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前队长孙晋芳,隐瞒血癌为国征战,曾经与郎平发生冲突

郭宝宝文学社 2024-10-13 07:08:13

谁能想到,曾经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如今正悄无声息地打着一场孤独的战役。

65岁,本该是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可对于这位拥有正厅级待遇的体育界前辈来说,每一天都像是在球场上的决胜局 —— 只不过这次,她的对手是无声无息的白血病。

"怎么又加班啊?"同事们经常这样问她。孙晋芳总是笑着摆摆手:"工作没做完嘛,这不是很正常。"没人知道,她常常是在和病魔抗争后,才能继续坚持工作。

可不知为什么,她就是不愿意和任何人提起自己的病情,仿佛说出来就输了一样。

这哪是什么工作狂啊,这分明是在用工作掩饰自己的病痛。白天上班时笑容依旧,晚上回家却要独自承受着化疗带来的痛苦。

这个倔强的老将军,就这样瞒着所有人,在无声的战场上单枪匹马地作战。

直到有一天,医院看不下去了,把她的情况告诉了家人。"您这样下去不行啊!"家人心疼地说。可孙晋芳还是那副倔强的样子:"我这不是还能坚持嘛。

在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她依然保持着当年在球场上的作风 —— 不抱怨、不退缩、永不言败。那个曾经在世界赛场上带领中国女排走向辉煌的队长,如今正用同样的精神面对着生命中最艰难的战役。

这一次,没有队友的配合,没有观众的欢呼,有的只是一个老运动员不服输的倔强。但或许在她心中,这场仗和当年为国征战没什么两样 —— 既然选择了战斗,就要战斗到底。

你说,这是不是比当年在球场上更需要勇气的较量?

说起孙晋芳的排球生涯,还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

谁能想到,这位后来被誉为"世界最佳二传手"的排球健将,最初接触排球竟然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要不是在一次运动会上被苏州业余体校的教练看中,这个瘦弱的小姑娘可能这辈子都和排球无缘。

"好苗子啊!"当时那位教练这样说。可说实话,年少的孙晋芳可真称不上是个"好苗子"。身体瘦弱就不说了,个子也不算高,在一群身高体壮的排球选手中,她就像是一棵"豆芽菜"。

不过,她父母倒是挺支持的,想着让女儿多运动运动,把身体养壮实点。

可谁知道,这一练不要紧,小姑娘可吃苦了。那时候练得有多苦?孙晋芳自己说:"常常感觉撑不下去,好几次都想退出。

"是啊,谁能想到这个体弱的小姑娘后来能在球场上叱咤风云?幸好有教练和父母的鼓励,她才一直坚持了下来。

有人说,孙晋芳聪明,知道自己身体条件不如别人,就选择了二传手这个位置。可这事儿还真不是这么简单。在排球场上,二传手就像是场上的"大脑",需要观察局势、调度全局。

孙晋芳天生反应敏捷,头脑灵活,这些特质让她在二传手的位置上如鱼得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1年,孙晋芳成功进入省队。五年后,21岁的她不仅进入了国家队,还一举成为了队长!要知道,在那个年代,21岁的队长可不多见。

可是,当队长哪有那么容易?有人不服气,有人觉得她太年轻。孙晋芳怎么办?她用自己的实力说话。每天观察队友的特点,了解她们的发球和传球习惯,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磨合。

渐渐地,队友们发现,这个小个子队长总能把球传到最合适的位置,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训练条件艰苦?没关系,大家一起在简易棚子里训练,在低矮的走廊里练习,一练就是七八个小时。赛场上遇到困难?孙晋芳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用她的微笑和坚定给队友们加油打气。

就这样,当年那个为了强身健体才开始打排球的"豆芽菜",成长为了一位真正的排球健将。人们常说,命运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往往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对孙晋芳来说,排球,就是命运为她打开的那扇窗。

