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浇灭了孩子读书的热情?
原创 汤勇 汤勇晓语 2024年07月05日 16:31 四川
昨晚的“闲言碎语”,我说现去的孩子去上学,却不曾“读书”,他们所读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而是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课本”。分享到朋友圈后,有老师留言,说现在的孩子连教材,也就是课本都不想读了,哪还会去读书、去阅读。甚至有老师对我讲,这种现象已不是个别,还很普遍。为此,我感到很惊讶!其实,在我的认知中,就其作为个体的孩子,应该是天生就喜欢学习、喜欢读书的,喜欢学习、喜欢读书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是每个孩子在上学的头一天晚上,都会激动不已,特别兴奋,甚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眼巴巴地盼着天亮,充满着不尽的期待。到了学校,更是以一种克制不住的热情和好奇心,张望着校园,用稚嫩的眼神,打量着老师。
学校发新书那天,会像过大年那样快乐喜庆。得到新书,往往会用小鼻子嗅着淡淡的油墨的芬芳,十分惬意,有时候还会把新书特地捂在胸口,眯着小眼,满满的享受与陶醉。放学了,会小心翼翼地把书放进小书包,生怕把书弄赃弄坏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缠着父母给书包一个封皮,严严实实的,心理才踏实。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书的情感。这种情感,大凡上过学的你我都是有这种体验的。即使时间过去很久, 那种感觉己经淡忘,但只要一提及,便仍然会记忆犹新。而且给我的感觉,孩子们哪怕再不喜欢学习,再不喜欢读课本,都是喜欢读课外书的。我们小时候那样的年代,除了读课本,有课外书读,那是十分奢侈的事情。因而我对各种各样的书,小人书、小孩的书、大人的书,那个时候都感兴趣,我都要去读。甚至家里糊顶棚的旧报纸,那上面有字,我都会搬来凳子,踩上去掂着脚,照着煤油灯去一字一句地读。父母放在箱子底的一枚“袁大头”,我不知道他的价值,反正觉得好玩,常常偷偷地带在身边,一个高年级同学有一本发黄的《西游记》,我想借过来看,他不同意,他说要用“袁大头”换,我没想这么多,便慷慨地成交了。拿到这本《西游记》,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正文一页一页地读到最后一页,又从最后一页倒着往前读。后来父母追问“袁大头”,我只好说搞丢了,尽管换来的是一顿挨打,但当时想,也值!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适合我们读的书也逐渐多了起来,在如饥似渴的阅读中,于是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这个习惯陪伴我至今。 也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我的生命播下了一些可以生根开花的种子,让我从一个乡村教师一步步走过来,直到今天还能够在全国各地为教育而从容地行走。
那么现在的孩子,应该是太幸福了,不仅生活优渥,物质丰盈,学习的环境条件好,而且书籍很多,各种书应有尽有,什么绘本、什么丛书、什么电子书,让人目不暇接。然而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孩子却不读书了,或者说没有了我们那些年代的那种读书热情,那么是什么浇灭了他们的读书热情呢?说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有一次听一个大学教授的讲座,他说,现在的大学生不说读书,连耍朋友的激情都没有了。接着他分析原因,说我们的基础教育被窄化成只有应试的属性,为了应试,不择手段,死整蛮干,拼命刷题,多年之后,一个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向往的激情,有可能全刷没了,活生生地刷出一个个“小镇做题家”,一台台只会应试的机器,就像现在的AI时代,一台智能机器人什么都会干,什么题都会解,但它绝对不会像一个正常人,拥有人文情感,拥有价值取向。其实这个大学讲授所讲的,已经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回答了其中的原因。在当下以分为王,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教育模式下,为孩子们设置了很多天花板,把他们关进了许许多多的窄巷,以极其残忍的方式逼着孩子们进行功利化的学习,也就是一切以分数的获得和提升作为目的,孩子们常常面临的是追求成绩的压力和应试教育的系统性课程,更多的时间投入和学习的策略,是反复的考练,反复的刷题,这就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闲书,读他们喜欢的书,读适合他们读的书,久而久之,便丧失了阅读兴趣,甚至没有了阅读的愿望和冲动。
与此同时,学校用强迫读课本,去填塞学生的空间,把他们的生命填得满满的,让他们在压抑与窒息中,加剧对课本的仇恨,认为这一切都是那个“它”惹的祸。君不见,一到中考、高考季,撕书、烧书,便成为了中国校园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有人说,这是释压,这是发泄,这是狂欢。我虽不苟同,但我至少以为,这种用撕书、烧书释压、发泄、狂欢的背后,表明了他们对学习的厌倦和痛苦,我们常说爱书如命,这些学生对书本的态度,对书籍的仇视,痛恨书如同痛恨敌人一样,这更反映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已经完全被浇灭,已经被吞噬待尽。作为家庭教育,一些父母在理想与现实,学习与考试中,也不敢拿孩子去赌博,或许他们能够认识到开卷有益,孩子多读书肯定好,但他们还是会选择用最便捷、低风险的方式,帮助孩子获得考试成绩,那就是上补习班,加大作业量,不准孩子读课本以外的书,甚至把读课外书设为禁区,一出现苗头,极尽没收、打压之能事。有的父母可能重视孩子的阅读,至少不反对孩子的阅读,但是一方面没有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父母压根儿就不读书,一味要求孩子读书,读书没有示范,没有陪伴,很难真正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剥夺孩子的自主阅读权。没有尊重孩子的阅读爱好,尊重孩子的阅读选择,甚至没有考虑到孩子当下究竟适合读什么书,仅凭父母意志,要求孩子必须读什么书,这往往会带来孩子的叛逆与反感。比如有一个家长觉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很励志,便让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读,并且反复强调,这是本好书,一定要好好读。孩子翻开第一页,看到一个奇怪又冗长的作者名字“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就犯愁了。再加上原苏联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语言习惯等,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很难接受,孩子根本读不进去。父母越是强迫,只会带来孩子对读书热情的挫伤。同时,让孩子在看书时感受到压力和约束。有的父母要求孩子读书,一定要正襟危坐,正儿八百,中规中矩,表情严肃,这实际上也会影响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其实读书不一定要那么正经,也不一定要做出那种“寒窗苦”的模样,读书就应该多些随意、随便、随性。我以为,唯有让孩子用游戏的心态看书,他才会主动去找书来看。当然,作为社会层面,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有可能使孩子更容易分心,忽视阅读。还有现代数字媒体如电视、智能手机和电脑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又特别是网络游戏的盛行与刺激,这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大大地削减他们对阅读的参与和兴趣。
我经常说,阅读是孩子的最好习惯,是一切习惯之母,是总习惯。孩子有了好的阅读习惯,其他习惯再差差不到哪个地方去;考试分数再低也低不到哪个地方去。我还经常说,阅读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最好的补课,最好的成长;阅读还是父母最好的择师,最好的选校,最好的学区房,亦是最好的陪伴。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读书》中写道:“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习惯引诱。”但愿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都能共同发力,互为给力,点燃孩子的读书热情,激发孩子的读书欲望,帮助孩子涵养一个好的读书习惯。如若能够让我们的孩子都拥有一个陪伴一生的好的读书习惯,都拥有一个“浅磨一杯,书香一页”“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优雅与恬适,则我们,皆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