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广人稀的苏联为何大搞计划生育?1955年2月2日中国提出节制生育

萨沙讲史堂 2024-02-01 23:46:0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地广人稀的苏联为何大搞计划生育?后世俄罗斯又为何反其道而行?1955年2月2日:中国卫生部提出适当节制生育。

并不是只有中国搞过计划生育,老大哥苏联也曾经通过计划控制生育数量。

不过,苏联不是减少生育数量,反而想方设法的鼓励生育。

苏联的领土面积很大,高达22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北美洲的面积。

国家这么大,苏联的人口却并不算多。二战爆发前1939年,苏联人口约1.6亿。

1.6亿人口在欧洲是很牛逼的存在,就苏联的面积来说并不算多。

二战德国面积仅有69万平方公里,人口有7000万;55万平方公里的法国,人口有4000多万;34万平方公里的英国也有5000万人口。

只是人口较少的欧洲,放在世界范围就不同了。

900多万平方公里的美国,人口有1.3亿;38万平方公里的日本,则有7000多万人口。

对于苏联来说,工农业向来落后于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就是该国最重要的资源。

历史上,苏联、沙俄遭遇过多次大规模入侵,每次都是连战连败,最后则是依靠地广人多,硬是拖垮了敌人。

以二战为例,苏德战争中,德军损失1180万人,其中死亡及失踪380万、伤病约700万。

苏军损失则远远大于德军,总数高达2960万,死亡及失踪915万、伤病1832万。

可见,苏军的伤亡几乎是德军的三倍,硬是拼人口的消耗,才获得最后的胜利。

以往苏联是个农业社会,城市人口稀少。由于现实和宗教因素,苏联建立前的俄国人根本不会限制生育。乡下妇女不避孕,也没有避孕的手段,都是连续生育到绝经为止。

小说《复活》女主角玛丝洛娃的母亲,是一个风骚的未婚女农奴,不断和不同的男人同居,每年都要生育一个孩子。因为养育孩子影响干活,这个女农奴生下孩子以后选择不喂奶,让孩子活活饿死。这就是俄国女人避孕的手段了,相当的残忍。

即便如此,俄国乡下妇女一生通常生育七八个孩子。可惜沙俄相当落后,医疗水平差,导致儿童夭折率很高。而妇女持续生孩子,也很容易难产或者产后感染而死,导致生育中断。

所以,虽然妇女大量生育,俄罗斯的人口增长率很慢。

苏联成立的20年代,很强调男女平等。

苏联认为生育权应该是女人的一项权力,不能强行干涉。所以,苏联必须给予妇女合法权力,也就是选择是否生育的权力,允许妇女选择堕胎。在之前,由于东正教的存在,妇女堕胎是不被接受的,只有极少数医院敢于做这种手术。于是,苏联出台法律允许妇女堕胎,还改革了《婚姻法》,加大了对妇女的保护。

有意思的是,随后出现了让苏联领导人预料不到的事情。

1926年,苏联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离婚率为世界第一。苏联每7起婚姻中就有1起离婚,是德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英国的十倍。

更夸张的是,苏联堕胎率也极高。

1926年,苏联的两个主要城市莫斯科与列宁格勒,人口占全国的3.5%,堕胎数占全国的39%。国家允许合法堕胎后,一夜之间,这两个城市的堕胎数量翻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是在苏联的历史上,妇女承受的苦难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

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沙俄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男性社会,男人掌握一切权力,妇女只是附属品。

然而,沙俄却又同欧洲发达国家不同。在西欧很多国家,妇女的地位较高,尤其不需要从事繁重的劳动,多在家做做家务,照顾孩子,男人则负责主要的生产和生活工作。在西欧的乡下,妇女基本是不下地劳动的。

沙俄则完全不同。

苏联历代领导人,只要是生活在乡下的,都有一个健壮、勤劳的母亲。

戈尔巴乔夫的母亲玛利亚·潘捷耶列夫·戈尔巴乔娃,辛苦劳作了一辈子。苏德战争时期,戈尔巴乔夫的父亲去参军,生死未卜,母亲一个人干农活还要照顾孩子,独立支撑起了家庭。

以农村为例,至少有47%的沙俄妇女在从事和男人一样的农活。为什么会有如此情况?

