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最后的辉煌(纪念吴湖帆诞辰一百三十周年)

独行的思考者 2024-08-12 22:32:57

1894年8月13日至1968年7月5日

  苏州古城吴门圣地,为中国文化之重镇,是江南文化吴文化的高地。自明代中叶是中国书画文化的中心,自宋元之后,明四家独领风骚,影响中国书画五百多年。其实明四家吴门画派辉煌期仅有一百多年,以后延伸的虞山画派,类江画派,新安画派等等画派其实就走向了的一种衰落时期。清代主流的是清六家,他们走入传统的死模式,几乎千人一面,层层相应,没有什么气色,而清四僧,扬州八怪,反而各自有个人自己的面貌,而且每个人个性强烈,而太湖领域的吴门画派逐渐走入了衰落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西风东进,大批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那个回国的人员及一些文人志士要革中国画之命,传统书画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苏州一批士大夫文人书画家吴大徵、顾麟士、陆恢等一批子弟学生坚守传统,以宋元为神韵,明四家为主脉,信奉董其昌的南北论,推重他的艺术形式和笔墨精神,有一大批画家,以吴湖帆生活圈为活动中心,书画家陆恢、王同愈、管一得、潘博山、彭恭甫,王季迁,徐邦达、陈摩、顾墨畦、余彤甫等等。他们都是从明清的传统绘画体系过来的画家。苏州最早成立的怡园画社书画家,也是从传统的模式里打转的画家。当时吴昌硕、任伯年、蒲华、金心兰等相对有一些特色,也常来往于苏沪之间,而吴湖帆从小在清代旧式文化浸泡下长大,以临摹中传承中国画的一招一式,并以鉴赏,练书法入手,感悟中国画人文哲学,后又移居上海,常来往于苏州。由于苏州很多的收藏家,过云楼的顾家,庞虚斋的庞家,还有吴湖帆的姻亲潘家以及他祖父吴大徵都是大收藏家。所以沪苏之间的文人骚客常有来往,十分繁忙。甚至外地的来的叶恭绰,何亚农,张大千昆仲,同苏州文人吴梅,汪东,张紫东时常有唱诵等艺术活动,且十分活跃,其书画艺术文化修为整体也是相当之高。当今看来那一代的人的绘画的基本皆在传统模式中。当时的张大千也是集大成者,几乎在古人圈中转圈子,在临摹仿古中讨生活,那时的一邦画家画的风格,如果你对传统中国画不了解的话,看来都是都一个样,要真正从传统的中国画中跳出来,要成大家很难,如果张大千没有后来的泼墨泼彩靓丽转身,张大千还在古人圈中转,真正的形成自己面貌和强烈的风格,少之又少。所以吴湖帆有不少作品同潘博山,陈子清,管一得等的面貌是很难区分。吴湖帆当时在苏州收藏界鉴定水平和书画地位文学修养是相当高的,他和文人骚客有一个庞大的朋友圈,形成了他的中心地位,他组织编辑大量古代书画推广出版工作,并进行论述题跋,对传统文人画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构成了以他的为中心的文化圈。由此他们以坚守传统文化正本清源为宗旨,一帮士大夫文人书画家于1933年年1月成立了“正社书画会”当时孙中山同盟会成员,何澄、叶恭绰、张善孖皆隐居于苏州,张大千、张善孖、叶恭绰客居于网狮园,而何澄就在南园權木楼与吴湖帆家十梓街172号很近,时常也活动彭恭甫家,词曲家吴梅,文学家汪东,雕塑家江小鹣,鉴赏家徐邦达、王季迁,昆曲家张紫东,碑刻家孙伯渊,藏书家邓邦述,古琴家吴兰荪,都是吴湖帆的亲友。张大千对吴湖帆十分推崇,他认为中国当时文人画只有两个半人物,吴湖帆、溥心畬、半个是谢稚柳。

  “正社书画会”当时以吴湖帆朋友圈为中心,恭推隐退在苏州的同盟会成员何亚农为社长。在社长何澄和国民党元老叶恭绰积极活动下,1934年9月9日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正社书画展,发动了北京的画家溥心畬、于非訚、汤尔和、何克之、朱褒慈等等15位书画家参加这次展览,并加入了正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这次活动构成了南北文化交流平台。对于一个地方性的社团,能跨出地方,南北融合,在当时很多书画社团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张大千也是通过正社这一社团走入了北京这个书画圈,而且一举成名,从而走向了世界,被誉为南张北溥。而张大千谦让恭推了南方有吴湖帆,则有了南吴北溥另一说。初步共识了民国时期三足鼎立的学术地位。

  1935年元月,正社书画会作品展,在南京苏州同乡会展出,南京正论社出特刊全面介绍了“正社书画会”的概况和宗旨,刊载了吴湖帆一文《对于现代中国画之感想》,潘博山《正社概述》,张善孖《说正》一文,并介绍了正社的发起人,及成员名单五十五人,为我们全面研究正社提供线索和依据,由此可见“正社书画会”作品展在古都南京,首都北京两地展览,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1937年吴湖帆又任故宫书画鉴定成员和全国美术评审,坐定全国书画圈江山地位。

