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热门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
知乎用户@布衣卿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我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他们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改变自己。做事三分钟热度,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本想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很多种生活,却只会把同样的日子机械重复很多年。终日混迹社交网络,脸色蜡黄地对着手机和电脑的冷光屏,可以说上几句话的人却寥寥无几。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却过着最最煎熬的日子。”
读完只感觉太真实了。
几乎所有人都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大多数人却任凭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就爆发一次焦虑,焦虑过后,依旧躺在如烂泥一般的生活里。
但人生所有美好的结果,都不是等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行动的改变,需要思维上的升级。
所以,今天有书君给大家分享50条关于成长方面的认知,涉及自我提升、职场、财富、人际交往、努力、思维等六个方面。
认真领会,并努力去践行它,因为比起“想到”更重要的是“做到”。
关于财富
01. 努力存钱,是为了让自己拥有选择生活的权利。财富的最大作用是给你选择的权利。
当你还在担心明天的信用卡账单时,你根本没有权利选择更好的生活。
而关于如何管理好金钱,我有个小建议:
你可以把自己的收入分成三份。
一份用于日常开支,维持基本生活;
一份作为风险保证金,让你即便在遭遇意外状况时也能从容应对;
还有一份作为梦想储备金,用来投资自己的成长,为你通往理想之路积攒资本。
02. 追求长远价值,而非眼前利益。不要因贪心而去赚短期收益极大,但损害长远发展的事,与眼前一时的利益相比,长远价值更值得追求。
03. 在赚钱上面,有自知之明比盲目自信要好。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虽然不一定能让你赚钱,但至少不会让你亏钱。
如果你想在一个不了解的领域里赚到钱,别着急进场,要有耐心给自己补课,先去了解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有人根本不懂投资理财的知识,只是因为看到别人在股市上赚到了钱,就一头扎进股市,结果吃了亏。
04. 多购进资产,少购入负债。“富人更多地购进资产;穷人更多地购入负债。”
当初读《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时,里面的一些观点给了我很大启发,这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资产(把钱放进你口袋的东西,比如能产生收益的房产),什么是负债(把钱从你口袋拿走的东西,比如汽车),然后多购进资产而不是负债。
05. 把钱当成通往理想生活的“工具”,而不是追逐欲望的筹码。钱应该是你通向理想生活的车票,而不应该是把你困在欲望沼泽中的枷锁。
但很多人却沉迷在消费主义中不可自拨。
不停地买买买,确实可以让你在得到东西的那一刻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很快就会消失。
正如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中所说:“快乐依赖于一些复杂的、与心理有关的事物,而对物质的东西的依赖相对少一些。”
06. 能用钱解决的事,最好不动用人情。人情是比钱更难还的东西。
07. 懂得分享利益,会让你获得更多人的支持,走得更远。利益分配不均就会给人际关系埋下隐患,最终引发矛盾,处理好你与其他人的金钱关系,对你的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都有巨大帮助。
08. 比赚钱本身更重要的,是提升你的认知水平。本质上,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认知的变现。
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靠运气赚的钱,最终也会靠实力亏掉。”
09. 普通人是“否定思维”,富人是“肯定思维”。普通人是“否定思维”:
我买不起;我不要吃垃圾食品。
富人是“肯定思维”:
我怎样才能买得起?我要吃健康食品。
我们的大脑对带有否定词的话,理解起来很费劲,会自动忽略前面的“不要、不会”,只对否定词后面的东西形成条件反射。
就像你告诉自己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脑子里就会一直想着粉红色的大象。
所以,你要控制说话和思考的方式,把“否定”转换为“肯定”。
关于人际交往
10.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而学会“换位思考”可以架起两个人心灵沟通的桥梁。我们需要认清一个现实: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别人不能百分百体会你的感受,你也同样不能百分百理解他人。
但我们依然要尽最大努力去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对方的感受和诉求是什么,然后像善待自己一样去善待他人。
尤其是当别人遭遇一些不好的事,处于人生低谷时,我们更要学会共情。
因为我们都曾淋过雨,所以不能忘记给别人撑伞。
11. 给别人讲一件事情时,不说“你听懂了吗?”,而是说“我讲清楚了吗?”如果你想确保对方真的理解了你的话,可以请对方把你的话复述一遍。
12. 学会以“低期待”的方式去生活。我们的很多不满情绪,本质上都是“期待值不匹配”的问题。
即:对方没有满足你的期待;你也不愿意满足对方的期待。
如果我们能以“低期待”的方式去生活,永远不要求别人,只要求自己,永远不期待好运,只努力创造好运,我们将会活得更快乐。
13. 你周围的人,影响甚至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好和坏都可以传染。
你和什么样的人相处,就会吸收什么样的精神资源。
为了保证你有高质量精神资源的输入,一定要与优秀的、正能量的人在一起,远离消耗你的人。
14. 赞美,是拉近与你与他人关系的利器。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士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如果你能学会赞美别人,会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喜欢。
而好的赞美一般包含三个特点:真实、具体、切中对方需求。
15. 说任何话之前,都不要不加思考地脱口而出。说话前,先预想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不正确,但最好要有。
你可以先花几秒钟想好这三个问题:
1.我的话能准确表达我的真实想法吗?
