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明朝开国功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自幼便饱读诗书,熟谙经典,对天文、历法、兵法等皆有深入研究。在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立下赫赫战功,其高瞻远瞩的建议深受朱元璋的信赖与采纳。因此,他被封为“诚意伯”,名垂青史。
在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里,刘伯温是一位与诸葛亮齐名的传奇人物。人们常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足以证明刘伯温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在明朝的宫廷里,朱元璋铁面无私,然而在对待丞相李善长的问题上,他却陷入两难。李善长,这位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位列“开国六公”之首。然而,他偶尔也有失误,犯一些错误。
刘伯温提醒朱元璋,李善长的功劳很大,尽管他有失足之时,但他的存在,就如同明朝的一根定海神针,不可或缺。因此,刘伯温恳请朱元璋,对待李善长需慎重。
朱元璋面露疑色,困惑地问道:“李善长总是排挤你,多次图谋加害,你为何还在他面前替他说话?我本有意让你取而代之,坐上丞相之位。”刘伯温听后,微微摇头道:“万万不可,丞相之位,如同房屋之梁,岂可随意更换?更需粗壮坚实之木,若用细弱之材,则房屋无法承受其重,终将崩塌。”
《明史 刘基传》记载: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李善长已然辞官归隐,丞相之位出现空缺。朱元璋有意任命杨宪为相,遂向刘伯温征询意见。尽管刘伯温与杨宪交情深厚,他却坚决反对这一决定。他向朱元璋进言,杨宪虽具备丞相之才,但气量过小,难当此大任。丞相需具备如水般平静的心态,以义理为衡量事物的准则,而非过于主观。在这方面,杨宪显然有所欠缺。
朱元璋向刘伯温探询,汪广洋能否担起丞相的重任。刘伯温深思后道,汪广洋的气度尚不及杨宪,其心胸更是狭窄。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是否胜任丞相?刘伯温以驾车之马来比喻丞相,他忧虑地表示,担心胡惟庸会驾驭不了这辆马车,将国家重任翻覆于地。
见刘伯温一一否定了自己心目中的丞相人选,朱元璋的眉头微皱,他反问刘伯温,难道只有你最适合当丞相吗?刘伯温立刻谦卑地回应,自己性格嫉恶如仇,且不耐烦处理繁杂的事务。他担心无法承担丞相之重任,辜负皇帝的厚望。他提议,天下之大,何患无才。只要皇帝留心,必定能找到最合适的人选来担任丞相。他强调,之前提到的那些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一职。
《明史 刘基传》记载: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正如刘伯温所预见,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都因事获罪,他们的结局悲惨。刘伯温识人极准,他深谙人性,看待事物全面,分析问题深入。然而,他因性格过于耿直,也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胡惟庸。后来,刘伯温病重,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去诊治。御医开了药方,刘伯温服下后不久便辞世。当时刘伯温仅六十五岁。有传言称,胡惟庸趁机在药中下毒,毒死了刘伯温。明武宗朱厚照时期,朝廷追赠刘伯温为太师,谥号文成,以此表彰他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