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前主任编辑马立诚: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日本不必道歉

乐荷聊社会 2023-08-11 15:09:04

《对日关系新思维》是人民日报前主编马新诚于2002年发表的一篇讨论中国与日本外交新形势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马立诚没有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反而站在日本的角度给其辩护,造成了大量的重要事实空白。

一代高知学者,本应在各个方面认清日本侵华时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可他却在如此重要的岗位上公然发表对日平反的言论,这不禁令人匪夷所思。

马立诚是何许人也?他的哪些经历造成了他错误的认知?

从高知学者沦落为日本的提线木偶

马立诚,于1946年出生在的南京,他从小成绩优异,聪颖灵巧,腹有诗书,写的文章一直角度独特,别有一番见解,受到文科老师的青睐。

1977年高考恢复后,他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汉大学历史系,在武大学习氛围的熏陶下,马立诚时常在图书馆读书,平日里闲暇时间他就用来练习写作,久而久之,他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与其他人不同。

大学毕业后,马立诚被中国青年报社录用,在此期间,马立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在青年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过后,他受到人民日报的关注,几年后,马立诚就被调到了人民日报的总部当编辑,一路干到了评论部主任。

在任职期间,他编写了著作《交锋三十年》,此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无数闪光灯聚焦于他,他成了当时最受瞩目的中国历史学家。

转折点也由此到来,由于马立诚学术水平高,人民日报社将去日本进行文化交流的名额给了他。可在日本短短几年时间,马立诚的思想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回国后开始宣称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大肆宣扬中日友好,亲日言论。

在几场座谈会上他话里话外透露着“国民要忘记历史,直视未来”的思想。

如此荒谬的言论一经发出立刻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抵制,处在意见领袖位置的马立诚在日本经历了什么让他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这还要从当时日本的文化背景说起。

马立诚于2002年访日,这一年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意义非常,然而同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荒唐的举动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其实类似的问题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日本文化环境中时有发生,就历史教科书而言,日本就篡改了7次。

也就在同一时间点,日本突然流传出一种“谢罪疲劳论”的思想,这个思想的核心是

“日本已经对中国要求自己道歉感到厌烦了,因为他们认为,不论日本怎么道歉中国都不会满意,每次一有外交变动中国都会拿日本的历史问题来要求日本,在此情境下,日本也就不再想为曾经犯下的而罪行道歉了。”

马立诚就是被这种言论洗脑的,在访日期间,他写下了《对日关系新思维》,在这篇文章中,马立诚没有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反而为日本提供了辩护,他的核心观点是中国不必再为以前的事情来要求一个岛国,需要有着向着未来看的态度来和平外交。

马立诚还宣称,钓鱼岛既然在历史上已经属于日本,那么钓鱼岛不再是中国的了。

在《脱离反日》文章中,他还为卖国贼汪精卫平反。

时隔半年,马立诚又发表了《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文章,他根据所谓的“史料”,认为在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候,南京只有20万人,但是在大屠杀之后,南京的人口反而增加到了25万,他由此认定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是不存在的,是中国向日本施压的一大利器。

然而真实的史料是,在淞沪会战失利后,日军开始向国民政府南京推进,即使有一部分群众在战前逃亡江北,但是还有几十万的百姓没能撤退留在南京,加上南京城中的士兵总计有50万余人,根本不是所谓的20万人!

扭曲事实,歪曲历史,马立诚在访日期间被日本右翼的“谢罪疲脑论”洗脑,自此认为对日本多起屠杀事件不成立,中国与日本外交时不应该要求日方认清历史事实。

这是极其荒谬的,是不可被原谅的。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马立诚与日本的“辟外交易”

马立诚最终被人民日报辞退,逃窜至香港。

在香港,马立诚依然发表不当言论,但是他这种行为马上遭到了香港大学生的抵制,一些大学生拦在他下班的路上将他殴打一顿。见此情况,马立诚觉得香港待不下去,便又悻悻跑回日本,开始当他的“日本公知”。

东京大学聘请他为研究员,随后北海道大学又特聘他为教授。

刚到日本的马立诚可谓风光无限,但过了几年后,日本开始认识到,马立诚不能向中国民众输出“亲日言论”,养他毫无用处,便将其辞退回香港,马立诚又只能过着“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日子了。

有意思的是,在2021年日本公布的“国际交流基金会”的业务报告中显示,马立诚每个月被日本无偿资助两万元。

也许事情到这一切都明了了,为了金钱利益,马立诚选择了精日,选择了对外输出亲日言论。日本从来没有放弃从意识形态上腐蚀中国人的思想,但这种手段对一个真正爱国的人来说是没有用的。

美国小哥捐赠大屠杀相册——正视历史是国与国交流的基础

虽然马立诚的行为让广大人民寒心,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他们敢于直面历史,将第一手史料无偿捐赠给中国,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美国小哥Kail是一名典当行老板,他在2022年8月份受到了一本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相册。相册的原主人是一名军事爱好者,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将这本相册拿到了典当行。

起初,Kail 认为这没什么重要的,但直到他和朋友翻看时,一张张血淋淋的画面无声的描述着当时血腥的屠杀场景,再看相片地下标注着“nanjing”字样,他便觉得这是一本未公开的,可以证明南京大屠杀确实存在过的第一手资料。

他发了一个视频寻求网友的帮助,没想到这个视频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他在视频中描述:“这就和纳粹屠杀犹太人一样,是全人类共同的悲剧。”

在一番思想斗争之下,他还是选择花巨款买下了这本相册,准备将他交给博物馆保存。但是当地的博物馆对这本相册的内容置之不理,Kail很无助,逐渐萌生了向中国捐赠这本相册的想法。

在向中国捐赠相册后,Kail回到美国遭到了网络暴力和死亡威胁,他的妈妈哭着打电话过来说自己遭到了死亡威胁,他居住的公寓附近也有很多人蹲点,他不得不穿防弹衣出门,甚至连FBI的人都来监视他。

但是中国网友在他的账号下留言,表达了感谢,一些当地华人还送来鲜花和拥抱。中国人感谢他传播了南京大屠杀相关的知识。面对这些声音,Kail感到很欣慰,他说:

“我只是一个夹在人类黑暗历史中。受到强烈挤压和震撼的小人物。”

在捐赠相册仪式完成后,他还收到了中国最高规格的回礼“国礼瓷”,历史上只有三位平民获得,分别是白求恩,拉贝和他。

Kail的坚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南京大屠杀,他的坚持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反观马立诚在访日时写的《对日关系新思维》中,忽略了历史事实,只看到所谓的未来政治走向却从不去想外交对象是否尊重与我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300000人,这是一个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头里的数字,不由得任何人更改。

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都有史料支撑,抗日时期的伤疤不是中国同日本外交的工具,而是日本自抗日战争结束后从来没有正视过历史遗留问题,一味的选择推诿隐瞒,企图利用一些学者的言论从民众的意识心态中抹除对日本残酷暴行的记忆。

如此小人作风,中国没有理由去原谅,也没有道理去理解所谓的“谢罪疲劳论”。真正平等的外交是建立在正视他国历史之上的,如果舍弃这根本的一点,无论此时多么牢固的感情都将走向支离破碎。

马立诚等反华学者的言论更是可笑,荒谬,经不起任何推敲。

什么对日关系新思维,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等等文章都掉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为金钱利益所驱使来洗脑国人的思想,此等败类需要更加得到国内民众的重视。

秉持真正的爱国主义思想,牢记中国历史便是抵御“腐败公知”最有效的盔甲。

0 阅读:0

乐荷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