  1948年溥心畬、吴湖帆、张大千为陆丹林合作《秋林高土图》冒广生题跋曰:“南张北溥东吴倩,鼎足声名世所钦”,由此可见吴湖帆名声可占中国半壁江山,名震大江南北。其文化修养引领中国士大夫文人画的文化继承和发展。在清代六家的衰弱,程式化传统书画的基础上,又一次中心兴托起了吴门派的高度。而他的中国画在传承的形式上,学古不拟古,有自己的独特的面貌,尽管貌似古人,而却有自己的肥润典雅,融通古今,追古开新。在众多的古画中观赏山水,观山赏水,移山开合,构成了自己的山水的体系。尤其是在青绿山水上有自己独特的面貌特征。在继承传统的绘画方面,一招一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般武艺样样精通。在花卉上也是宋元笔法,明清色彩,意写结合,没骨双勾,无一不精。以荷花为例,以色代墨,没骨兼施。一改青藤白阳之笔,又弃恽南田的甜媚,色而不艳,淡而不薄,意写小泼,芙蕖绽放,一眼望去吴家荷花,辨识度极高,从昆山正义顾阿瑛玉山雅苑并蒂莲写生一画,可见其不一般也。没骨汁绿荷叶,以粉带曙画花,含苞待放,双花并蒂,粉嫩清秀,逸气书卷,一眼独具。辨识度高。以写生为写意,让画面有一股强烈的诗意感。吴湖帆其山水在众多画家的民国时期在临仿中寻找自己的创作,营造山水。他主张以赏古中提升创作能力。对于现实缺乏写生云游之经历。而1965年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一画中,他有以传统的笔法和各种侧笔皴法,若不经意法薰染一番,以写意而非写景,成功的创作了此画。这是他多年积累了传统的表现技法,又同写景光影的表现的手法,炉火纯青创作了一幅具有时代意义的力作。由此可见他深入传统,而最后又在传统的笔墨精神的表达了现代科技的题材,这是一个传统的笔墨精神来表达了一个现代科技的尝试,这是一个里程碑的中国画出新,开辟了一条道路。由于时局的影响,吴湖帆在变革的初期就不幸因病离世,如果上天再给他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他的中国画一定会破茧而出成为大师中大师。

  当然他的内力也是强大无比,大部分画家都是在深入传统,一辈子在传统中打转,出不出来,缺少能量,而吴湖帆是具备这个能量场,不管他在书法上功底,还是在诗词文学上的修养以及鉴赏的眼力。足以撑起吴门画派这一旗帜。那个时期可以说他中兴了吴门画派,一度成为中国书画的一座高峰,由于吴湖帆1924年定居上海,尽管他来回于苏沪之间,而且桃李天下,并把祖上以及那个夫人潘家和自己的所藏十多卡车的珍品都归公于国家。并捐苏州博物馆72把状元扇,为保护中国书画发扬吴文化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在那个时代吴湖帆不愧为是吴门画派再度中兴领袖级的人物,由于后期他又成了海上画派核心人物,在当今市场角逐中列为海派人物,至此吴门画派的市埸指数弹出了全国六大画派之外,导致苏州画坛的吴门画派严重式微,失去了一个时期的头领,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当今没有大师的年代,我们在呼唤大师。他留存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要追寻大师,吴湖帆是我们苏州吴门画派最后辉煌期的骄傲,是我们苏州古城一块金字招牌。今年是吴湖帆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缅怀苏州吴门先贤,他是吴门画派近60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值得引以为豪的一代大家,吴湖帆我们欠他很多很多!

1933年1月6日正社第一次雅集合作作品

《正社》一九三三年在苏州成立的一个书画团体,由吴湖帆亲友团同孙中山同盟会成员组成、发起人有吴湖帆,何澄、张善孖、张大千、潘博山、陈子清、等文人雅士,社会贤达组织成立,弘扬传统文化,正本清源,捍卫国粹精典,曾在苏州、北京、南京、举办画展,影响深远,发展了溥心畬、于非厂、何克之等为成员,南北大融合,由此推出中国画坛“南吴北溥”“北溥南张”溥心畬、吴湖帆、张大千三足鼎立的霸主地位。可谓在众多画会中,独步艺林,成为一个传统书画文化的一个坐标。画家江野,自二零零九年始,开设正社画馆于山塘街,凭一己之力收集正社历史文献报刊资料,在各艺术市场以及各拍卖单位收藏民国时期正社人员书画作品近九十件,并对正社的人员作相应挖掘研究论述,全面开展对正社当年的藏书家、昆曲、诗词、古琴、竹刻、装裱等文化进行综合搜集整理。组织当代书画家学习古典诗词,重新寻回吴门文化之魂,一月一次开展正社雅集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响应。在这个基础上,得到有关领导的关注,特成立苏州正社文化研究院,欢迎南北画家文人雅士加强交流,组建书画学术平台,弘扬吴文化。

0 阅读:24

独行的思考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