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眠健康,小编在之前的呼吸专栏中为大家介绍了『如何科学睡午觉』深呼吸 | 趴着睡危害大,午睡睡多久、怎么睡,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事实上,相较于片刻的午睡,夜间的睡眠则是每天最主要的睡眠时间,关于夜里睡不好觉对身体可能带来的伤害也是众说纷纭。
今天,小编想和各位一起探讨的话题是关于“睡眠与记忆”,有部分考试前习惯通宵达旦的小伙伴们经常吐槽说:“不睡觉,过目不忘;一睡觉,大脑一片空白”,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凌晨时分,方才入睡,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过去24小时里发生的事情仍像放电影一般历历在目。
只是,昏睡数小时后醒来发现,前一天的记忆已在睡梦中悄然发生变化,但依然记得昨天发生了什么,这些记忆变成了像是一行行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梗概,但不再有几个小时之前那般清晰的画面感。
如果大家仔细回忆,一定会发现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睡眠过程中,记忆经大脑中会被仔细地挑选、整理,最终关键的记忆以更有效的形式保存下来,而大部分琐屑的细节则会被处理丢弃。
换而言之,在睡眠过程中,大脑通过主动遗忘清除不必要的记忆,为动态信息存储保留空间。
事实上,上述的现象科学家们已经通过研究予以证实。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山中章弘(Akihiro Yamanaka)研究组发现,小鼠下丘脑中有一群分泌黑色素聚集激素(MCH)的细胞,在快眼动睡眠(REM)阶段(睡眠的过程由慢波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两个阶段交替进行,做梦通常发生在后者)被激活。
这些细胞激活后会抑制记忆中心海马体的活动,从而加速记忆的遗忘。 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主动遗忘的方式。当研究者人为地激活这些黑色素聚集激素细胞时,小鼠很快就忘记了刚学到东西。
而当人为地抑制,甚至永久地杀死这些黑色素聚集激素细胞后,小鼠就变得记忆超群过目不忘。 这就说明,在大脑中有一种记忆的清道夫,它能主动地清理着记忆。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 Antoine Adamantidis研究组使用光遗传学手段,干扰小鼠REM的脑电波,得以严重损伤小鼠的记忆 。而睡眠的另一个阶段,慢波睡眠则被认为是记忆被转化为长期存储的关键阶段。
事实上,因研究大脑海马体空间记忆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奖的 John O'Keefe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发现,清醒时学到的空间记忆会在睡眠时被回放,这一过程对空间记忆被转变长期记忆至关重要。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睡眠状态和记忆储存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关于睡眠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小编将在下一期的专栏中做详细介绍,敬请期待。
Tips:
睡眠时相是睡眠状态中的特定生理过程。生理学家根据人在睡眠中的脑电图、肌电图、心电图和眼动电图以及血压和呼吸等的变化,把睡眠过程分为两大时相:慢波睡眠(SWS)和快波睡眠(REMS)。这两大时相周期性交替,一夜中大约交替6次。每个周期包括20分钟~30分钟的快波睡眠和约60分钟的慢波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