除了沙俄的乡下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技术低下以外,沙俄男人嗜酒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国家每年因为酒精中毒死亡的男人就有几十万,失去劳动力的就更多。

在沙俄任何一个村子,女人的数量都高于男人,老太更是大大多于老头的数量。

家里男人沉溺于酒精,妇女也就只能出来工作。

那么,对于苏联妇女来说,生活的压力过于沉重。既然婚姻和大量生育孩子,只是让妇女在艰苦劳作中早一点进坟墓,又何必苦苦维持。

以往由于东正教的原因,妇女想要离婚和堕胎都有很大的难度,现在国家既然立法支持,自然就赶快离婚、赶快堕胎。

这两件事,都大大影响了苏联人口增长。

时间到了四五十年代,苏联建立以后出生的那代人到了婚育年龄,这类情况就越多。

这些苏联女人接受了新的教育,不再愿意成为男人的附属品,也不愿意成为生育机器。

尤其重要的是,苏联妇女不再需要男人养活,二战前城市妇女就业率已经高达百分之七十几。

苏联妇女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苏军中也有80万女兵。于是,苏联人口增长越来越慢。

一来法律规定苏联妇女可以合法堕胎和离婚,二来苏联老百姓的教育水平有很大提高,建国后已经二三十年,年青一代至少也受过中学教育,大学生也不少。受过一定教育又有法律保护的女性,一般不会愿意生育大量的孩子。

这样一来,生育率低下成为苏联历代领导人最头疼的问题。

以50年代为例,每个苏联妇女在整个生育年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数为2.6。

也就是说,苏联妇女一般只生育2到3个孩子。

到了1990年苏联解体之前,数字更是降到了1.9,妇女只愿意生育1到2个孩子。

相比起来,50年代的中国,这个数字高达五点几。

生育率降低最直接的后果是,苏联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在1980年,苏联总人口为2.61亿,到了1990年则降低到2.53亿。整整10年时间,人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到苏联解体的1991年,人口又减少了2.29亿。

为此,苏联历任政府都各显神通,想方设法的鼓励生育。

二战前后,由于战争需要人口,斯大林不惜代价鼓励生育,甚至废除了合法堕胎的法律。

斯大林的政府规定,妇女不得随便堕胎,除非有重大的原因,如身体虚弱或者生病不能生育,或者家庭情况太差,实在不能生育。

这个时期,私下做堕胎手术的医生被认定为涉嫌故意杀人,要被送到西伯利亚劳改2年。

同时,斯大林政府进行各种鼓励生育政策:生育7胎以上的“英雄母亲”五年内每年按每孩可领两千卢布奖金,生育11胎以上的“英雄母亲”每孩可领五千卢布奖金。

这些奖金可不是小数字,虽然算不上巨款,也相当不少了。

可惜,这些政策的效果都不明显,苏联的人口增长率没有明显提高。

赫鲁晓夫时代比较宽容,政府允许苏联妇女合法堕胎,不再强调一定要有重大理由。赫鲁晓夫政府的政策主要是利诱,比如生育多的家庭可以拥有较多的补贴,分配较大的住房,政府承担大部分养育孩子的经费。

可惜,当时苏联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大学中的女性比男人还多,没有多少女人还愿意去做生育机器。

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权即便可以阻止妇女堕胎,但总没有办法帮助妇女怀孕吧。

所以,苏联的出生率一直都很低下。

到了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就更严重。

在90年代,俄罗斯遭遇经济危机,退休老人拿不到足额养老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妇女更不愿意生育。2000年,俄罗斯妇女平均生育1.2个孩子,创造了历史纪录。

夸张的是,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好转,出生孩子数量并没有增高。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也不过是1.3而已。

俄罗斯妇女为什么不愿意生育?

