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八路军攻城枪声不断,鬼子明知是鞭炮,但连听4个晚上也真撑不住
引言:
世人都知道八路军善于打游击战,却鲜有人知在1938年的安国县城,八路军用了一招妙计,让日军连续4个晚上寝食难安。这个计策看似简单,却让号称"狡诈多智"的日军大队长吉田胜也束手无策。一个普通的鞭炮作坊,加上几个铁皮桶,竟然让装备精良的日军苦不堪言。更有趣的是,日军虽然发现了这个"秘密",却依然不得不整夜提防,最终狼狈撤离。这到底是怎样一场智慧与耐力的较量?为何日军明知是计却依然中计?
一、安国县城的战略价值
世人都道华北平原无险可守,可谁曾想到,就是这样一座看似平平无奇的小城,却成了日军的心腹大患。安国县城虽不靠近铁路,也没有高山要塞,但这里的地理位置却妙得很。
1937年冬,日军占领北平后,就想沿着平汉铁路一路南下。可是在华北平原上,却横着一道让他们寸步难行的"绊马索",这"绊马索"不是别的,正是以安国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要说这安国县城的厉害,还得从它的位置说起。这座小城恰好位于北平、天津、石家庄三座大城之间,三城成三角之势,安国就在这三角中心。北去北平一百五十里,南至石家庄也就两百里,东望天津也不过二百五十里。更妙的是,这里还有两条公路,一条通往省会保定,另一条直达平汉铁路上的定县。
1938年初,安国城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便是原东北军营长刘伯坚。这位刘营长带着一支百人小队进驻安国,看似兵力单薄,可这支队伍却成了日军的眼中钉。刘伯坚深知安国的价值,立即着手建立情报网,在城内外设立了十几个秘密联络点。
这些联络点可不是白设的。一个月后的一天傍晚,一位着装如商贩的情报员匆匆跑进城来,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日军第27师团正在石家庄集结,准备对安国发动进攻。刘伯坚立即派人通知了驻扎在城外的八路军部队。
不到半个月,吕正操率领的部队也来到了安国。吕正操一到安国,便立即召集当地地下党员和游击队员开会。他指着地图说:"诸位,安国就像是卡在日军咽喉上的一根刺。只要我们守住这里,日军就别想轻易打通平汉铁路。"
吕正操的话一点不假。日军要想打通平汉铁路,就必须控制沿线重要城镇。可安国这个"钉子"横在中间,随时可以切断日军的补给线。更要命的是,安国还连着两条公路,八路军可以随时出击,打得日军防不胜防。
为了巩固这个据点,吕正操开始在城内筹建兵工厂。他让人将城内的几家铁匠铺改造成了修理厂,专门修理缴获的武器。城东的一家酱油厂则被改造成了子弹作坊,每天能生产数百发子弹。这些武器弹药,为后来的安国保卫战提供了重要支援。
到了1938年5月,安国已经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军事重镇。城内不仅储存了大量军需物资,更建立起了完整的情报网络。每当日军有所动静,城内的情报员总能提前获得消息,让八路军能够从容应对。
二、吕正操的军事部署
1937年10月的一个深夜,在冀中平原上,一支军队正在悄无声息地行军。这支部队就是由原东北军第53军119师691团团长吕正操率领的起义部队。这支部队刚刚宣布脱离国民党军序列,改编为人民自卫军。
吕正操选择在夜间行军并非没有原因。当时日军正在华北地区大肆扫荡,白天行军极易暴露目标。这支部队的人数虽然不多,只有七百余人,但携带了大量武器弹药,这些都是他们从原驻地带出来的军需物资。
到达安国后,吕正操立即着手部署防御工事。他首先令部队对城墙进行加固,在薄弱处用砖块垒高,还在城墙上修建了许多掩体工事。城墙上每隔五十米就设置一个机枪射击位,城门楼上也布置了重机枪。
更为关键的是坚壁清野的战术准备。吕正操深知,日军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补给。他下令将城内外的粮食物资分散转移,一部分由百姓带走,一部分藏在地下暗仓。城内的商铺也大多关闭,只留下必要的军需物资。
在城防部署方面,吕正操采取了独特的战术。他将部队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负责城墙防守,第二梯队作为预备队,第三梯队则化整为零,分散在城外设伏,随时准备切断敌人退路。
不仅如此,吕正操还在城内设立了多个暗哨。这些暗哨由地下党员和可靠的群众担任,负责监视敌人动向,及时传递情报。城内的每个重要路口都布置了交通员,一旦发现情况可立即报告指挥部。
1938年初,吕正操又采取了一个特殊措施。他让人在城墙内侧挖掘了一圈半人高的战壕,并在适当位置修建了地下通道。这些工事表面上看不出异常,实际上为后来的防御战提供了重要保障。
城内的民房也被改造成了临时军事设施。一些靠近城墙的房屋被改造成了弹药库,地下室则被用来储存粮食和医疗物资。吕正操还特意在城内设立了多个医疗点,为可能发生的战斗做准备。
同时,吕正操还注意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城外的鞭炮作坊。这个作坊平日里为附近的集市供应鞭炮,现在却被他看中用作特殊用途。他让人收集了大量鞭炮,存放在城内不同位置。
