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科技为何不敢给中国?荷兰70万的平衡车,中国1000块造出来

海蓝说历史 2023-12-29 23:12:08
点赞、关注、转发分享,接收新鲜有趣知识!谢谢支持!一、中国人的逆袭——从跟随者到领导者

1995年,当荷兰人刚研发出双轮平衡车这个所谓“高科技”产品时,他们兴高采烈地算了笔账。

结果发现要卖7万多块钱一辆才能回本。

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就像在曼哈顿开一家卖馒头的小店,一个卖500刀。

结果这个技术在荷兰黄了,卖给美国后,美国人也改良了10多年,最后只降到2万刀。

这在美国也是天价,就这样,这个技术又黄了一次,流落到中国。

谁知,就在一年时间里,中国人竟研究出了只卖1000元的平衡车,直接碾压了欧美的技术。

这就好比一道价值500刀的法餐,中国大厨改良后,用同样的食材作出了只卖10毛钱的山珍版本。

别说美国人,就连荷兰发明家本人估计都要气得胡子乱颤。

中国人的这个本事,在石墨烯领域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刚开始时,欧美的石墨烯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喜欢乱喊价,一克5000元,比黄金还贵。

结果中国研究员们把它当成了维他命C,几年下来大力生产,直接让价格暴跌5000倍。

现在中国出产的石墨烯只要一元一克,这让欧美的石墨烯技术无地自容,跟维他命C似的,只能在药店角落沉默。

再如盾构机,一度被欧美视为管制中国发展的“杀手锏”,定价虚高到天上去。

没想到中国集中全国之力,前仆后继地进行研发,直到冲破技术壁垒。

现在中国的盾构机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还大量出口,一下子打乱了欧美的市场。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中国已从一个追随者,逆袭成为部分领域的领导者。

虽然目前中国仍面临一些科技壁垒,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我们有信心以创新引领未来。

那么,中国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二、制约中国的“科技割裂”之痛

中国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其实一直饱受“科技割裂”之苦。

以双轮平衡车为例,这项技术最早在荷兰诞生,但因成本过高无人问津。

后来美国接手,又改良了十多年才略有进步。

但是真正让这个技术大放异彩的,还是中国。

问题是,如果没有经历前人的毫无作为,中国又如何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再如石墨烯,它的潜力其实很早就被欧美看好,但他们用金钱和专利建立起了围墙,不让中国接触。

如果不是中国科学家不畏艰难翻墙,我们还当它是什么黑黄金呢?

甚至连看似简单的食品,也要受制于人。

比如奶酪,中国那么多人好不容易才学会吃奶酪,结果人家还不给你食谱。

其实,如果把世界科技比作一座大山,中国就是一个想要登上山顶的登山者。

而欧美则带着自己的装备,在半山腰架设关卡收费。

对中国科学家们来说,翻墙是常事。

但我们相信,山再高,总有路的,关键是自己的决心。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终于在某些领域实现了突破,开始主导技术和市场。

那么,这种变局对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这标志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成熟与自信。

中国科技工作者不再受制于跟随者的身份,而是敢于挑战权威,通过自主创新改写历史。

这种进取心的释放,必将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

第二,这加速了世界科技成果的普惠化进程。

以往许多前沿技术被少数国家垄断,价格高昂,是普通人无法触及的。

中国的介入为这些技术降低了门槛,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科技红利。

这有利于世界整体科技进步。

第三,这将重塑国际科技格局。

中国在某些领域的崛起,将打破欧美的长期垄断,科技创新中心将更加多元化。

这有助于激发各国创新活力,避免技术在少数国家的锁定而衍生弊端。

当然,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还很长,仍面对不少瓶颈和阻力。

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我们有信心以创新引领未来,让世界对中国创造力有更深认识。

三、变局中的中国定价能力

曾几何时,中国在科技创新的国际分工中,只能被动接受欧美的价格体系。

以石墨烯为例,欧美刚研发出来时,吆喝着一克5000元,比黄金还贵10倍,仗着中国买不起。

结果没想到,中国科研人员把它当成了维生素C,几年下来高产低价,直接跌到1元一克。

再如双轮平衡车,起初欧美技术高端,中国只能认命地掏钱购买。

但短短几年后,中国自己研发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原来2万美金的车子一下子就能卖1000元了。

可见,在科技领域,中国已从过去的只能接受别人定价,逐渐转变成有定价权的一方。

中国不仅掌握了核心技术,还通过效率提升奇迹般地降低了成本。

未来在更多领域,中国都将成为“主导定价者”。

当然,中国的科技创新还面临着不少挑战。

但我们有信心,靠自主创新进一步扩大话语权,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科技的春天到来!

结语

看过上文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崛起的过程中。

从被动的跟随者,到自主研发的领导者;从接受外部科技割裂的痛苦,到突破瓶颈实现跨越;从价格的接受者,到具有话语权的定价者。

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中国科技工作者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畏挑战的勇气。

当然,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还很长,仍有许多不足需要改进。

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国必将在创新里续写新的辉煌。

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不骄不躁,聚焦自主创新,坚持不懈。

让我们共同努力,以科技创新引领国家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1 阅读:344

海蓝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