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的道统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唐宋思想的转折点

无人能比的高傲 2021-06-08 14:49:18

道统一词是理解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道统意识的增强和道统理论的系统完备,是宋明理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其伦理思想,因而这种伦理思想上的道统特征也异常明显。

从汉唐到宋明,道统论有一明显转向,这就是由注重儒学的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和制度法律公正之规范,确立的通经致用方面,逐步向注重儒学本身义理精微之论证与展开、德性人格之培育的理论的推进方面转向。

这一转向实为对孔孟之道,本身义理之道的承接,周敦颐在此转向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实为一关键人物。

所谓“统”,从最本质的含义上来理解,实为一虚构的历史系谱,只有在思想史的意义上才存在,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不能用谱系的概念来描述的。

虚构这种谱系的人本身是有特定意图的,将“过去”存在的或者出现过的,一些人物或者思想凸显出来,将他们按时间顺序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历史发展”,在这种发展中,共同传承某种思想或理论,并因其具备历史连贯性而具有统的意义,在赋予这种历史神圣性的同时赋予思想的神圣性,这就是“统”的真实含义。

在这一基础上,因其侧重点和标准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统”,如“政统”就是主要就国家权力的更替承接,和权力的具体运作与国家权威的突出方面而言的,是政治形态发展的统绪。

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这种“政统”与“治统”、“君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时候呈现一种一致的景象,而道统的含义有其特殊的理解思路。

从“统”的本初意义上来讲,各家各派思想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统系,事实上思想宗派的发展也是这样呈现的,例如佛家道家本身就有着自己传承谱系。

儒家谱系从理论上有意识地完整地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佛家道家谱系的对抗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统就是儒家自己的思想谱系,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核心的精神和思想。建立道统也就是为了通过赋予儒家思想的历史神圣性,而使得其具备正统的地位。

儒家思想本身起初,只是作为一种思想系统的面貌来呈现,与诸子百家思想没有特别之处,但由于其秉持的核心精神和理念,由于历史的逻辑发展,而逐渐具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主导地位,从而取得思想的正统地位。这种正统地位的确立不是虚构的历史,而是现实的历史。

儒家道统因其具于正统地位,而使得其道统的意义得以扩大,不再是作为儒家思想的统系,而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谱系,这就是中华文化之道统。

这种意义上的道统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上的道统,这种道统的建立是儒家思想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儒家思想捍卫其正统地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既然统系的建立在于思想地位的捍卫,那么,思想内核的区别和论证,则成为统系地位之争的关键。因为从方法论上来讲,都可以立统,而对“以什么思想为内核?为何因神圣合理而必居于正统?”问题的解决则决定着统系之争的成败。

统系之争之所以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一方面是佛道二教的外在冲击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统儒学本身发展面临困厄所致。

周敦颐在这一道统的重新建立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实为汉唐至宋明伦理思想转接的关节点。周敦颐对于道统论的重建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道之形上论证确定道统之神圣性;

2、以中正为道统内涵之关键;

3、以道统之转向承接孔孟之道。

周敦颐的理论著作中,没有明显的那种谱系化的道统阐述,他对道统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道之权威性的形上论证、道统内容的勘定和道统侧重的转向与承接三个方面。

1、道之权威性的形上论证。对于道的统系建构其目的,是通过历史的发展角度,来完成其神圣性的证明,由于其谱系的历史性存在,而彰显其理论的正确和适用,从而具备神圣性而具有居于正统地位的魅力,这是一种常见的思维进路。

但周敦颐没有从这方面出发去论证,而是从最根本的形上角度,论证儒家之道的神圣性,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从理论的角度,认定其具于正统的合法性。

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周敦颐论证天道和人道的沟通与统一,是通过“诚”本体的论证而得以完成的。这一“诚”本体也就是“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的天道人道领域的贯通。

“诚者,圣人之本”与“诚者,天之道”的沟通与承接,无疑给儒家的人伦学说,赋予了最高的神圣性,坚持这种“道”就是坚持了“天道”,从而理所当然的可认定儒学之道统地位的正统性。

这种形上论证是周敦颐开启的,在其后的理学家当中予以不断强化和精湛的展开,而最终成就了儒家道统论神圣性的最高论证。

2、以中正勘定道统内容之核心。道统的建立最终必以内涵之不同而得以区别,儒学道统所传之道到底是什么呢?据此我们只能就儒家经典来加以寻找。

与韩愈将此道视为“仁”“义”不同,周敦颐认为圣人所传之道为“中正”。以“中正”为儒家之道自有其经学上的依据。

汉唐儒、甚至宋初儒虽也认识到道统的重要性,但对于孔孟之道内涵的精准把握还有欠缺,以中正之道概括儒家道统内涵,上承尧舜孔孟,下起宋明诸儒,周敦颐实为有功。

更为重要的是,周敦颐对道统内涵的中正之道解释的过程中,将之转向孔孟儒家内在心性义理,注重儒家道统的教统之意义时,更加强化和稳固了儒家道统性,这种作用是独特的。

3、道统侧重点的转向。在孔子时代这种道统与政统的分离尚不明显,孔子虽不为王,但以学治天下,其学仍是儒家道统一以贯之的道。

以孔子为主开创的原初儒学具有开放、综合、阔远的特征,它既涵盖政教生活、基本纲纪,也关注成人、成圣之德教。

从这一特征出发,儒学道统发展从内在理路上来说,就必然呈现两种方向:一种是注重儒学纲纪天下、政治教化之功能;一种是注重成人成圣之德教。

汉唐时期,儒学以官方经学的形式,逐渐强化了其治教之功能,而本身精神资源的传承与挖掘逐渐弱化,宋代形成士大夫群体与统治阶层分庭抗礼,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分离的独特局面,周敦颐强调这种以学统立道统的提倡,对其形成是有很大关系的。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 牧恒 16
    2021-08-03 23:06

    [点赞]

无人能比的高傲

简介:孤独没什么不好,至少不会折了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