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941年,一个农民对毛主席出言不逊,保卫部门决定追查,下场如何?
1948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终于将解决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问题的具体方针定下来了,可是,真正严峻的,最迫切的问题又摆在了毛主席和一众领导人面前:缺粮。
最开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粮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方面靠的是征收粮食,征收对象当然不可能是普通老百姓,只能是地主和富农,因为红军就是为了普通老百姓能够衣食无忧而进行革命的。第二个方面,靠的是拨款,边区政府把款拨下来,各部门再拿着款去市场按需采购。
靠着这两种方法,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确实是逐步发展起来了。可是,1940年秋,蒋介石突然下令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封锁政策,军饷不发了,还彻底切断了红军的外援渠道。
这个外援渠道主要包括,海外华侨、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群体的捐款。
也就是说,我们之前所说的第二个方面被完全摧毁了,所以此时红军只能依靠第一个方面来应对目前急需解决的粮食问题:征粮。
据资料显示,1940年所征收到的粮食,仅仅供应到1941年的三月份,很多地方就出现了断粮问题。那么,可以推算出,蒋介石实行经济封锁是在1940年征粮之后进行的,蒋介石也就是算准了当时陕甘宁边区的征收公粮的数目,然后再实行的拒绝发军饷,切断外援等一系列的经济封锁措施。
可以这么说,蒋介石的这场经济封锁措施,完全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致命一击,虽然当时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人早在1938年就意识到,蒋介石可能会来一场经济封锁,要大家及早做好应对准备,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来得如此之快,根本来不及做准备。
因为当时红军一方面要抗击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要不断与蒋介石的各类摩擦做斗争,而且陕甘宁边区本就土地贫瘠,经济也比较落后,当时红军也没有多少精力来抓财政经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军事部署上了。
所以,当蒋介石突然实行经济封锁后,1941年3月开始,陕甘宁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断粮,慢慢的,各地接连发生了断粮,人们开始恐慌起来。
为了稳住社会秩序,维持生计,陕甘宁边区政府先是采取买粮食的方法,硬撑了一段时间,然后又采用借粮的方法,才勉勉强强撑过了1941年的下半年。
其实政府买粮还是可以理解的,可能是没计划好,或者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所以买粮完全可以理解,就像今天也会出现一些政府采购的情况出现,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是,政府出现借粮的行为,这就说明当时处于相当困难的时期。
放在我们普通身上,我们缺少了什么东西,第一想到的去买,实在实在不行,才会想着去借。在我的认知里,买是一种主动行为,而借则是把主动权交到对方手中,完全处于被动。
可是,当遇到实在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也只能去借了。1941年的陕甘宁政府就是处于这种极度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出此下策。
好不容易渡过了1941年,老话说“辞旧迎新”,会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全新的1942年吗?
显然没有,电影《1942》拍得令人很难受了,但在评论里仍然还是看到了很多远比电影惨烈的现实情景,我当时在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为什么当时的中共中央没有对河南的老百姓伸出援手呢?
后来翻看了历史才知道,原来当时的陕甘宁边区也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1942年,中共中央和红军过得有多艰难呢?
一、
1940年,公粮征收的数目是90000担,而这九万担,1941年就已经验证了只能吃到3月份,那么很显然,像往年一样只征收九万担,是完全不够的,而且还有借粮的数目需要归还。
于是,为了满足1942年的供给,以及还清1941年的借粮数,中共中央和各级部门权衡利弊,斟酌研究后决定:1942年的征粮数为200000担,从九万到二十万,显然增加了不止一倍。
虽然这是无可奈何的决定,但据资料显示,这个数目是抗战以来,对边区征粮最多的一次。而当时边区的土地本就贫瘠,大约有140万人口要养活,而且还经历了长年累月的战争,当年还经历了冰雹、大风、洪灾、疾病、干旱五大自然灾害,老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有多么的艰难。
在这种生存都显得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征粮数目又增加了一倍多,可想而知群众的负担会有多重,心里的不满情绪会堆积多少。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讨论征粮问题,召开了县长联席会议,屋外下着倾盆大雨,谁能想到会议室突然遭到雷击,当时担任延川县代县长的李彩云当场被雷电击死。
这件事后来传到农民的耳中,一个农民就非常气愤的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
农民当时根本不知道中共中央当时面临怎样艰难的处境,或许他也根本没有心思想,因为当时自然灾害频发,疾病肆虐,能够活下来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从这位农民的角度想,本来就已经食不果腹了,政府还要增加如此巨大的征粮数目,内心不满的情绪不知道攒了多少。
正巧遇到这次的雷电事件,带着情绪,也带着愤恨,说出那句气人的话,发泄发泄心中的不满。
这句话,或许对这位农民来说,只是一句气话,只是一句对抗生活无情摧残下一句无力的反击。
可毛主席是谁呀,这么多年为老百姓斗争在第一线,为老百姓能够有田种,有粮吃,有书念而不顾抛头颅洒热血的危险,为了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伟大理想,本该拥有幸福美满生活的这位农民的儿子,选择革命,失去了爱妻杨开慧,与自己的骨肉走散多年,生死未卜,失去了挚友,失去了亲人……
他那么真心实意为同胞奋斗后,得到的却是这位作为权益获得者之一的农民的责骂,那份委屈和心酸,又有谁懂得?
