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五位正副总理先后访华,中俄外交开启新时代?中俄建立起的大国关系典范形象,会给国际带来怎样的影响?立陶宛担忧中国“记仇”,中立关系即将转变?美国无端羞辱巴基斯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中俄高层外交密集,中俄关系新时代即将来临
随着12月19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开启自己的访华行程,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双边关系也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仅仅是“关系好”已经很难再形容中俄外交友谊,用米舒斯京的话来说,两国之间的关系正达到历史的新高度。
而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俄外交空前的高密度,在米舒斯京抵达中国之前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已经有四名俄罗斯副总理与多名部长先后访华,同中方洽谈能源合作、双边贸易等外交话题,米舒斯京的访问算是对这一系列外交活动落锤定音,正式确认俄罗斯和中国互为战略后方的关系模式逐渐成型。
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20日的报道中就指出,米舒斯京此次访华是为中俄双方关系的发展创造条件奠定新的基础,未来两国的任务是继续落实双方设定的战略任务,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投资合作再上新台阶,并通过实现贸易结构多元化来提升双边贸易质量。
其中,加强经贸合作、提升双边贸易质量就是建设中俄全新关系模式的重要举措,在俄乌冲突升级、俄罗斯经济重心被迫东移之后,西方社会一直存在着很多谣言,宣称俄罗斯在经济东移之后会受到中国控制,甚至认为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是不健康的状态,未来不可能达到更高水平。
在这些谣言传播之下,逐渐衍生出了几种流传甚广的理论,其中一种认为俄罗斯未来会成为中国的一个“小弟”,而俄罗斯不可能自愿久居人下,必然会和中国之间产生摩擦甚至新的冲突。
另一种理论则认为,中俄贸易结构过于单一,俄罗斯对中国有着很大的顺差,如果两国继续升级这种贸易关系,总有一天中国会因为贸易逆差而感到不满,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及友好关系也会走向终结。
这些论调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存在着一些现实依据。中俄关系虽好,但毕竟是两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双边关系要建立在各自的利益基础上,一旦利益失衡,无法再维持互惠互利的模式,两国之间自然也会出现间隙与分歧。
而这一轮中俄密集高层外交的意义就是消除以往关系模式中存在的隐患,创造出新的中俄关系发展条件,奠定新的发展基础,通过不断加强贸易多元化来实现贸易平衡,缩减贸易差额,让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长久维持。
同时,这也可以营造出中俄之间更加平等的双边外交环境,直接戳破“俄罗斯经济东移之后将会依附中国”的谣言,这样两国就可以在应对来自西方的遏制时,将对方作为自己的“大后方”,以优势产业互补来应对外部压力。
如果我们从中俄两国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这种优势产业互补的意义十分重要,俄罗斯在遭受西方的全面制裁孤立之后大量缺乏曾经依赖西方进口的制造业产品,而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正好能够弥补这些缺口;中方在与西方的博弈之中则很难维护海上能源航线,确保自身能源安全,而俄罗斯作为与中国接壤的能源大国,可以通过与中国进行陆路能源运输,来保障中国能源供应顺畅。
而在双方通过这种优势互补形成互为后方的新关系模式之后,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也会迎来一轮发展契机,给中俄两国都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为两国合作提供更强的正向反馈,产生中俄“1+1>2”的合作效果。
因此,在这一系列高层访问之后,我们将会看到中俄之间的关系甚至全球政治局势出现新一轮巨变,中俄两国不但可以完成合作转型,建立起新的关系模式,甚至还能借此产生一些政治外溢效应,进一步扩大多边主义合作的影响力,改变当今西方霸权主导国际秩序的全球政治模式。
中俄合作升级,有利于全球多边主义合作发展
在12月19日的中俄总理会晤之中,我们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公布的消息,中方在此次会晤中提出,中俄关系持续高水平运行,双方政治互信更加牢固,民间友好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更有韧性,国际协调更为密切,树立了新的大国关系典范。
这段发言中透露出了中俄关系进一步升级能够带来的国际影响。很多人都知道,中俄两国在维持双边合作的同时,也在推动一些国际平台的多边主义合作,今年金砖机制能够顺利扩员,就离不开中俄两国的努力。
但对于如今的多边主义国际合作,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其实还抱有顾虑。在金砖内部,对于扩员都存在着很多争议,一些国家仍旧担忧西方的影响力,并不愿意将筹码真正押到新兴市场国家的多边主义合作机制中。
唯一能让这些国家消除担忧、加强国际多边主义合作的方式,就是令其看到足够的利益,中俄合作模式能够树立起新的大国关系典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向全球展示合作所能带来的利益,随着未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会有更多国家受到吸引,打消自己心中的顾虑。
如此一来,金砖机制、上合组织等国际新兴市场合作平台将会迎来新一轮合作浪潮,中俄共同针对西方的新全球贸易结算体系也会随之推进,在国际贸易真正实现去美元化,脱离西方控制风险之后,霸权主义将会迎来衰退,被西方压制多年的发展中国家也才有机会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前景之下,我们需要更加坚定地推动中俄合作升级,信任两国高层的高瞻远瞩,为将来全新的国际秩序,铺下第一块砖。
立陶宛担心中国“记仇”,透露出愿与中国缓和的信号
近期,除了中俄外交传出好消息之外,欧洲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外交态度也正在发生转变,曾经担任反华“急先锋”,与中国关系急剧恶化的欧洲小国立陶宛,近期就表现出了同中国缓和关系的倾向。
据立陶宛通讯社19日报道,在12月18日时,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再度发表了涉台不当言论,但他的言论并没有得到立陶宛政府的全面支持,而是受到了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的警告。
瑙塞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中国是一个“记性很好的大国”,表现出对中国“记仇”的担忧。这让外界普遍认为,他是为了以此暗示与警告外交部长不要公开发表涉台反华言论。
此外,他还保证立陶宛对中国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仍旧坚持着“一个中国”政策,只是有一些政客的侧重点变了,他们开始挑战或者想象自己在挑战中国,现在立陶宛所要关注的唯一问题是“政客们为什么会犯下这种错误”?
