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保险》普惠促进城乡融合篇以金融活水浇灌城乡热土

新黄河 2024-09-13 12:21:25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蓝图,锚定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加大民生保障支持力度作出重大部署。

作为先进的风险管理和金融规划工具,保险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中国保险行业始终坚守保障本源,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使命,为人民美好幸福生活贡献力量。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1万亿元,同比增长9.1%。赔款与给付支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

由央视网出品的《大国保险》普惠促进城乡融合篇暨中邮保险专题纪录片,聚焦中国保险业璀璨星河中最具特点的明星——中邮保险。以其“前世今生”为线索,娓娓道来我国邮政系统办理保险的历史,为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厘清发展脉络。全景呈现中邮保险在推进普惠保险服务、深化邮政与保险的协同发展以及加强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效。

百年渊源:农村保险市场的先行者

德山,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小企业有上千家。罗攀作为中国邮政德山区分公司的员工,他的日常就是穿梭于这上千家企业间,将邮政的相关业务和服务推荐给企业。而说到保险,他总会首推中邮保险。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从国有、民营、外资到合资,已有超过100家保险公司在这片土地耕耘。在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进程中,中邮保险与其它险企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自成立伊始,它就率先将目光投向广大农村和基层地区,为守护更多人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这份初心,要从邮政与保险在我国的渊源讲起。

1930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准备开展人寿保险业务。1935年12月,已更名的邮政储金汇业局上海本局正式成立保险处,以安定民生、保障劳工家庭生计为主旨的简易寿险应时而生。这段历史虽然只维持了12年,但却是邮政与保险在中华大地上的第一次全面尝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各地迅速建立起新的邮政机构,组成了四通八达的邮政网络,中国人民的邮政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险业也开始复苏。1984年12月25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第一套以保险为主题的邮票——《中国保险》,人们更多称它为“保险之花”,这是邮政与保险的再次“牵手”。

1987年,中国邮政携数万多个网点,正式进入代理销售保险的赛道,将先进的金融工具带入到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国邮政的加入,推动了中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老百姓开始慢慢接受保险、使用保险、也受益于保险。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保险业迎来了快速发展。2006年,来自全国各地邮政储汇局代理保险业务的负责人齐聚一堂,闭门研讨组建邮政自己的保险公司。筹备之初,中邮保险引入了具有百年历史的瑞士再保险公司的专业团队协助开展工作,但效果却并不理想。为了让瑞士再保险团队更好地认识这个即将新生的保险公司,认识他们背后如同根系般遍布城乡的基层网络,中国邮政与瑞士再保险公司成立了联合调研组,分别奔赴江西、四川、陕西、湖北等十多个省开始调研。而之所以选择这些区域,是因为这些地区都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能够更好反映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

最终,经过缜密的调研和紧锣密鼓的筹备,2009年9月9日,中国邮政集团在北京举办旗下全资子公司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并以向三位刚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农民工赠送专属保险的方式,向世人宣告了它的成立。这一天,中邮保险携着烟火气浓浓的“福、禄、寿、喜”四款系列产品,亮相中国保险业。

扎根基层:特色化发展的探路人

从成立伊始,中邮保险便肩负起“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责任定位。面对城乡保险市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中邮保险以小额保险为切入点,着力打造普通老百姓“看得懂、买得起、用得着”的产品体系。

依托中国邮政旗下邮政企业和邮储银行庞大的网络体系以及客户基础,中邮保险将国际邮政开展保险业的经验与本土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邮政底色和特色的“自营+代管”发展模式。这种做法既最大程度复用了邮政网络优势和管理体系,又极大地降低了邮政办保险的运营成本,使其有更多的空间让利于民,更好体现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中邮保险的特色模式,得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充分认可。2011年7月28日,经过近半年的深度调研,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监管 防范风险 促进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健康规范发展的通知》,即业内俗称的“1125号文件”。文件充分肯定了中邮保险的特色模式,还鼓励中邮保险继续深耕基层市场,深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