以萨沙在俄罗斯看到的东西,说说我的观点:

第一,受教育程度高。

现在俄罗斯女人受教育程度都很高,女大学生司空见惯。

在25到64岁的俄罗斯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高达54%,而俄罗斯的高校学生中女生占比达到了57%。

换句话说,俄罗斯老百姓的学历较高,而女性的学历水平还高于男性。

在这个世界上,没听说过受教育程度高的妇女,还拼命生孩子的。

第二,妇女地位比较高。

俄罗斯妇女不是阿拉伯妇女,她们社会地位比较高,就业率也较高。

2019年俄罗斯女性就业率为70.9%,相比男性的72.2%稍低,却也相当了不起。

作为一个福利较好的国家,俄罗斯人不用太考虑医疗、教育和养老的支出,生活压力较轻。现在又有七成妇女在外工作,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是相当独立的。

这种情况下,她们不愿意成为生育机器,要实现自己的事业和人生意义。

第三,俄罗斯人大多没有传宗接代的观念。

除了少数富豪、官僚以外,俄罗斯人基本没有传宗接代观念。

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帝赐予的,不是父母赐予的。人活着是享受上帝的恩惠,死了以后就回到上帝身边,即便是沙皇或者总统都是如此。

因为这种思想,俄罗斯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有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更没有一定要生男孩的思想。

大家注意,新沙皇普京可以说是权倾一时,只手遮天,他也只有卡佳和玛莎两个女儿。

第四,俄罗斯男人比较挫。

俄罗斯的女人很好,但男人比较挫。

上面也说了,俄罗斯有很多酒鬼,完全不喝酒的俄罗斯男人比较少。

这些酒鬼基本上只能祸害家庭,对妻子和孩子没有任何帮助。

除了酒鬼以外,很多俄罗斯男人比较懒惰,有不少人游手好闲吃软饭,让女人来养活。

这就导致了,一些俄罗斯女人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或者找到一个不太合适的男人又选择离婚。在这种情况下,妇女不愿意生育,不愿意害了孩子。

第五,躺平思想很严重。

俄罗斯人的躺平思想,可是几十年前就存在了。

无论男女都有一批人,只希望轻松地过完人生,可以规避超量工作的艰辛、家庭的矛盾、破裂的婚姻。

一些俄罗斯男人嗜酒以后就完全不工作,整天吃社会福利,最终某一天醉酒而死。

而这些男人多半还有家暴之类的问题,女人苦不堪言。

不少俄罗斯女人看到母亲、姨妈、姑妈等婚姻和人生的悲剧,也选择躺平生活,根本就不结婚,也不生育。

有种说法是,目前俄罗斯人口增长率为-0.44%,也就是倒退了。这点可怜的增长率,竟然主要还是少数民族贡献的,如穆斯林妇女。自1989年以来,俄罗斯的穆斯林人口增加了40%,达到了约2500万,接近总人口的20%。

很多俄罗斯学者忧心忡忡,认为若干年后俄罗斯族因为不生育,会沦为少数民族,俄罗斯也会变为穆斯林国家。

最后说几句中国的人口问题。

目前即便粉红们也承认中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此重大的结构问题,短短几年内是难以好转。

在这种经济情况下,老百姓选择不生育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大家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西方学者认为,即便中国经济在5到10年后重新恢复生机,又出现高增长的水平,中国人仍然不会愿意大量生育,人口仍然会急剧减少。

联合国曾做出预测:205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不足11亿,甚至可能会跌破10亿。

个人认为,这也未必是什么坏事,具体就不多说了。

至于经常有人说什么人口红利,萨沙极其厌恶听到这种说法。

试问,人口红利对谁是红利?

很多人说,将人口红利等同于廉价劳动力是不对的。

试问,中国的高知高技术人才又有多少?

即便同老外一样的高知岗位,中国人的薪资又是多少?

以萨沙这样打工人来说,我的工作表面上薪资不错,实际上每月加班高达70到80个小时,同部门还有超过100甚至120个小时的人。

换句话说,我每个月比西方人多工作10天左右,后者只工作20天。

即便如此,做同样的工作,我的薪资是西方同样岗位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叠加上面提到的加班因素,连四分之一都不到。

高科技公司尚且如此,试问廉价劳动力又是如何?