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懂得,还有很多人感恩。纵使没有做到百分之百的被理解,被肯定,但毛主席做到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的理解和支持和肯定,剩下的百分之十要么是不了解他,要么是不愿意去了解他。
毕竟,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
于是,这位农民的责骂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到了保卫部门,保卫部门都是跟随毛主席多年的战士,对毛主席的为人自然是了然于胸,于是,为了帮毛主席出口气,也为了维护毛主席的威望,保卫部门决定要把这件事当做反革命事件来追查。
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制止的竟然是毛主席!
毛主席不仅没让保卫部门去追查,而且,毛主席还对这件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一个农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它反映我们工作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想起一句话,遇到困难,弱者的第一反应是向外求,而强者的第一反应是向内求。
一个农民对毛主席出言不逊, 毛主席想的不是如何报复,而想的是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以及往后自己要怎么做,才能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当时,毛主席已经48岁了,已经担任红军的领袖十几年,已经拥有了国内外响当当的声誉,连斯大林都对他刮目相看,蒋介石更是对他既佩服又惶恐,红军战士对他敬仰,老百姓拥护他,爱戴他……
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杰出的领袖,面对一位农民的责骂,他选择的是大度和反思,这样的人格魅力,又怎能不令人无比敬佩呢?
后来,毛主席在讲起这件事时,语重心长的说:
“一九四一年边区要老百姓出二十万石公粮,还要运输公盐,负担很重,他们哇哇地叫。那年边区政府开会时打雷,垮塌一声把李县长打死了,有人就说,唉呀,雷公为什么没有把毛泽东打死呢?我调查了一番,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公粮太多,有些老百姓不高兴。那时确实公粮太多。要不要反省一下研究研究政策呢?要!”
执行力超强的毛主席不仅说了,而且立马就开始执行了减轻老百姓负担的两件大事:第一,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第二,精兵简政。
1939年秋,为了保卫党中央和边区,第120师三五九旅从华北调回到陕甘宁边区。为了让农业大生产运动顺利的进行,也为了做好表率,将参加大生产运动的五大主体党、政、军、民、学中,第一个拉出军队,开始执行。
那时候,朱老总率先提出“屯田军垦”的主张,毛主席听了,很是赞成。
于是,作为120师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进行开荒生产。
那时候的红军战士,那时候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抱着一种绝不服输,绝对要在荒地中实现一番作为,绝对要打破蒋介石的经济封锁的干劲,在短短的几年内,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辟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拥有好风光的“陕北江南”。
1943年9月,毛主席终于忍不住了,常常从他人口中得知南泥湾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毛主席终于也来到了南泥湾视察,目睹了一切后,毛主席高兴极了,藏不住满脸的喜悦,兴奋的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独立自主”,原来也是毛主席那一代人早已实践过的。我们今天无法对毛主席视察南泥湾时的那份喜悦感同身受,但我们或多或少记得曾经遇到过低谷,遇到过绝望,然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出来时,那份满足,那份意外,那份惊喜,是多么的刻骨铭心。
因为有120师三五九旅的表率,轰轰烈烈的农业大生产运动在学校和机关也开始进行了,就连毛主席和中央各部门负责人都开始带头开荒生产,然后将收获尽数交公粮。
当时,在杨家岭窑洞对面的山沟里,毛主席也自己开垦了一块形状酷似长方形的土地,而且还兴致冲冲的种上了蔬菜,处理完繁忙的公务后,便跑去浇水、松土、拔草。心情舒畅,怡然自得。
当时要是有人将这个画面拍下来,不知道是一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无比动容的画面。
二、
经过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业大生产运动后,陕甘宁边区就真的如毛主席说的那样,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实现了。
据资料显示,1941年和1942年,短短的两年之间,军队和机关学校所需要的大部分粮食,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奋斗获得的。
忽然想起小学的时候,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一大块地,老师把它分成给每一个班,每个班在自己的地里种些菜,等蔬菜成熟后就卖给学校,把这些钱当做班费。