1938年6月初,情报显示日军即将对安国发动进攻。吕正操立即召集各部队负责人开会,详细布置防御计划。他强调指出,这次战斗的关键不在于和敌人死拼,而在于消耗敌人的体力和意志。
为此,他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轮换方案。守城部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轮流值守,保证士兵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他还在城内预先设置了多个机动小组,随时准备增援薄弱环节。
城外的游击队也接到了具体任务。他们要负责骚扰敌人补给线,切断敌人退路,配合城内守军形成合围之势。这些部署,为即将到来的安国保卫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日军大队长吉田胜也的困扰
1938年6月15日,日军第27师团派遣大队长吉田胜也率领一个大队的兵力,从保定出发向安国进军。这支部队装备精良,不仅配备了重机枪和迫击炮,还带着两门75毫米野炮。按照日军的惯常战术,这样的火力对付一座小城绰绰有余。
6月17日傍晚,吉田胜也的部队抵达安国城外。日军按照惯例,先是派出侦察兵对城防进行侦查。侦察兵很快发现,城内守军不过数百人,武器装备也很普通。吉田胜也随即下令,准备次日发起进攻。
然而,就在当晚九点,城内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日军立即警戒,架起机枪待命。可是等了半天,城内却没有任何动静。正当日军以为是虚惊一场时,东城墙又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甚至还夹杂着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吉田胜也立即派出一个小队前去查看。这个小队刚到城墙下,就遭到了猛烈的"火力打击"。可是等他们撤回来后,却发现没有一个人受伤。更奇怪的是,城墙上竟然看不到任何火光。
这一夜,类似的"交火"断断续续持续到天亮。日军不得不保持高度戒备,生怕八路军突然发起夜袭。第二天一早,吉田胜也派人仔细检查了战场,却只在城墙下发现了一些纸屑和火药残渣。
6月18日,吉田胜也决定发起进攻。可就在日军准备行动时,城内又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这次的声音更加真实,不仅有轻重机枪的声音,还有迫击炮的轰鸣。日军不得不停止进攻,重新部署防线。
到了晚上,情况变得更加诡异。枪声时而从东门响起,时而从西门传来,有时甚至会同时在多个方向出现。日军不得不分散兵力,对所有可能的进攻方向都做出防备。
第三天,一个被俘的汉奸告诉吉田胜也,城内的枪声其实是鞭炮发出的。原来,八路军利用了当地的鞭炮作坊,将鞭炮装在铁皮桶里,再通过不同的引信时间,制造出枪炮声的效果。
这个消息让吉田胜也十分恼火。可是即便知道是假的,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没人知道,哪一次的枪声是真的,哪一次是假的。如果判断失误,让八路军突然杀出,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令吉田胜也头疼的是,这种骚扰战术严重影响了士兵的休息。连续三天的高度戒备,已经让日军士兵疲惫不堪。而城内的八路军却能够轮换休息,保持充沛的体力。
到了第四天晚上,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不仅城内的"枪声"依旧此起彼伏,城外的游击队也开始频繁活动。他们时不时向日军阵地开几枪,让日军不得不同时应付城内外的威胁。这种状况,让日军的神经始终紧绷。
第五天早晨,吉田胜也发现城外开始出现大量百姓。这些百姓看似在田间劳作,实际上却在不断接近日军阵地。这种情况让他不得不考虑,是否会有更大规模的武装力量正在靠近。
四、决战时刻的到来
1938年6月22日凌晨,经过近一周的消耗战后,吉田胜也终于下令发起总攻。黎明前的最后一刻,日军悄悄向安国城墙推进。这一次,他们决定采用三面同时进攻的战术,希望一举攻下这座令人困扰的城池。
天刚蒙蒙亮,日军的迫击炮首先开火。密集的炮弹落在城墙上,激起阵阵烟尘。紧接着,日军步兵开始向城墙发起冲锋。然而,他们刚跑出几步,城墙上突然射出密集的火力。这一次,不是鞭炮声,而是真实的子弹。
城墙上的机枪手采取了交叉火力封锁,将日军的进攻路线完全覆盖。日军第一波进攻很快就被打退。吉田胜也立即调整战术,命令野炮向城墙射击。75毫米野炮的炮弹不断轰击城墙,试图摧毁守军的火力点。
就在这时,城外的游击队突然发起攻击。他们分散在田野间,利用地形优势,对日军后方发动突袭。日军不得不抽调部分兵力回防,这让攻城的力量顿时减弱。
上午九点,日军再次发起进攻。这一次,他们使用了云梯。可是当日军士兵爬到半途时,城墙上突然飞下来一大批手榴弹。与此同时,城墙内侧的战壕里,八路军战士端起步枪,对着云梯上的日军展开精准射击。
到了中午,日军已经发动了四次进攻,但每次都被击退。死伤的日军士兵横躺在城墙下,让后续进攻的士兵不得不踩着同伴的尸体前进。而这时,城内的八路军开始轮换防守,保持了充沛的战斗力。
