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不少网友把彭总比喻成“猛张飞”。说彭总骁勇善战,无所畏惧,就连毛主席都称呼彭总为“猛张飞”;还说彭德怀元帅也说过自己是“猛张飞”式的人物,心直口快。很多人一提到彭总,就想到他浑身上下有一个猛字,就知道打仗猛打猛冲,例如关家垴久攻不下,全靠用人命去冲,伤亡巨大,作战指挥的造诣远远不如林总、粟裕。
更有甚者,认为抗美援朝派林彪和粟裕去,肯定打得更有战术,伤亡会更少。
我仔细查了下历史记录,毛主席确实是觉得彭总勇猛无敌,写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但并没有直接把彭总称呼为“猛张飞”。只有在转战陕北的时候,国民党军长刘勘率七万之众追击红军,彭总率两万部队迎战,毛主席为了激励彭总,说过:“张飞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于是,彭总一战击毙刘戡。
至于彭总说自己是“猛张飞”式的人物,完全是康生在庐山会议上黑彭总,把彭总攻击为“野心家”。
彭总打仗确实勇猛是没错,但就是因为他的勇猛超出了其他将领几个数量级,从而我们的直观感觉就是彭德怀打仗就是一个“勇”字,而忽略了彭总其实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天才统帅,说起军事谋略,论起打仗的精巧,彭总也是一等一的。
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放心地把保卫中央的任务交给彭老总。彭总也不辜负期待,以西北野战军区区二万人马,对阵胡宗南的25万大军,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彭总临危不惧,敢于在敌人重重包围、数路紧逼之中,集中兵力连连打出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场经典战役,胜利地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换成林总或粟裕,不见得会打得更好。这种逆风作战的境界,绝不单单是勇猛能做到的。
我们来举一个彭总对阵胡宗南的简单事例:彭总在延安的时候,闲来无事都喜欢去散步,有一次,彭总发现了一条小路,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只是一条小路。但对于名帅彭总来说,“生活无处不打仗”的思维又出现了,彭总就想着这条小路可以走向哪儿呢?随即,他跟着小路走了很远,发现可直通延安城外山中,于是,此时的彭总心细如发,他心中隐现了一个想法,这条小路可以在战场发挥极大作用。
后面胡宗南大军包围延安,侦查到彭德怀还在延安,胡宗南心中窃喜,以为这次能活捉彭德怀。于是,胡宗南带兵占领延安后,四处寻找彭德怀,自然是不可能找到了。因为彭总已经通过之前发现的小路,早走了。于细微处见真知,彭总的这件小事,足见彭总打仗思维的精巧。
到最后抗美援朝的时候,打仗精巧无比的林总干脆就称病不出,还是勇猛的彭总挺身而出。实事求是地讲,抗美援朝,我军确实牺牲了不少英雄儿女,但关键要看这场战争的难度其实非常大,能够敢于承担这个重任的将帅一个手指头都能数得清,既能够敢于承担又有能力承担的,就只有彭总一个人了。
在抗美援朝,彭总也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绝不是像“猛张飞”一样,靠抡圆了胳膊一喊,就能胜券在握,也在于他打仗的果断与精巧结合!
还猛张飞,彭总可是军政双优,牛逼的很。
红一方面军副司令、陕甘支队司令、八路军副总司令、解放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西野司令员兼政委、一野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只是个猛将能干这些岗位?教员能把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放这个岗位?自媒体各种春秋笔法,瞎带节奏
整军区元帅只有彭总一人是军政一肩挑,彭总谋的大局,而不是眼前得失,而是整局得失
都是那些无良小编在网上乱发文章导致的。
人家张飞也是粗中有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