,他们一边走一边回头说:“姓刘的,你就等着法院的传票吧!”

0 阅读: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