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文件的发布,让不少教师在炎炎夏日感到凉意袭上心头,人都麻了。
6月27日,天津市西青区政务网发布通知,西青区教育局、西青区人社局联合印发了《西青区中小学教师聘期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试行)》)。
《实施方案(试行)》明确:
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打破“一聘定终身”,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聘任实施动态管理,构建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
该政策适用范围为(西青区)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在编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含双肩挑人员和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
时间从2024年8月1日起执行。
此《实施方案(试行)》一出,风吹草动多年的“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正式落地,天津市西青区成为史上第一。
01严格考评 “混日子”难了!
细看西青区的《实施方案(试行)》,该区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聘期管理方案有如下要点:
#教师岗位聘期为3年,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档;
#考核合格是续聘、岗位晋升的必备条件;考核不合格,合同期满一般不再续聘。若因工作需要,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可低聘续聘,并须在下一聘期考核合格后且所在学校有岗位(职数)空缺时,方可竞聘原岗位;
#教师在聘期内需达到“基本要求”和“专业要求”。
其中,基本要求包括师德师风、综合满意度和工作量三部分。
以综合满意度为例:对每位教师年度综合评议中,学生评议、同行教师评议、家长评议等各方评议的综合满意率应到 85%以上,任何一方评议满意率不低于75%。
专业要求则于教师的职称挂钩,对于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及以下教师的标准各有不同,但都包括教育、教学、研究、示范引领、终身学习五个方面,并且做了详细的规定。
以职称最低的二级及以下教师为例,其教育、教学、研究任务具体如下:
不少教师表示,这些工作相当于“当班主任+做公开课+写论文”,要求确实不低,“从规定上排除了教师偷懒躺平的可能性。”
早在今年1月,北京市丰台区教委表示,将在“区管校聘”改革中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区教委相关领导向媒体透露,此举旨在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校内岗位竞聘机制,消除小部分教师在获评高级职称后“躺平”的现象。
尽管当前只有天津市西青区全面施行“教师聘用制度”,但这打破中小学教师“铁饭碗”的星星之火必将燎原,点燃教师队伍的活力。
02严评背后 还需严控培养质量
显然,各地已经或即将推出的“教师退出机制”对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提出了要求。
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出生人口近年来持续走低,中小学在未来不可避免会面临生源危机的难题。此外,我国小学教育专任教师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19年的626.91万人增长至2022年的662.94万人。2019~2022年本科师范生招生人数也在同步增长,从42.88万人增长到49.54万人。
教师人数增加重叠上学生生源减少,“教师过剩”难以避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乔锦忠研究团队曾在专业期刊发布测算结果: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面对即将到来的考核和人数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中小学教师只有练好“内功”,持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或许“教师过剩”之下不会缺教师了,但民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只会愈发浓烈,高水平教师永远都是“稀缺品”。
这些交错复杂的现状和趋势,对高校师范人才培养势必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为14.01%,相比欧盟、OECD及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而中小学专任教师中,该比例差距更大,要达到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师范生培养,进入“新境界”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近日,国家出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我国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都提升到了更高层次。
根据《办法》,从2024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将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本科4年,教育硕士研究生2年),支持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免试攻读本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再履约任教。
部属师范大学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优质来源,更是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师范生培养的核心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撰文表示,当前(国家公费师范生)通常采用“4+N+3”的培养模式来培养高层次教师人才,即在4年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工作一年或更长时间,再申请非全日制的教育硕士阶段学习。这一模式的弊端在于割裂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并且在职研究生难以避免工学矛盾,影响培养质量。
而《办法》提出的“本研衔接”精准定位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培养。根据规定,学校结合本科前三年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可推荐学生参与免试攻读研究生综合考核,达到要求者可录取为本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于本科第四年开始硕士课程先修学习。
#政策保证,加强教育公平
如果说高水平教师是“稀缺品”,那对于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更是“极度稀缺”。
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师资水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追求。
2021年,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即优师专项计划。
例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陕西省积极贯彻落实此项计划,从2021年起每年招收“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80—200人;同时启动实施“地方优师专项”,每年招收600—800人,由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6所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面向全省56个脱贫县培养本科层次“优师计划”师范生,为县域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大先生”。
此次出台的《办法》明确,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面向全国,重点为中西部省会城市之外的地(市、州、盟)及以下行政区域培养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不得定向到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省会城市主城区任教(五个自治区、陆地边境省份、海南省、贵州省、青海省除外)。从政策上推动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