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原产自我国,5000年前古人就开始种大豆、吃大豆,经过成百上千年的人为筛选、驯化,部分野生大豆的形状特征渐渐满足了人的设想目标,这种大豆统称为栽培大豆。
栽培大豆具有体积大、外形圆润、浅黄色等普遍特征,而野生大豆又小又黑,据统计100粒栽培大豆的重量在20克上下,100粒野生大豆却仅有5克左右。也就是说,平均1粒栽培大豆的重量是野生大豆的4倍!所以很多市民初见野生大豆经常误以为是杂草,直接用镰刀割掉。
问题是,野生大豆有几个野生大豆难以比拟的优势。栽培大豆在漫长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丧失了70%以上的差异化基因,这是因为栽培大豆的目标基因会被人为强化,加之缺少了与野生大豆繁殖的机会,基因多样性越来越少,与野生大豆的差异越来越大。
比如野生大豆含有更高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却更低。再比如栽培大豆成熟后需要通过暴晒或机器才能取出豆粒种子,而野生大豆成熟后豆荚会自然爆裂喷射出豆粒种子。武汉有一种野生大豆,与野莲、野菱、粗梗水蕨合称“湿地四宝”,成熟炸荚时可以将豆粒种子弹射出2米多远,若不小心击打在人脸上,有明显的疼痛感!
事实上,野生大豆在最近十年解决了几个栽培大豆种植上的难题,而我国在这方面却吃过大亏。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大豆种植户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农场里的大豆个头矮小、萎靡不振,先是靠近根系的叶子发黄,接着顶尖处的叶子也变黄,豆荚中的豆粒要么干瘪,要么干脆就是个空豆荚!
专家调查的结论是大豆感染了大豆胞囊线虫病,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害,农药厂家折腾了多年仅仅减弱了线虫病的破坏力,却始终无法根除。转折来自原产自我国的一种名叫“北京小黑豆”的野生大豆,美国专家从中成功提取到了抗病基因,栽培大豆才化险为夷。
野生大豆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资源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年需求量约1.13亿吨,国产供给率不足15%,剩余部分全部依赖进口。
除此之外,我国大豆亩产也处于劣势。2021年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大豆总种植面积突破了350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3.3吨,约等于亩产440斤,而我国的大豆亩产多为200-300斤,无疑是差距巨大。
很多网友将产量差距归结为转基因和种植环境的问题,土豆承认有这方面的因素,那还有其他因素吗?大豆的种子资源!
早在19年级美国就意识到大豆的重要性,多次派专家到我国搜罗野生大豆种子,截至目前美国存储的大豆资料达2万份,是世界大豆资料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令人揪心的是,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一份官方数据显示,在美国大豆遗传资料中有4452份是从中国引入的,这与我国掌握的数据有很大偏差,因为我国允许美国引入的大豆遗传资料仅为2177份,难道多出的部分真是很早之前从我国获得的?
下面一个案例也能说明大豆遗传资料的重要性及美国是如何千方百计从我国获得大豆种子的。
2000年在美国孟山都公司以交流、学习的名义来我国考察,期间几个专家对我国野生大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多次表达购买意向。出于好意,我国赠送了他们一粒野生大豆,孟山都公司如获至宝,连夜组织公司顶尖专家研究这颗种子,结果从这颗种子中发现了抗病和高产基因。
孟山都一边培育新种子,一边在世界各国疯狂地注册专利,前后抢注的专利达64项,最后连我国这个提供最初种子的国家也不得不交专利费。
写在最后:积极利用我国掌握的野生大豆种子资料,才不会被别人“卡脖子”客观地讲,最近几年我国利用野生大豆种子资料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新培育的大豆种子在东北一带亩产超过了290公斤,2021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304公斤。再比如新审定的无腥味大豆品种,部分遗传信息就来自我国的野生大豆资源库,这种无腥味大豆不需要重度脱腥,减少了养分流失和加工成本。
当然,种子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天惠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