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胞弟杨白冰:为了革命入狱八年,68岁被授上将,活到了93岁

历史小董 2023-07-11 17:26:46

北宋时期曾出现过忠烈杨家将,而到了我国近代史最危难的抗战期间,同样也有两位姓杨的兄弟挺身而出投身革命运动,其中兄长杨尚昆在后期还当上了共和国的主席。

相比与杨尚昆弟弟杨白冰的知名度可能比较低,当年他以兄长为目标,为建国事业立下赫赫功劳。但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八年牢狱之灾,那么杨白冰究竟有怎样传奇的一生呢?

一、以兄长为人生目标

杨白冰是重庆人出生于1920年,当时正值中国南北对峙敏感时期,社会非常动荡。后来随着北伐军势如破竹一路北上,深受先进思想熏陶的杨尚昆率先加入共青团,给弟弟起了一个好榜样。

只不过那个时候杨白冰年龄还小,他对革命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深刻见解,只是知道自己的哥哥在做大事业。

后来逐渐长大的杨白冰来到了成都南勋中学读书,当时国民党反动势力以及军阀势力在全国范围内封杀红色文化,只有四川这样的偏远地区得以幸存。

有了这个机会杨白冰阅读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刊物,对共产党充满了向往之情。同时期杨尚昆也已留学归来在多地领导工人运动,担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为了追赶兄长脚步,在校读书的杨白冰积极参与各种学生运动,并于毕业之后千里迢迢赶赴延安,参加革命事业。

本来杨白冰是想直接参加工作,但组织考虑到爱惜人才,于是便先将他送到了学校里深造。毕业以后杨白冰再次主动请缨,希望将他调到前线工作。

二、多年来的革命事业

看到如此积极的杨白冰,组织上也是专门将其调到了精锐部队129师政治部,当一名年轻干事,至此他算是真正开启了革命之路。

相比于狡诈的国民党反动派,日寇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凶残。面对前所未有的强大敌人,初出茅庐的杨白冰并没有就此畏惧,他凭借灵活的头脑屡屡出色完成组织交代下来的基层任务,对日军造成了严重困扰。

为了打击报复,日军开始组织兵力对我方根据地进行扫荡。眼看形势危急杨白冰从容不迫,赶在日军扫荡之前将重要资料以及人员转移,没有造成过大损失,尤其是在“百团大战”当中的出色表现,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因为他卓越的战功,1943年的时候中央专门将其调回来到党校培训,随后再次回到129师工作。

解放战争爆发以后,杨白冰被调到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以及动员士兵等文员工作。

虽然从表面看来杨白冰好像一个秀才,但他带兵打仗的能力仍然不是吃素的。在战争初期因为我方处于劣势地位,即便是在机关部门工作也时刻要准备战斗。

为了组建地方游击队,在杨白冰的宣传之下很快他就带起了兵,并且通过出色的指挥能力,以及主席的“16字方针”屡屡将敌军击溃,甚至还参加过渡江、淮海等战役,拥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

三、奉献于革命的一生

建国以后由于西南边区形势不稳,党组织急需派出一批精明能干的官员前往工作。杨白冰被分到了成都军区政治部,还分管文化宣传等工作。

在这期间他非常重视部队的技能培训以及整风运动,会议中他不仅一次提到防止机关工作出现“慢、忙、空”,所有调查工作都要落实到基层,所有指导工作也都要“上的来”。

经过杨白冰多年的治理,成都军区很快形成了纪律严明、不骄不躁、刻苦勤奋的文化风格,而且技术人才也是不断涌现。

后来到了特殊时期,勤恳工作在自己岗位上的杨白冰突然遭到“莫须有”罪名被捕入狱。不过他仍然坚守着共产党员的最后底线,始终与反动分子们斗智斗勇不屈服,最终经历了8年牢狱之灾后,他重新恢复名誉回到工作岗位,在北京军区政治部上班。

工作中杨白冰始终坚定不移拥护党中央方针,尤其在拨乱反正方面立下汗马功劳,为国家经济发展奠定了一个前提基础。

灾祸并没有阻挡住杨白冰奉献自我的热情,他仍然像往常那样敢说敢做,在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干部培养上下足了功夫,从而有力促进部队全面建设。

1988年已经68岁的杨白冰被授予上将军衔,人生达到最巅峰时期。此后他又投身于国防工作,协助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直到1997年因力不从心而退休回家。

晚年时的杨白冰仍不忘记国家大事,他的晚年生活也很惬意,喜欢种一些花花草草以及书法练习。到了2013年,杨白冰因病不幸去世,享年93岁。

杨家兄弟二人当之无愧可称得上是国家栋梁,生逢乱世的他们没有选择抱怨,而是积极参与革命心系祖国安危,最终拨开乌云见日,与诸多革命先辈们共同建立了崭新的中国,这样的不朽伟业属实令人赞叹。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

1 阅读:180
评论列表
  • 2023-07-23 19:52

    专横跋扈,有何功劳?

历史小董

简介:看历史 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