那时候没有手机,也不知道网络,甚至连课外书都基本没有,但过得很充实,因为课余时间要去给菜园浇水,除虫,松土,拔草,忙得满头大汗,却兴高采烈。
后来,讲起这段艰苦奋斗的经历,毛主席自豪的评价道:“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而中央文献研究室所著的《毛泽东传》说起这段历史,给出了这样的客观评价:
它不仅支持了艰苦的抗战,而且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干部,这是不能拿数字来计算的无价之宝。
当然,军队和学校等机关的粮食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解决,毛主席也毫不吝啬的要求边区政府要全力支持农民发展。
对此,毛主席的理由相当的朴实且简单:只有农民富裕起来,抗战才能胜利。于是,毛主席下达了指示:第一,优待移民、难民,鼓励他们开荒生产。第二,减租减息,第三,倡导劳动竞赛,表彰劳动模范。
为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也为了让老百姓凭借自己的双手早日脱离食不果腹的贫困境地,陕甘宁边区政府可谓是用心良苦。
而结果也令人欣喜,真正获得了巨大的收获后,老百姓们对陕甘宁边区政府也越来越信任了,逐步实现了军民的鱼水之情。
而实现了农业大生产后,精兵简政也紧随其后。
三、
起先,当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后,还一并提出了五项具体的实行方法,可谓是用心良苦,竭尽全力。
但并没有得到预期的肯定。很多人就非常担心,实行了精兵简政后,万一遭到敌军的进攻时,便没有了足够的力量来对抗,那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蒋介石还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严酷的经济封锁,此时实行精兵简政,简直不合时宜。
但是,当毛主席第一次看到李鼎铭的提议后就非常感兴趣,于是不仅把重要内容抄到本子上,还在觉得重要的地方进行了批注“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但是,一项提案纵使再怎么好,也是要经过多方谈论,几番商议,各种权衡利弊后,才可以进行实施的,更何况,此时的精兵简政还存在很多的争议,甚至很多人都不看好它,觉得在被日军和国民党军夹击的危急时刻,实行精兵简政,实在是一种冒险。
于是,为了说服大家,毛主席是这样说的:
“敌后的严重的必然趋势就是缩小。敌后变化是突然的,在事变后再干就被动,故要主动和定出办法”。
“在目前,战争的机构和战争的情况之间已经发生了矛盾,我们必须克服这个矛盾。敌人的方针是扩大我们这个矛盾,这就是他的‘三光’政策。
假若我们还要维持庞大的机构,那就会正中敌人的奸计。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使兵精政简,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使我们的战争的机构适合战争的情况,我们就将显得越发有力量,我们就不会被敌人战胜,而要最后地战胜敌人……“
毛主席说得这么有道理,哪怕作为一个反对者也很难不心动,毕竟,毛主席已经结合实际做了具体分析,而且作为一个出色的战略家,毛主席对战争局势的预测基本没有出错过,所以,这一次,毛主席主张推行精兵简政的远大战略眼光又被大家一致同意了。
为了推动精兵简政的有效执行,毛主席多次给华北、华中的抗日根据地发去电报,目的是要求他们下定决心实行精兵简政,继而还把最坏的结果摆出来:不实行精兵简政就会“弄到民困军愁,便有坐毙危险”。
后来,在毛主席和中央各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在不断的试验、推广、完善后,经过了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执行后,陕甘宁先后进行了三次精兵简政,而且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真正实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五大目标。
就像毛主席常喜欢说的那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42年底,经历了整整两年的不懈努力后,陕甘宁边区终于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蒋介石处心积虑的经济封锁,又被红军打破了。
结语:
虽然发展农业运动和实现精兵简政非常的厉害,对我国的贡献也非常大,但说实话,令我触动最大的是毛主席对于那位对他出言不逊的农民的态度。
面对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因为征粮而对毛主席出言不逊,作为一个主席,采用的不是不屑一顾,高高在上,对那位农民采取藐视的态度,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
当然,毛主席自始至终都有这样的资本和实力。
而且这也是最简单的应对方法,可毛主席偏偏就选择了最难的一种选择:深刻反思,加以精进。
这是令我最佩服的一点,而也正是毛主席采取了这样令人无比崇敬的态度,所以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才得以摸索出了非常厉害的两大招:农业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
这大概也是毛主席为后代种下的福田吧!
参考文献:
中央文献研究室所著《毛泽东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