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世遗”找茶攻略

泽青茶事 2024-09-29 13:00:32

去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在57项中国“世遗”中,除景迈山外,也有不少茶元素,名胜与名茶,相映成趣。时值景迈山申遗成功一周年,又恰逢“十一黄金周”,秋色正宜人,不如来一场“世遗”茶之旅吧~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我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截止目前,共有56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中国幅员辽阔的地理和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宝贵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珍贵记忆。而这些惊艳世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中,有着许多因茶闻名的胜地,其中,福建武夷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和山东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双世遗”。

茶,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在农业农村部已公布的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中,以茶命名的就有17个。

今日,我们来一场世界遗产地的茶文化巡礼吧!

一、云南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云南古茶园 2012年8月,“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普洱市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也是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和野生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拥有完整的古木兰化石和茶树的垂直演化系统。

第三纪渐新世3540万年前景谷宽叶木兰(新种)化石之一   

晚第三纪中新世2500万年前景谷中华木兰化石

以普洱市为中心的澜沧江中下游少数民族的悠久种茶、制茶历史孕育了风格独异的民族茶道、茶艺、茶俗等内涵丰富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

不同民族对茶的加工和饮用方式更是各具特色。布朗族的“青竹茶”和“酸茶”、拉祜族的“烤茶”等已作为传统的饮茶习俗,代代相传。

1、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中,“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正式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申遗历程

2010年国家文物局首倡景迈山古茶林申遗。2012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国家文物局报请国务院将“景迈山古茶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持、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系统提升遗产保护、管理、展示水平。2021年1月国务院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我国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2023年9月17日中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茶文化主题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云南的西双版纳、临沧等地,有着那么多的古树茶,,为什么是景迈山获此殊荣?

古茶林世界面积之最。这里有着近2000年的茶叶种植历史、2.8万亩的古茶林和320多万株的古茶树,是官方认定的全世界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 年代最久远的 人工栽培型古茶林。

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即通过林下开垦,为茶树生长创造理想的光照条件,同时利用森林完好的生态系统,防止病虫害侵袭,不用农药和化肥,即可生长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

景迈古茶林森林结构完美。景迈山,保存了各种阶段的茶树形态,这里又被世界茶学专家称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茶树王国”。

特殊的地理区位使景迈山所在的中国澜沧江流域成为全球重要的茶树起源中心,景迈古茶林森林结构保持得很完美。整个森林结构中,上层是高大的乔木,其中有伟乔、大乔、中乔、小乔,其下的灌木层和地被层都很完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景迈山,有着世界上已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并且至今仍在采摘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2.8万亩古茶林与天然原始森林相结合,足以彰显其价值内涵。

和谐共生,是景迈山古茶林的密码。

景迈山布朗族和傣族先民以古茶林为核心,对山区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合理布局,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智慧型山地人居环境。山上的世居民族仍保留着本民族原始生活方式、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与古茶林相互依存。

高山茶树间的世外桃源。很多人去过云南无数遍,住过大理洱海边的民宿,进过丽江喧嚣的酒吧,路过遗失的秘境村落,却没有在高山茶树间静下心寻找过那一杯茶。

2、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5年),双江开始在勐库冰岛一带人工驯化种植茶树,经过500余年的种植驯化,铸就了当今勐库大叶种茶内含物质丰富、茶汤明亮、醇香悠长的优良品质。

双江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共同自治的多民族自治县,各民族生产生活与茶叶息息相关,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拉祜族的七十二路打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拉祜人民的茶心;佤族的鸡枞陀螺,是飞旋的使者,更是佤族人民的茶性;布朗族的蜂桶鼓,是生命的方舟,更是布朗人民的茶灵;傣族的象脚鼓,是节日的祈福,更是傣族人民的茶魂。

全县茶园面积6.8万亩。其中勐库镇,被称为普洱茶最重要的物种基因库;诞生于此的勐库大叶种茶,是最有名的云南大叶种茶。

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万亩,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

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位于勐库镇冰岛村的冰岛古茶园,已有500年的历史。冰岛茶的种植范围主要是在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方。

源于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经过先民人工驯化而演变进化了若干野生栽培性品种,分布在临沧境内广大地区,尤以邦马山脉一线为多。由北往南,如章驮(属临翔区)、南美(属临翔区)、坡脚(属临翔区)、冰岛、勐库等地。

2、福建武夷山:1999年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还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精致的“盆栽式”武夷岩茶茶园景观,这在全国乃至世界茶区恐怕都是独一无二的

福建武夷山,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和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武夷山,位于福建与江西两省交界处,典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60.8米,是福建最高峰,被誉为“华东屋脊”。

“华东屋脊”黄岗山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这个坐拥自然和文化双“世遗”,是儒释道三教名山,也乌龙茶(武夷大红袍)、红茶两大茶类的发源地,茗闻世界。武夷岩茶(大红袍),以独树一帜的“岩骨花香”之“岩韵”而著称。正山小种,以“松烟香、桂圆汤”而蜚声中外,被誉为“世界红茶的鼻祖”。