下午,形势开始发生变化。日军在东南角发现了城墙的一处缺口,立即集中兵力向这里进攻。吕正操早有准备,他派出预备队赶到这个位置,不仅堵住了缺口,还布置了大量手榴弹,等待日军靠近。
当第一批日军冲到缺口时,手榴弹雨点般落下。爆炸声此起彼伏,日军的进攻再次受挫。但是这次,日军并没有完全撤退,而是在缺口附近设置了掩体,准备发起持续性进攻。
傍晚时分,一支日军小分队成功爬上城墙。他们立即架起机枪,准备为后续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可是没等他们站稳脚跟,藏在暗处的八路军就发起了反击。经过激烈的肉搏战,这支小分队全军覆没。
夜幕降临后,战斗仍在继续。日军借着夜色,试图从多个方向偷袭。但是城内的暗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及时发现了日军的动向,让守军能够从容应对。而城外的游击队则不断骚扰日军后方,切断了他们的补给线。
到了午夜,一场大雨突然降临。雨水打湿了日军的火药,让他们的进攻更加困难。而八路军则利用这个机会,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反击。他们从地下通道突然冲出,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天早晨,雨还在下。吉田胜也看着满地的伤兵和残破的装备,不得不考虑是否要继续进攻。他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士兵们也已经精疲力尽。而城内的八路军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五、日军的撤退
1938年6月23日上午,连续下了一夜的大雨终于停止。吉田胜也站在临时指挥所里,面前摆着一份伤亡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七天里,特别是最后一天的总攻中,他的部队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上午十点,一名通信兵急匆匆地跑来报告,东面五公里处出现了大量武装人员的踪迹。这个消息让吉田胜也不得不重新评估战场形势。他的部队已经疲惫不堪,弹药补给也出现了严重短缺,如果这时候八路军的增援部队到达,后果将不堪设想。
十一点三十分,吉田胜也下达了撤退命令。但是撤退并不容易,因为此时日军已经陷入了被动局面。城内的八路军随时可能发起追击,城外的游击队则虎视眈眈,而更多的八路军部队正在靠近。
撤退开始时,日军采取了分批后撤的策略。第一批是伤员和重要装备,由一个小队负责掩护。可是他们刚走出不到两公里,就遭到了游击队的伏击。密集的枪声在田野间响起,打乱了日军的撤退节奏。
为了转移八路军的注意力,吉田胜也命令留下的部队向安国城发起佯攻。然而这个计划很快就被识破。城墙上的八路军并没有被吸引,反而派出一支精干部队,从西门突然杀出,直插日军的撤退路线。
下午一点,情况变得更加危急。原本分散在各处的游击队开始集中起来,对日军发起围攻。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优势,不断切断日军的退路,迫使日军不得不改变撤退方向。
两点半,日军的队伍已经完全失去了秩序。伤员、装备和补给品散落一地,有的士兵甚至扔掉了枪支,只顾着逃命。而这时,从东面赶来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也已经接近战场。
在这种情况下,吉田胜也不得不放弃了大部分重型装备。两门珍贵的75毫米野炮被遗弃在战场上,连同大量的弹药箱和军需物资。这些装备后来都被八路军缴获,成为了他们的重要军事资源。
撤退过程中,日军遭到了多次伏击。游击队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打完就走,让日军疲于应付。每一次伏击都会造成日军的伤亡,同时也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傍晚时分,残存的日军终于突出了包围圈,向保定方向撤退。但是这支部队已经不复当初的威风。他们丢失了大部分装备,士兵们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从进攻安国时的意气风发,到现在的落荒而逃,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
第二天清晨,当这支部队终于返回保定时,他们带回来的只有一个惨痛的教训。这次失败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更暴露出了日军在面对游击战时的弱点。他们的优势装备在游击战术面前往往难以发挥作用,而持久的消耗战更是让他们无法适应。
这场战斗结束后,日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再对安国发动进攻。八路军缴获的武器装备,为他们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而这种游击战术与守城战术相结合的方式,也被其他抗日部队借鉴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