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聊唐史:李光弼病逝的影响

闻人历史 2021-12-01 10:52:47

话聊唐史:李光弼病逝的影响

前言

我们常常感叹,历史书居然能够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历史书也太单薄,承载历史,却承载不了一个人的丰功伟绩。

▲邙山之战

起因

李光弼就任河南副元帅,执掌关东军政:公元761年,经历过邙山之战以后,李光弼改任,并且全权掌管河南、江淮地区的军政。

▲江淮地区

结果

唐延解除河南副元帅职务:公元770年,李光弼病逝以后,唐延也解除了职务,导致河南地区成为藩镇势力。

▲李光弼

始末

1. 防止内讧的分权

史思明带领的部队和唐军在邙山展开激烈的战争,但是仆固怀恩并不听命兵马副元帅李光弼,两个人的内讧导致邙山之战的失败。

虽然这次的失败有一部分的责任在仆固怀恩,但是皇帝并没有责罚他,反而为了防止两个人之间的内讧,让仆固怀恩担任兵马副元帅一职,并且统帅关西地区的势力。

▲仆固怀恩

而李光弼虽然不是兵马副元帅,但是他改任为河南副元帅,并且掌管河南、荆南等地区的军队。

等到李光弼来到河南地区才发现,这里的局面非常棘手,毕竟曾经是史思明抢占的领土,而且江淮地区刚刚平复战乱,无论是军事还是百姓,都需要进行修养。

不仅如此除却江淮地区以外,浙东也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南方地区的将领也不听李光弼的指挥,而在河南打仗的将领还被叛军捕获,刚刚在江淮地区平叛乱军的将领不肯回到原先的地方……

面对种种问题,让李光弼空有一个职位,手下能够听之任之的人也很少,实权或者兵马都是需要自己拼搏出来。

▲史思明剧照(703年1月21日—761年4月22日)

2. 河南收复

面对如此局面,李光弼并没有气馁,他决定先从关东下手,凭借自己的号召力,再加上朝廷的扶持,很多桀骜不羁的将领因为害怕朝廷,纷纷撤兵回到自己的藩镇,并且表示会一直听李光弼的话。

趁着这个机会,李光弼打算对关东地区的士兵进行改编,把自己带来的部队分成一部分,把河南本地的士兵分成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平定叛乱的功臣手下带领的部队。

▲关东地区

于是三个部队就诞生了,李光弼又根据部队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任务,河南本地的士兵战斗力比较低,所以又混编进入战斗力强悍的李光弼队伍中,而平定叛乱的将军田神功他可是安史之乱的降兵出身,战斗力也是数一数二的。

不仅如此,面对叛军的战术,田神功也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在混编改造之后,李光弼就带着这些加强的部队北上,直接去对抗河南、河北部分地区的叛军。

在李光弼的带领下,士兵们也是充满了雄心壮志,于是他们对上浙东的袁盎起义的时候,穷追猛打,打的袁盎节节败退,最后成功的生擒了袁盎。浙东地区的袁盎起义很快就被李光弼平定,随后李光弼开始对浙东地区的士兵进行整编。

在李光弼的带领下,曾经混乱不堪的关东地区已经逐渐好转。

▲袁盎

3. 皇帝的猜忌

新皇帝即位以后,眼看着各方势力的崛起,偏偏他们还是平定叛军的功臣,不能轻易讨伐,更不能轻易剥削,但是如果放任他们的生长,难保不会皇位被夺。

但是唐代宗刚刚即位,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决定从来瑱下手,于是让宦官会朝中大臣一起诬陷来瑱,最终将其杀害。

▲唐代宗

唐代宗的做法让各方势力全部看在眼里,瞬间明白皇帝的意思,也知道皇帝这是忌惮他们,而之前的兵马副元帅仆固怀恩也决定反叛,于是提心吊胆的生活,还不如自己反叛。

而这个时候吐蕃也趁机进攻唐朝,导致唐代宗匆忙逃离,这一路上纷纷向各地藩镇的力量求救,但唐代宗之前做的事太过寒心,所以一路上没有人帮助唐代宗。

这个时候的唐代宗把希望放在了李光弼身上,他觉得李光弼应该会来救他的,但是李光弼想到之前的来瑱,也很担心自己的安危,所以李光弼选择了按兵不动。

但是李光弼保住了性命,可他也失去了威信,因为大家听从李光弼的原因是因为李光弼不仅仅是忠臣,还是朝廷的重臣,结果不去救唐代宗就相当于这个形象倒塌,所以关东地区的藩镇不再听李光弼的话。

而李光弼也很内疚,在公元764年的秋天,李光弼死在自责当中。

▲唐朝904年藩镇形势图

小结

李光弼曾经是唐代的顶梁柱,但是随着他的离世,唐朝对于河南地区的支配权不在,从而导致割据时代的发生

【参考资料】

1.《旧唐书 李光弼传》

2.《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一十七》

8 阅读:4143
评论列表
  • 2021-12-02 13:58

    文笔差也就算了,配的啥图啊?

  • 2021-12-02 14:00

    这个文章服了[点赞],胡扯八道加配图

  • 2021-12-02 13:37

    写的啥东西!配的啥图!

  • 2021-12-03 08:31

    地理科牛逼啊

  • 2021-12-03 20:17

    牛B小遍。关东地区配个东北地图。

  • 2021-12-11 09:49

    论战功和能力,李光弼强于郭子仪。郭子仪对唐朝更忠诚,多次受冤枉受陷害受猜疑,仍始终如一地为唐朝效力,受封的官爵也远大于李光弼,后世评论也更高。李光弼也忠于于唐朝,但防备之心很强,从不孤身入长安。安史之乱后,朝庭和藩镇走进了悖论死循环,毫无防备之心的藩镇大将往往被整死,朝庭越信任的造反越快。最后演变成藩镇朝庭互相防备,皇帝无人可用,只能依靠宦官。

  • 2021-12-02 16:15

    唐朝的事,小编来了个明清的官职[笑着哭]这是穿越了?

闻人历史

简介:漫谈古今史,一览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