九龙窠大红袍母树

武夷山桐木村是正山小种的核心产区

碧水丹山孕奇茗。自古以来,武夷茶就得到历代名人的点赞。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将4两采制于大红袍母树的武夷大红袍作为“国礼”馈赠,而年产量仅8两,被周总理戏称为“半壁江山”,一时传为佳话。

毛泽东会见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

这里是茶树良种王国,除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鹞“四大名丛”外,还有800多个“花名”。这里是“工夫茶”的发源地,“工夫茶”最早指的是武夷岩茶品质、制法见“工夫”,后来才渐渐演变成一种饮茶方式。武夷茶是最早来到欧洲的中国茶,几乎是中国茶的代名词。武夷茶外销的兴盛,让“茶”的厦门话发音变成英文的“tea”。

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商船将中国武夷茶运往欧洲

以正山小种为代表的武夷红茶开启了英国下午茶之风,著名诗人拜伦在名著《唐璜》中深情地写道:“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地有害!”

英国下午茶文化,用中国红喝茶雕刻时光

这里还是万里茶道的起点。这条被誉为“世纪大动脉”的茶路,从福武夷山下梅村开始,一路向北,抵达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全程5150公里。2019年3月,“万里茶道”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万里茶道起点——武夷山下梅村

3、福建龙岩的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福建龙岩和漳州都产茶,龙岩的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漳平水仙茶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经久藏,耐冲泡,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更有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畅销于闽西各地及广东、厦门一带,并远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另外,龙岩还有一种采自当地菜茶制作的斜背茶,以独特的香气(带艾香)、浓厚的滋味、犹如新鲜橄榄的回味吸引着广大斜背茶的爱好者。漳州茶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时就已有种茶饮茶的记载。漳州主要产乌龙茶类,其中以白芽奇兰茶闻名,还有诏安八仙茶、南靖丹桂、华安铁观音、云霄黄观音、古雷水仙也深受茶客喜爱。

4、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孕育了多项茶树无性繁殖的技术,并创制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发明了独特的制茶工序——包揉,形成了独特的“半发酵”茶类——乌龙茶,同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推广了带状茶—林模式。树种以豆科的乔木和小乔木为主,起到根系固氮、夏天遮荫、冬天落叶覆盖地表的功能。套种一年生绿肥,梯壁种草护草,以覆盖地表,保持水土,提供生物栖息场所,蕴含了深刻的生态学哲理。

此茶得名于它“美如观音沉如铁”之故。

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一虔诚佛子,每日清晨必以清茶一杯供奉于观音大士像前。数日后,他在山中发现了一株叶色光亮暗沉的茶树,挖回来后,经精心培制,不想味道清甜、气味芳香,遂认为是观音大士显灵所赐,故名之为“铁观音”。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茶叶出产。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茶树的生长,而且经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

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5、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福建南平政和县茶园

福鼎白茶的栽培与饮用的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即有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史料记载,明清时代,福鼎白茶“产银针、白牡丹、白毛猴和莲心等,远销重洋”。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在栽培的自然的空间上呈现立体群落结构,使白茶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实现肥力的自我维持,并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生存空间。在栽培上,白茶与番薯、芦柑、桂花树、木槿树等作物套种,提高了白茶的香气,也为茶树提供了遮阴,同时减少病虫害,使白茶的生长自然健康。

福鼎白茶传承了传统而古老的制茶方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茶叶制作方式,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白茶加工不炒不揉,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保持品种特性。

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福鼎境内的太姥山,曾是古代道教仙家的隐居修行之地,与茶更是深有渊源。明代《广舆记》中有记载:“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到了清朝,福鼎人开始采菜茶的壮芽制成银针,即为白毫银针之雏形。

其后,又有人将太姥山上的绿雪芽移植至福鼎点头镇,下山后的“绿雪芽”适应力极强,嫩芽遍披绒毛,毫色雪白晶莹,萌芽早,产量高,被称为“福鼎大白”,也就是今天福鼎白茶的始祖。如今,太姥山上还有一株上百年的福鼎大白母树,守护着一方水土。

少了绿茶的杀青和红茶的全发酵,白茶中的活性酶被保留下来,在阳光照耀下活跃起来,分解茶叶中的蛋白质,生成具有鲜味和甜味的氨基酸,也为福鼎白茶带来饱满甘醇的口感,深吸一口气,肺纳间都是阳光香味。

白茶又称福鼎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根据采摘芽叶的不同,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新工艺白茶等,近年来,根据市场需要又推出紧压白茶等。

白茶的产地,公认的产区只有福建省的福鼎和政和。但因为白茶这几年兴起,其他一些省市也开始引种并生产白茶。关于福鼎和政和哪个才是白茶的起源地,一直都争论不休,就目前市面上的白茶来说,福鼎白茶占多数。

未完待续…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