除了来自监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外,中邮保险“自营+代管”的创新模式,同样获得了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的广泛认同。面对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彼时的中邮保险仅以上百人的理赔团队,却将小额理赔五日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中邮保险还建立起突发事件预先赔付机制。在雅安地震中,芦山县“中邮保险理赔服务点”成为保险行业第一个在灾区设立的理赔服务点。

2014年,中邮保险的保费规模从成立时的0.05亿元增长到220亿元,资产规模也由5亿元增长到663亿元,这时的中邮保险成立刚满5年。随着业务发展的突飞猛进,如何进一步做强做优,成为摆在中邮保险面前的不易抉择。

保险业务的发展,必须匹配与之对应的偿付能力,随着业务转型的量质齐升,仅依靠邮政集团增资和内源性资本金补充方式,已无法满足中邮保险的发展需要。如何顺应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继续保持做强做优的良好势头,成为中邮保险必须翻越的关口。

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6月2日,中邮保险“引战”工作正式启动。2022年1月6日,中国全面放开金融市场后的首笔大额投资,更是寿险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增资扩股引战项目,在中邮保险落地开花。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以120.3亿元战略入股中邮保险,持股比例24.99%。

首个将代理人制引入中国的保险公司与中国开创“自营+代管”创新发展模式的保险公司。一个面向高端客户群体,一个则服务普通大众人群。这些看似没有交集的标签,却在此时成为了彼此友好的互补。

友邦的进入给中邮保险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要彻底解决做强做优的问题,更加积极开放地拥抱市场,就成了不二法门。此时的中邮保险,已经运转了十多年的时间,从体制、机制到覆盖城乡的业务体系,改革创新的艰难,无异于一场自我革命。

阻力是难免的,但是改革是必须的。在公司管理层的带领下,中邮保险坚持改革“无禁区”,敢于突进“深水区”,全方位推进改革,用改革推出一条中邮保险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牢记使命:普惠金融的践行者

十几年来,中邮保险业务发展主要依托于强大的邮银渠道,但如何将这一优质渠道精耕细作到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不破不立,中邮保险直面问题所在,在邮银主渠道,积极探索专职讲师、兼职讲师、保险规划师三支队伍的建设。主动走出自身的舒适区,积极探索发展银保外拓、团险、中介、新个险等。

区别于同业,中邮保险的规划师最大特点是不直接销售产品,绩效的评定标准不与签单量、保费业绩直接简单挂钩,而是通过服务网点的质量来进行综合评定。这一制度,既能有效解决产品销售中,仅为了签单而衍生出的不良行为,又补齐了“自营+代管”模式中,终端市场不够精细化服务的问题。

通过保险规划师向用户提供更完备的投保服务,惠民与创新开始在中邮保险的版图结出累累硕果。自2022年7月组建以来,中邮保险的规划师团队迅速壮大,从最初的92人,增长到2024年8月的3543人。两年时间,对全国邮银网点整体覆盖率已达到59%。

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近年来,中邮保险积极投身普惠保险,将每一款保险产品的构建,都充分从被保人的视角去审视,上线普惠保险产品30多款。中邮保险发生的改变,在某种意义上也折射出中国保险业的改变与成长。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邮保险积极响应中央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意高远、谋划未来”,明确提出了加快打造一流险企的战略目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全面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能力建设、全面推进价值创造、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确立了以“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为企业使命,以“邮保相伴 愿爱无忧”为品牌主张的企业文化体系。

2023年,中邮保险营业收入、保费规模首次同步登上千亿平台,新业务价值连续两年保持行业第五;今年上半年,保费收入、新业务价值在2023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均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这一系列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无不印证着中邮保险正在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坚韧不拔的底气行走在加快迈向一流险企的大道上。

在这片热忱的土地上,从邮政储金汇业局经营简易保险业务开始,邮政与保险的携手已接近一个世纪。中邮保险始终保持着邮政绿的底色,强化产品的普惠功用,回归保险姓保的本源,助力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中国保险业的璀璨星河中,中邮保险是最具特点的一颗星。在奔向一流险企的大路上,中邮保险正努力成为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坚强力量,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成就和贡献!

来源:央视网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