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微”深“研”,这场微课题探寻之旅有看点

朱灵评科技 2024-09-20 15:37:46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近日,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员相继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结合6个专题42项微课题内容,学员相互结对、自主选题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深入探寻。

微课题探寻中,军内多名专家教授以及延安大学哲学和党史专业研究生带教,广大学员现地感悟延安精神和历史成就,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这场坚定政治方向的“信仰之旅”,传承红色基因的“追寻之旅”,淬火成钢的“筑基之旅”中收获颇丰。

带教引路,点亮课题明灯

课题之初,带教老师通过两次“学”和“研”,帮助研究生学员尽快捋顺思路,找准课题切入点。授课过程中,对课题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将课题主旨进一步总结凝练;研讨交流时,引导学员从时代背景中汲取智慧,在新时代将延安精神内涵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

“微课题研究要见人、见物、见精神。为了避免文章言之无物,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到历史照进现实,精神联系自己。”在带教老师精心指导下,研究生学员深入领会了习主席提出的“六个确保”时代要求的历史背景与现实需要,对“南泥湾精神”及其在新时代下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坚定了把微课题做好做实的信心。

参观见学,感知精神密码

微课题在学员心底埋下了探索和思考的种子,在参观见学的过程中,这颗种子慢慢生根发芽。登上宝塔山,走进梁家河,瞻仰“四·八”烈士陵园,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文艺纪念馆,在微课题牵引下,一个个革命旧址、一座座红色场馆被串联在一起,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变得更加伟大,延安精神的根系脉络也逐渐清晰。

“什么是白求恩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最佳印证?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我们找到了答案。”学员顾俊伟展示了他拍摄的照片,照片记录了展馆内镌刻的白求恩同志临终遗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深深挂念着患者、伤员与他的革命同胞们。”围绕微课题内容,结合展出的历史文物和图文资料,学员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凝练到微课题实践中,确保研究走深走实。

小组合作,集智聚力攻关

为了将经典课题讲出时代新声,讲好属于军校学员的故事,微课题小组依照组员能力特长进行分工,在课题推进过程中多次组织集中研讨,通过一次次头脑风暴增进团队协作能力,攻克一道道难关。

伴着夜晚的长明灯,一稿、二稿、三稿……无数遍调整思路,逐字逐句打磨稿子,研究生学员们激情讨论到口干舌燥,但仍神采奕奕。在良好的研究氛围下,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尽管在讨论过程中时常争执到面红耳赤,但当终于攻克难关、取得成果时,那份收获与喜悦绽放在每个人的心头。

多样成果,绽放青春风采

通过照片打卡、课题报告、研习金句、短视频制作等多种形式,学员将革命旧址中静默的历史场景、展板上的文字记载、泛黄的老照片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微课题成果。将用心领悟的历史事件与延安精神的核心要义融入其中,让每一行文字、每一帧画面都饱含深情与力量。

“这是我们实践的成果,也是我们作为当代军校学员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和阐释,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人在新时代了解和发扬延安精神。”学员朱敏说道。

文字 | 张航语 王欣妍

图片 | 苏建国

编辑 | 罗雅岚

0 阅读:0

朱灵评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