这段话同样是在提点外交部长,希望其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同时这也是在“安抚”中国,表明这种反华论调在立陶宛的政府高层中不是普遍现象,而是一些政客的“个人问题”,强调立陶宛愿意与中国缓和关系。
而关于如何缓和与中国的关系,瑙塞达则要求立陶宛政府“保持耐心”,他以挪威举例称,挪威曾经花了大约八年时间来恢复与中方的建设性关系,立陶宛这次所花的时间也许会短一些,但立陶宛政府必须面对现实,以足够的耐心来逐步恢复中立之间的贸易往来。
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瑙塞达还直接澄清了此前被西方热烈炒作的“设立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事件,坦言立陶宛“犯下了一个错误”,允许台湾地区以“台湾”之名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开设代表处,从而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反应。他强调自己并没有参与其中,并表明立陶宛政府内部应该就“台湾办事处”的名称与他协调。
虽然这一系列论调有撇清关系的嫌疑,但愿意承认错误本身对于立陶宛来说,就已经是难能可贵,要知道在过去几年中,立陶宛是整个西方社会中绝对的反华“死硬分子”,曾经多次污蔑中方对立陶宛实施所谓的“经济胁迫”,并多次向欧盟求救,只不过欧盟只在口头上支持立陶宛,而从来没有付出实际行动来支持立陶宛。
很可能是这种盟友内部的言行不一让立陶宛感到了危机,为了继续维持自身经济发展,立陶宛不得不改变对中国的态度,将此前的反华问题推到某一些政客个人身上,从而恢复中国与立陶宛之间的双边关系。
这对中国来说算不上多大的好消息,但也值得肯定。中国在外交层面上一向论迹不论心,只要西方国家愿意同中国展开实质的外交合作,为双方带来共同利益,中国就不会单方面拒绝合作。
在此前11月30日传出中国已经取消限制立陶宛对华出口贸易措施的消息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曾回应,中方一贯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行事,也将根据相关规则处理问题。中方再次敦促立陶宛纠正错误,回到“一个中国”的正确轨道上来。这相当于直接告诉外界,只要立陶宛愿意继续遵守“一个中国”立场,中国与立陶宛之间的贸易关系就能够恢复。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立陶宛的表现,如果立陶宛能以更多实际行动来展现自身立场,让中国感受到诚意,并且保持足够耐心同中方接触,未来两国关系必然会逐渐走向复苏。
美国羞辱巴基斯坦,目的是夺取战略主动权
在中国外交不断取得绩之时,一贯在外交层面上与中国进行对抗,试图遏制中国的美国却闹出了一些国际外交事故。
根据印度国防研究网站12月18日报道,有知情人士向其透露,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访美期间曾经得到美国的援助承诺,但美方却对援助增添了很多限制条件,其中包括恢复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关系,维持印巴控制线和平,以及要求巴基斯坦将中巴合作限制在中巴经济走廊范围内,不可拓展至国家安全领域。
这种限制条件的傲慢程度,已经几乎将巴基斯坦当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一般,完全是在巴基斯坦困难之时“趁火打劫”,让巴方为了援助而丧权辱国。
近几年来,印度一直在不断强化对印巴边境地区印度实控区的控制,甚至违背当年的法律承诺,取消当地伊斯兰教仰人群的自治权,巴基斯坦对此极为不满,在外交上与印度的对立不断加强,要求巴基斯坦这个时候主动去“维持印巴控制线和平”,就是在直接要求其对印度低头,接受印度的激进政策。
而限制巴基斯坦与中国合作的条件,则是在干涉巴基斯坦内政,相当于直接掐断了巴基斯坦的发展机遇。
作为巴基斯坦多年以来的主要经济援助国之一,美国很显然想要借助自己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来推动自己拉拢印度与对抗中国的外交议程,美国似乎吃定了巴基斯坦会因为自身实力问题以及对援助的迫切需求而向美国屈服,让美国轻易获得南亚地区的战略主动权。
当前,巴基斯坦国内也有很多亲美派存在,在国内经济局势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一批人站出来支持巴基斯坦以丧权辱国的形式获得美国支援。
但是,在印巴多年仇恨与中巴合作给巴基斯坦带来如此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巴基斯坦国内的亲美派不可能完全掌控全局,一旦民族仇恨被美国的无理要求激起,发展机遇的渴求被美国强行打断,巴基斯坦国内一定会有一批人站出来反对美国,导致美国的幻想落空。
即便当前巴基斯坦政府有意与美国维持友好关系,也不可能冒如此大的政治风险去和美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援助协议,美国充满傲慢气息的霸权式援助,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