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先正己|谈徐-平论诗及她诗中“清香且许我一人”的格律问题

一杯醽醁 2024-06-25 09:18:48

△徐平个人主页强调“写生活记心情”也是写实的一种手法

前几天有个女的叫,在我的一篇有关和叶子老师探讨《七律|农家乐》的文章中评论我的诗说“这只不过是把很普通的写实语句放在格律的框子里而已,谈不上是诗!”让我大吃一惊,心生惶恐。如果说是普通的写实我不反对,这首诗本身就是反映好客的村民办“农家乐”的生活场景和游客观光旅游吃饭喝酒的热闹场面,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新农村的喜爱,有何不可?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就以其通俗性和写实性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整天写一些无病呻吟,空洞无物的诗有什么用?至于我的那首七律诗是不是诗我觉得不能由她来定义,我觉得诗词的意境永无止境,审美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像苏轼的诗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样,角度不同,理解的感受就不一样。

△直白写实的一首七律诗

这让我想到她写的一首七律诗,不妨拿给读者看看:

七律.认真听好好(新韵)

主席台上正当中,洒洒洋洋一气成。

频写心得修性志,恳谈体会表忠诚。

真学而后要三省,实践应先知五行。

灌顶醍醐新境界,征途好似有明灯。

她这首诗也是很普通的写实场景,也是套在格律框子里而成的一首诗。要说多有意境和思想深度也不见得,我倒觉得“频写心得修性志,恳谈体会表忠诚;真学而后要三省,实践应先知五行。”还有点老干体生硬抒情的味道。用词方面比如“主席台上”“洋洋洒洒”也是很直白的表达方式,谈不上新意,更没多大内涵。这首诗如果是平水韵,我觉得她简直写得乱七八糟,幸好她标的是新韵才免了很多闲话和口舌,但她用“成”和“诚”的韵,上下连到一起,同音同韵是诗之大忌,吟咏也缺乏美感。首联中押的“中”韵,读起来与其它几个韵格格不入,就像没有押韵一样,反映了她用新韵写诗词的巨大局限性。

我不知道她哪来的底气说我的诗不是诗,就算再差我至少格律用韵也没什么错吧,怎么就不是诗?如果说我的诗不是好诗我有自知之明,如果说我那首诗不是诗我绝不承认,我难道写一首普通的诗都不会吗?我觉得她在诗中写实、写生活场景的语句比我还要直白和浅显,难道她的诗就是诗?是不是有些强词夺理?只看别人的短处而不看自己的错处?她还会用双重标准看人,比如她可以说别人的诗不是诗,当别人说她的诗存在问题,她就没有交流的雅量,说:

很烦那些,自己七天憋不出六个字。一看别人作品,首先来一通所谓理论输出。而这些理论输出,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于度娘搜狗,就是道听途说。

是不是有些可笑?我不知道哪句话是她认为的道听途说?难道她不喜欢的,认为是错的就是?至于理论输出我觉得对的可以听,兼听则明,为什么要拒绝?当然无稽之谈另当别论。

△双重标准看人看己

我之所以要把她的诗拿出来示众是想说明她在刻薄评论别人诗词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诗写得如何?是不是她的诗可圈可点?如果不是她的恶意主观评论,我还真不会去她的个人主页去看她的诗词。看她的诗词我发现了几个问题,她喜欢用新韵填词,有些另类。新韵写诗我虽然感觉别扭,但不反对,但用新韵填词就像女人长了胡子那样难看,不堪入目。新韵里没有入声字,她又如何去填那些仄韵的词牌?

△“清香且许我一人”的格律问题

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她写的七绝和七律中,“一”字用得最多、最频繁,十首诗中至少有五六首有“一”字的用法,“一”字用得好可以化简单为神奇,但频繁用,不但没有新意,而且显得刻板和无聊。比如她的一首:

七绝.冬日午后(新韵)

闭门长坐日昏昏,屏上翻听旧曲音。

窗外梅花悄自绽,清香且许我一人。

她的最后一句“清香且许我一人”中的“一”字平仄有没有用错?在平水韵中“一”是仄韵,不存在平仄两用的情况,如果她没有标新韵,她这首诗不仅韵错了,平仄也错了,比如“昏”“音”“人”就不是一个韵部,“稍”也出韵了,最后一句也是平平/仄仄仄/仄平的格式,没有这样的写法。

好在她诗中标的是新韵,而且她把“一”当作平音来看待,这就为她的平仄格式找到了正当合理的依据,似乎无可挑剔和辩驳。但在新韵中“一”字可平可仄,要根据语境来定。比如“一人”中的“人”是平音,那么“一”就是仄。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时读去声,如“一般”“一齐”“一手遮天”。所以她诗中的“一人”中的“一”字从新韵的角度来看也是错误的。她这种混用“一”字的用法贯穿了她的很多诗,这也是新韵惹的祸,因为她只知道“一”字可平可仄,却不知道要在不同语境中变通。

△徐平反复频繁使用“一”字的诗句

诗歌现实主义风格是古典诗词常用的手法,作者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力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和人的生活状态。

它强调客观地记录和呈现事实,避免过多的主观色彩和夸张,力求让读者通过作品看到社会的本来面目;它往往能够深入到社会底层和人的内心深处,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引起读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它要求作者以一种更加客观、真实的态度面对世界,通过艺术的形式传达出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这种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发展和思想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人及其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两位诗人就是杜甫和白居易。他们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上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民性。徐平认为把很普通的写实的语句放在格律框里不是诗的看法应该是错误的认知,写实与浪漫,直白与含蓄完全可以各自共生。可笑的是她极力排斥普通的写实语句,可自己又在她的诗中不断表现重复这种写实,是不是很矛盾,很没有说服力?

△陆游描写农家腊月生活场景的诗

诗词的感觉不是她自诩的“清香且许我一人”,只能说是她孤芳自赏。如果她真能灵活用好“一”字,那就会跳脱自我设置的囚笼,用更广阔更现实的视角看待自己的诗词和诗词中存在的现实意义,而不会因“一”字而成为她的绊脚石,成了她无法创新求变的瓶颈。下面就以我的一首七绝作结束语,与她和诗友共勉吧:

七绝|题梅花

驿外梅花示众人,

清肌玉骨著全身。

流莺枝上寻香色,

松竹岁寒知俗尘。

0 阅读:0

一杯醽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