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楷书的真伪,成因令人不解,名家也好虚荣

七陆书法 2024-02-16 12:26:44

楷书作为汉字书法五大书体当中发展最为成功的字体,虽然出现最晚,但是在书法的统治时间最长,自出现便成为官方字体,时至今日依旧如此,如今楷书已经被认为是书法学习的基础,必须要学习的字体。

在楷书发展的历程当中,到唐朝发展到了巅峰,唐楷工整、规范,风格多样,被认为是楷书发展的最高水平,初学书法必从唐楷入门已经成为书法学习的一种共识。而唐朝也确实涌现出众多楷书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柳、敬客、钟绍京等等,其作品均可作为书法学习范本,可见唐朝楷书之盛。

但是留存于世的唐楷作品大多是碑拓,墨迹不多,名家墨迹更是难觅踪迹,这无疑不是书法史上的一种遗憾,碑拓在制作的整个过程当中经过了不同人的多次二次加工,让原迹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这让后人难以窥见唐楷真貌。

一窥唐楷名家墨迹一直都是书法家们的殷切希望,然而时至今日,只有柳公权的《送梨帖跋》寥寥几个字被认定是真迹,余者的真伪皆充满争议,其中关于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的争议最大,人们太希望这本帖是颜真卿书法真迹了,但是很多事实又告诉人们这可能就是一篇伪作。

《自书告身帖》,楷书纸本, 三十三行,二百五十三字,结衔小字十三行,是德宗建中元年颜真卿被委任为太子少保时的告身,也就是当时的委任状。该帖端庄朴厚,苍劲有力,富有高古气象和庙堂之气,属颜真卿晚年成熟的楷书风格,传为颜真卿自书,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自书告身帖》为内府珍藏,前有御书十余行,隔水绫上复嵌御书数小行,后有米友仁、蔡襄、董其昌三跋,又朱朗白一跋,后为清宫石渠宝笈之物。米、蔡、董三人均鉴定为颜书真迹,令其弥足珍贵。

由于《自书告身帖》是唯一存世颜真卿晚年成熟阶段的楷书墨迹作品,且用笔老辣,雄浑,博大气象堪比颜书成名碑刻书迹,是研究颜体楷书的重要资料,于艺术水平和学术研究上都有着极高的价值,因此也被后人评为天下第一楷书。

然而伴随着更多的史料出土,人们开始质疑《自书告身帖》的真实性,其中最有力的一项证据就是,唐朝官员委任程序复杂但是流程清晰,需要多部门的核查传达,书写告身者并非高官,而是书吏,颜真卿当时为吏部尚书还担任礼仪史,身居要位,公务繁忙,怎么可能去作书吏的工作。

告身为正规的官方文件,需要存档,当中会有对当事人的业绩评价,这种文件不可能由当事人自己来编撰,以避免评价不实,因此告身一般会由书吏撰写然后再上报审核,无误后才会存档并下发。

另外《自书告身帖》当中的部分笔法与颜书碑刻有别,特别是勾的写法,与其它颜书完全不同,颜真卿时年已经72岁,书法成熟,技法更应该固定,仅在一幅作品中展现不常见笔法的可能性极低。

因此,判伪者认为《自书告身帖》是当时精通颜书的书吏所写,在唐朝能够写出如此气象的楷书作品的人并不罕见,只是很多人品阶太低,书名不显,从中也能够看出颜书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效仿者众多。

但是,这种论调也并非无懈可击,一般告身都有大字和小字组成,大字为正文,小字是流转签署,流转多个部分,因此小字不可能是由一人书写,且应有官员签名,官员需自签更不可能雷同。

然而观《自书告身帖》,大字与小字很像是一人书写,并且只写了各级官员官职,没有官员签名,从这点来看,《自书告身帖》并非官方原件,而是抄写本,如果是抄写本那么由颜真卿自己抄写的可能性就大增,但是抄写过于全面,似有作假之嫌,有令人感到疑惑。

颜真卿喜欢写碑,其中大部分是为家人做赞,其中不乏对家族先人的赞美,可见颜真卿是一个非常重视家族声誉的人,也可以说是非常好面子的人,作为一代楷书宗师,对于书吏为自己写的告身难以入眼,为让此告完美留世,供后人敬仰供奉,重新抄写一份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如果是这样,那么仅仅抄写正文便可,连流转官职一并抄写完全没有必要,大小字混杂还会影响整体的布局,这样的做法很像民间作伪,不知鲁公当时是怎样考量的。

综上所述,《自书告身帖》的真伪之辩还会继续,但是不管《自书告身帖》的真伪,都不影响其作为颜体楷书典范的地位,即便不是颜真卿自书,也必为颜书高手所作,完全能够再现颜书真貌,是后世学习、研究颜书的重要资料。

0 阅读:575
评论列表

七陆书法

简介:书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