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皇帝及历史人物对曹操和刘备的评价
一、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1. 能力与功绩的肯定:
李世民在《祭魏太祖文》中称赞曹操具有雄武之姿,在艰难时局中担当栋梁之任,并肯定了他的匡正之功。
**2. 不守臣道的批评:
同时,李世民也批评曹操不拯沉溺、不持颠覆,有违徇国之情和无君之迹。
**3. 天命观的体现:
李世民认为曹操的命运和国家的归属是上天安排的,体现了他的天命观,并借此为自己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天下进行辩护。
二、石勒对曹操的评价**1. 对曹操行为的批判:
石勒评价曹操和司马懿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表现出对曹操行为的强烈不满。
**2. 文化水平和立场的局限:
石勒作为羯族人,文化水平不高,且残酷统治汉人,因此他的评价可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偏见。
三、乾隆皇帝对曹操的评价**1. 篡权奸贼的认定:
乾隆皇帝认为曹操是篡权的奸贼,并举例说他杀了荀彧和崔琰。
**2. 满清统治立场的反映:
乾隆的评价反映了满清统治者对汉人反抗和“篡逆”行为的警惕和否定态度。
四、毛主席对曹操和刘备的评价**1. 对曹操的肯定:
毛主席认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并改革东汉恶政、发展生产,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同时,他也高度评价曹操的文学水平。
**2. 对刘备的评价:
毛主席认为刘备的优点是善于用人和团结各方人士,但缺点是好感情用事和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五、刘渊对曹操和刘备的评价**1. 对曹操的崇拜:
刘渊作为汉赵开国皇帝,非常崇拜汉高祖刘邦和魏武帝曹操,认为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
**2. 对刘备的认可:
刘渊也认可刘备建立蜀汉、匡扶汉室的努力,并给后主刘禅上了谥号为“孝怀皇帝”。
六、孙中山先生对曹操和刘备的比喻**1. 借古喻今:
孙中山先生将兴中会比作汉朝的刘备、诸葛亮,将满洲皇帝比作曹操、司马懿,以此来激励人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 政治目标的体现:
这一比喻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反清复汉的政治目标和革命情怀。
七、范粲对曹魏的忠心**1. 名门出身与高风亮节:
范粲出身名门望族,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并在曹魏时期担任多个官职,表现出色。
**2. 对曹魏的忠心表达:
曹芳被废后,范粲以素服拜送并声称患病不出,至死一直不说话,住在车上脚不落地,以此表达对曹魏的忠心。
**3. 坚守道德准则的典范:
范粲的行为坚守了道德准则和个人信仰,成为后世忠臣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