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和21日,牛栏山一中开展了送课进东风小学暨“贯通培养”主题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牛栏山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张华礼设计指导,学习指导中心初吉祥主任、语文教研组梁宇、杨剑锋、赵彩玲和心理组张震老师做了精心准备。东风小学吴楠副校长、教务处穆丽平主任,曾宪实、马征、章祎等相关老师积极与牛栏山一中对接并全程参与了活动。高中语文教研员杨曦老师莅临活动现场进行了指导,两次活动由东风小学穆丽平主任主持。
此次研修活动是将贯通培养理论进行有效实践的一次尝试。在活动前期,初吉祥主任带领团队进行贯通培养语文的理论研究,以研读手册的编写为契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源头活水,并为贯通培养提供教学读本和教学活动方案。
在活动中,杨剑锋老师通过核心任务“跟着书本去旅行”带领学生感受壶口瀑布魅力,让学生以“旅游小达人”的身份来参与到学习的任务中来。在任务一中杨老师让学生结合文章思考在哪观察壶口瀑布,进而让学生向大家介绍壶口瀑布景色特点,由此来概括黄河水的内核;最后让学生体会黄河背后的“人”的特点,引导学生写壶口瀑布的推荐语。在整个过程中,杨老师基于游记散文的内容与形式、情感与哲理特点,用文字变形法、比较法、替换法,让学生沉潜文本,鼓励孩子们在阅读行走中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黄河人”!
授课结束后,与会老师就本节课和语文贯通培养进行深入研讨。东风小学穆主任强调,此节课从传统的串讲走向以“以学定教”,关注生活情境。通过旅游小达人这一身份设定以及情景化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让孩子不仅敢说、爱说,还会说。
东风小学曾宪实、马征老师认为,此节课抓住了文本表达的不寻常之处、矛盾之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现场生成上看,凸显了开放与整合、情感与哲理、形象与抽象的辩证关系,紧扣“学情”的真实;从主问题设计看,将高阶段所需的思维结合情境任务,落实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了深入的思维训练。
初吉祥主任和与会老师分享了活动初衷以及活动进展,语文学科与心理学科组成的贯通培养语文教学的研究小组,从研究课标到研究学生心理,再到走进小学课堂,实现从坐而论道到切实感受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状态特点。为贯通培养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供更好的准备。希望从理论研究到课堂教学,进而对教研教学产生影响。
高中语文教研员杨曦老师强调,一线教师要阅读不同学段的教材,高中老师要了解小学与初中的要求,对于学段差异大的学生,需要对学生有不同的定位和了解。关注学段衔接问题。其次,杨老师从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次、频率、空间布局等方面,重点分享了关于不同学段课堂参与度的思考。
河北省保定市白沟新城小营学校郭强校长则从“五度”对此节课进行了点评。在“亲和度”上,做到思维交流,思维碰撞;在“自由度”上,学生能主动表达看法,有自学、互学、展学、导学的呈现。老师也能及时点评,及时跟进。在“练习度”上,实现动手、动脑、动口。在“整合度”上,设计核心任务,并且从学生实际进行任务分解。在“延展度”上,重视文化渗透,向文本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延展。
东风小学吴楠副校长表示,不管是贯通培养,还是学段衔接问题,抑或是一体化教学问题,重点在于落地,抓住一个点,做好一件事,进而向社会回应我们做了什么,以及如何做的。另外,吴校长还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进行不同学段的联动,特别是加强与牛栏山一中的交流合作。
最后,牛栏山一中张华礼校长做总结发言。张校长不仅分享了阅读此文的感悟,“海、河、瀑、泉、雾等不同形态的黄河,喜、怒、哀、怨、愁等不同情感,是自然的人格化”,还强调贯通培养的课程,要根据不同学情,设计不同的情境任务,针对不同风格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知识点、能力点培养上的衔接,从而构建连续性的课程体系。在接下来的实践中要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小初高语文贯通培养的有效实施。
以沉潜之心思大江大河,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上一节课,学一篇文章,可能是一个瞬间,但也可能成为影响师生发展的永恒。此次贯通培养的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让一体化教学的理念逐步明确化,让课程开发的体系更加序列化,让教学任务的设计愈发清晰化,种下一粒种子,点燃一种希望。我们在研究中探索教学规律,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素养,更好地回应社会对于高质量教育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