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先礼后兵”出自以下哪部古代名著?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这是蚂蚁庄园2024年1月23日庄园小课堂知识问答的问题,答案是《三国演义》。下面海虎详细介绍一下。
问题:小鸡宝宝考考你:成语“先礼后兵”出自以下哪部古代名著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答案:《三国演义》
详细解析:
成语“先礼后兵”出自《三国演义》这部古代名著。在《三国演义》中,这个成语出现在第二十一回,是曹操与刘备在煮酒论英雄时的一段对话。曹操问刘备谁是天下英雄,刘备列举了袁术、袁绍、刘表等人,但曹操都一一否定。最后,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用手指了指刘备,然后指了指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惊,不觉失匙箸于地。这时,正好外面大雨倾盆,雷声隆隆,刘备便借此机会掩饰自己的失态,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回答:“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在这段对话之后,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但刘备却借“先礼后兵”的策略来应对曹操的试探。先礼后兵的意思是先以礼相待,后用强硬手段。在三国时期,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军事行动之前先进行外交斡旋,如果外交手段无法解决问题,再采取武力手段。
在现代汉语中,“先礼后兵”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其含义已经超出了三国时期的范围,泛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或者解决问题时先采取和缓的手段,如果不行再采取强硬手段。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在处理问题时采取的策略。
通过对古代名著《三国演义》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成语“先礼后兵”的起源和演变。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处世之道,也对我们今天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当今社会中,“先礼后兵”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无论是在商业谈判、外交交涉还是日常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时,“先礼后兵”的策略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通过先以和缓的手段进行沟通和处理问题,可以减少冲突和摩擦,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因此,“先礼后兵”这个成语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注海虎,每天查看蚂蚁庄园最新答案分享。期待您的点赞、分享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