这种人口红利是谁的红利?反正不是对老百姓的红利。

写到这里,萨沙想到了当年朝鲜和韩国合作搞得,开城工业园区。也就是朝鲜出工人,韩国出技术、资金和机器,一起开工作。后来出现政治问题,朝鲜关闭了开城工业园区。有趣的是,韩国企业家集体跑到青瓦台去大闹,要求政府向朝鲜服软,恢复开城工业园区。

大家知道为什么嘛?一个韩国企业家的话最直白:韩国工人每个月要给1万多块工资(人民币),朝鲜工人每个月给几百块工资。这种天大的好事,你让我们做生意的到哪里找去?

此时,萨沙又莫名其妙想到好友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发出来给大家看看:

朝鲜妇女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她们具备妇女所有的美德。可是在贫穷的国家里,妇女们却遭受着更大的苦难。

1997年以后的三年里,朝鲜因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原因,经济处于频临崩溃的边缘。这段困难时期,朝鲜官方称之为“苦难的行军”。最严重的是缺乏粮食,没有市场经济,吃供应粮食的城市居民,居然几个月都领不到供应粮。朝鲜官方封锁一切真实的消息,无从知道那三年究竟饿死了多少人。从熟悉的朝鲜人口中得知,许多地方连树皮草根都吃光了……

当时我们每天都要把大量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朝鲜。我每天都去朝鲜办公,送粮的卡车到朝鲜后,要办理一些过境手续,然后交给我们合作的朝鲜商社。朝鲜妇女是各种重体力劳动的主体。每次卸车搬运粮食的都是朝鲜妇女,而那些男人们往往都在点数、记账什么的。

朝鲜的妇女大都身材矮小,瘦弱。扛一袋面粉走路,双腿会不断地颤抖。卸一车粮食,她们往往大汗淋漓。每次卸车我都不忍心看这些妇女劳动的场面。我通过翻译了解到,其实这些妇女来做这么重的体力活,只是为了多挣点粮食,她们每天有300克的粮食的定量,如果来干活就可以挣到500克的粮食。

按照我们现在每天所摄入的食物,300克大概也足够了,可朝鲜不同,他们副食匮乏,整年都吃不到肉,在太阳节,也就是领袖金日成生日的时候才供应两块豆腐。肚子里没一点油水,因此他们的饭量都很大。当兵的定量最高,每天600克,也是照样不够吃。那些年,见到的所有的朝鲜人,大都黑瘦。

于是,我每次运送粮食的时候,都要带上几箱面包和饼干之类,卸车的时候,先发给这些妇女,让她们吃饱了再干活。可发给她们的时候,她们都不吃,把面包放到衣服里,带回家给孩子吃。可恶的是那些当官的等我们走后,经常搜查她们,面包统统收上去供他们享用和支配。

我知道了以后,非常愤慨。因为这些商社的头头都很富有,我们和他们做生意,都送给他们很多礼品,而且每单生意都有回扣,用美元支付。即使这样,他们却连妇女们的一点面包都不放过。下次过去时我只好多带食品,先给头头几箱,然后给妇女们分发,关照她们先吃下去,干完活以后再发给带给孩子的。因为我曾经挨过饿,我知道挨饿的滋味,虽然每次要多花上几百元钱,但觉得心里能好受一些。

朝鲜的劳动妇女在外面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回家还要最全部的家务。在朝鲜,谁家的男人如果做了诸如洗衣服这样的家务活,那是会被人笑话的。男人回家以后什么都不做。女人背着孩子要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饭好了以后,要服侍男人和孩子先吃,自己往往就在灶房里吃几口。千百年来的传统使得这些朝鲜妇女任劳任怨,从来不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每天就这样辛辛苦苦的劳作着。

张爱玲: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自卑,那么不生(他),也是一种善良。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69
评论列表
  • 2024-02-14 22:02

    从春节期间中国各大景区人流量爆满来看,人口还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