说起孙晋芳,就不得不提她和郎平之间那段闹得沸沸扬扬的"恩怨"。

1979年的南京四国赛,成了这段故事的转折点。当时的郎平还是个刚被选入国家队没多久的"愣头青",打法特别有个性,进攻路线出其不意。

这搁在现在,大家肯定会说:"哇,这打法太有想法了!"但在当时,这可是让老队员们都有点跟不上节奏。

尤其是作为二传手的孙晋芳,她得负责调度全局,可郎平这么一个"特立独行"的主攻手,可真让她犯了难。比赛中,面对日本队的进攻,孙晋芳看出了对方的意图,赶紧提醒郎平。

结果呢?场上太吵了,郎平没听清,反而高声让孙晋芳把球打高。

这一下可好,两个人的配合直接尴尬了。孙晋芳觉得郎平太个性,有点骄傲;郎平可能觉得这个队长太爱指手画脚。

一场比赛打完,两个人都不太高兴。

这种事搁在现在,网上肯定要吵翻天了:"这是在排挤新人吧?""资历老就了不起?"可实际上,事情的真相远没有传言中那么戏剧性。

后来在教练的劝说下,孙晋芳主动找郎平道歉。两人一聊才发现,原来都是误会!赛场上那么吵,郎平根本没听清孙晋芳说什么。

这么一说开,两个人的隔阂也就消除了。

从那以后,孙晋芳开始认真研究郎平的打法特点。她发现,郎平虽然打法特别,但爆发力强,是个难得的好手。慢慢地,她开始尝试配合郎平的节奏,把球传到最适合她发挥的位置。

而郎平也在和队友们的不断磨合中,越来越融入球队。

终于在1981年,这种默契在世界女子杯排球赛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决赛中,中国队遇上了老对手日本队。比赛打到第五局,形势危急,眼看就要输了。

这一嗓子,不仅惊醒了场上的队员,更是唤醒了每个人心中的斗志。郎平的扣球更加凌厉,队友们的配合更加默契。

从此以后,孙晋芳和郎平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在后来的采访中,郎平曾说:"孙队长就像个知心大姐姐,在生活上给了我很多帮助。

"而孙晋芳也常说:"关键时刻,球就是要传给关键的人。

就这样,当年那个"宿命对决",不仅没有成为她们之间的隔阂,反而成就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

人们常说,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太短暂。1983年,一次严重的腰伤,让孙晋芳不得不选择退役。但谁说退役就是终点?对她来说,这反而成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从球场到办公室,孙晋芳的身份变了,可那股子拼劲儿一点没变。1983年,她被任命为江苏省体委副主任。要是搁别人,可能就安安稳稳地当个"领导"。

这么一想,她就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这不,她灵机一动,发明了江苏体育彩票。你别说,这主意真是绝了!既能让老百姓玩得开心,又能为体育事业筹集资金,简直是一举两得。

在她的带领下,江苏的体育事业可以说是蒸蒸日上。训练场地更新了,器材设备添置了,运动员的待遇也提高了。

这成绩,上级领导也看在眼里。2001年,孙晋芳被提拔为国家体育彩票中心主任。

从江苏到全国,她的舞台更大了,责任也更重了。但孙晋芳依然保持着当年在球场上的拼劲儿。在她的努力下,体育彩票的发行额度一次次刷新纪录。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无数体育场馆的建设,是千千万万体育爱好者的福音。

有人说,孙晋芳是从球场到办公室最成功的转型。可她自己从来不这么想,她说:"我只是换了个位置为体育事业奋斗而已。

这话说得多朴实啊!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默默奉献的人,在得知自己患上白血病后,仍然坚持着每天上班,只为了能多为体育事业做点贡献。

从运动员到管理者,从球场到办公室,孙晋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鞠躬尽瘁"。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永远的主场,但只要有一颗赤诚的心,走到哪里都能绽放光彩。

从"球不落地"到"生命不言败",孙晋芳的一生,何尝不是一部中国体育精神的缩影?

年轻时,她在简陋的训练场上,顶着江苏的烈日酷暑,一遍遍练习传球;如今,她在病房里,对抗着无声的病魔,依然保持着昔日的倔强。

时代变了,但她身上那股子永不服输的劲头,一点都没变。

"我还可以坚持。"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管是当年在球场上遇到的困难,还是如今面对的病痛,她总是这样说。

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代体育人的执着与坚守。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是什么支撑着孙晋芳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但当我们看到她即便身患重病,依然坚持工作的身影时,或许就能明白:那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得失的精神力量。

孙晋芳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员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不仅要赢得比赛,更要赢得人生。

如今的她,依然在和病魔抗争。但我们知道,不管结局如何,她已经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因为她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胜利,不是战胜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1 阅读:83

郭宝宝文学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