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综述去年夏天,湖北宜昌三峡坝区水域出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成千上万的鱼群聚集在一起,密密麻麻的身影几乎将整个水面染成了黑色。很多网友纷纷拍下这一壮观的场景,上传到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这些鱼群中,主要是鳡鱼,鲢鱼和鳙鱼三种鱼类,有的鱼个头非常大,都能接近2米长,看起来肥美无比。那么,这些鱼为什么会聚集在这里?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鳡鱼和鳙鲢宜昌三峡坝区内,成群结队的鱼在水面上跳来跳去,鱼的数量多得让人难以置信,几乎把整个水面都覆盖了。聚集的鱼群主要有三类鱼,鳡鱼,鲢鱼和鳙鱼。
先来说说鳡鱼,鳡鱼也叫横鲇,竿鱼,体型修长,嘴大,性情非常凶猛。它们生活在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喜欢在开阔的水域捕猎其他鱼类,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
它们从小就开始捕食其他鱼苗,长大后则以各种中上层鱼类为主要食物。秋冬季节它们会潜入深水处越冬,春天随着水温回升,它们又会返回江河下游和湖泊觅食。到了春夏之交,它们会洄游到上游的流水区产卵,鱼卵随水漂流发育成苗。
再来说说鲢鱼和鳙鱼。鲢鱼和鳙鱼都属于我国四大家鱼中,它们有很多相似的习性。鲢鱼,俗称白鲢,大白鱼,体色发白,头小嘴大;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体色白中带有暗色斑块,头大而宽。
它们喜欢生活在湖泊和水库的开阔深水区,特别是迎风的一侧,因为那里浮游生物较多。它们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通过大嘴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鲢主要吃浮游植物,而鳙则主要吃浮游动物。
鲢鱼和鳙鱼性情活泼,特别是鲢鱼,喜欢跳跃。它们对低氧环境很敏感,阴雨天水中的氧气少了,它们就不太吃东西了。这两种鱼的繁殖习性也很相似,春夏季节它们会洄游到上游产卵,卵子在水流中漂流发育。
鱼群聚集原因为什么这三类鱼会聚集在三峡坝区内呢?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禁渔政策的推行和这三类鱼的繁殖习性。
2021年,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长江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过去,由于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鱼类资源严重衰退,许多珍稀鱼种濒临灭绝。近几年,随着禁渔政策的落实,更多的鱼类得以繁殖和休养,其中就包括鳡鱼,鲢鱼和鳙鱼。
鳡鱼在春夏季节洄游到上游产卵,鱼卵随水漂流发育成苗;鲢鱼和鳙鱼也是在春夏季节洄游产卵,水温达到18℃以上时,它们会开始洄游。这些鱼类在繁殖季节会聚集在一起,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由于三峡大坝的存在,这些洄游的鱼类被阻挡在大坝下游,只能在这里滞留,形成了密集的鱼群。此外,适宜的水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鱼群聚集的重要原因。
随着禁渔政策的实施,长江的水质得到了改善,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增加,为鲢鱼和鳙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食物,使得这些鱼类能够更好地生长和繁殖,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鱼群。
为什么要禁渔长江禁渔政策的实施,不仅是为了保护鱼类资源,更是为了恢复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其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过去的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给长江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珍稀鱼类濒临灭绝,生态环境恶化,水质下降,整个生态系统岌岌可危。通过禁渔,可以有效遏制过度捕捞的行为,让鱼类有机会繁殖和生长,从而逐步恢复长江的生态环境。
禁渔政策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监测数据显示,长江江豚数量已经从2017年的1012头增加到了1249头,实现了历史性回升;长江刀鱼的洄游范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洞庭湖区域;长江干流,鄱阳湖和洞庭湖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也提升了两个等级。
这些数据表明,长江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恢复,鱼类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不过,这并不代表禁渔政策可以有所松懈。
就拿坝区鳡鱼和鳙鲢聚集来说,虽然坝区内的鱼群看起来规模巨大,但这并不代表整个长江水域鱼群的恢复状况。这些鱼类是为了繁殖而洄游聚集于此,等到繁殖期结束,它们又会四散到不同的水域中,继续它们的生长和捕食活动。
有鉴于此,长江的禁渔政策必须继续推行。目前长江的生态状况只是初步恢复,生态复苏还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因此只有继续巩固禁渔成果,才能确保长江生态的持续恢复和健康发展。
结尾三峡坝区鱼群出现聚集,就是长江生态环境初步恢复的良好证明。然而,眼前的成效只是一个开端,长江的生态恢复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巩固目前成果,才能真正实现长江生态的良性循环。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严格执行禁渔政策,加强水域保护,确保珍稀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唯有如此,这条流淌千年的河流才能焕发新的生机,继续滋养万物,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篇章。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