2.别人能听懂我要表达的意思吗?
3.我的话会使别人产生不好的感受吗?
千万不要不加思考,不计较后果地说话。
16. 沟通时学会“先扬后抑”,会更容易达成目的。想给一个人提建议,指出对方的不足时,可以先提一下对方做得好的地方,这样Ta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
17. 你要清楚地认识到: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价值互换。
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
任何人际关系,本质上都是交换关系。
只有在互惠平衡的状态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并保持和谐。
你想别人怎么对待你,先怎么对待别人;
你想请人帮忙,先想好自己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
你想追求一个人,先想好你能满足对方哪方面的情感期待。
我们的很多痛苦来源于总想凭白得到别人的友好、帮助和青睐,却不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代价,凡有所取,必有所予。
18.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独处,是一个人规划成长的最佳时机。
你如果能在独处时多看一些好书、多听一些好课、多思考多实践,它将是你最好的增值期。
关于努力
19. 所有的成长都需努力,所有的蜕变都伴随痛苦。当你觉得努力太难,想放弃的时候,请相信这世上总有人愿意付你不愿意付的努力。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背不下来的书,总有人能背下来;你做不出来的题,总有人能做出来;你愿意拖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今天努力做完。那么不好意思,你想去的学校也只能别人去上了;你想要的工作也只能别人去做了;你想过的人生也只能别人去过了。你不努力,就只能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让给有资格享受它们的人。”
20. 你要敢于付出努力,不要把成败得失看得太重。
人天生喜欢确定性的东西,对未知的事物保持警惕。
如果无法确保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就倾向于不做。
但人生哪有那么多确定性的事让你做呢?
如果只做确定性的事,一辈子也干不成什么大事。
有些事不是因为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了才会看到成功的希望。
21.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怎么做”是战术,“为什么做”是战略。比努力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
22. 不要用“形式上的努力”来自我感动。工作时,与其每天加班都很晚,但每一件事都干得稀松平常,不如把每件事都超预期完成,然后按时下班。
不要假装自己很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23. 比爆发式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你能否持续努力。一次做好一件事很容易,10次做好同样的事,努努力也能做到,难的是100次,1000次,10000次做好同一件事。
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正确的重复。
所以,你既要有做好一件事的决心,也要有把一件正确的事做一万遍的耐心。
关于思维
24. 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如果想做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准备好了再去做,因为你永远都不可能准备好。
你所谓的“没有准备好”,不过是为“拖延”找借口。
25. 不要一直盯着自己所谓的“缺点”,并为此感到自卑。你不可能是完美的,其他人也如此。
你不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上,比如身高、长相、出身等。
而应该关注那些我们能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比如学识、技能、修养。
你要相信:“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26. 既不活在过去,也不活在未来,只活在当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影响现在,但不决定现在;
现在决定未来,而我们无需活在未来。
我们只需要活好当下,不受过去的牵绊,不畏惧或幻想未来,一切该到来的都终将到来。
这也正符合曾国藩提倡的人生态度: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27. 尽早找到你的人生使命,并坚定不移地践行下去。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为了尽早找到人生使命,我们需要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追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最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想怎么度过这一生?”
这三个问题可能你现在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别人也不可能直接告诉你答案,但没关系,你有一生的时间去探索。
28. 凡事不好意思,你的人生就会差点意思。不要脸皮太薄,什么事都不好意思去争取,厚脸皮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
29. 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拿到一副烂牌,而是没有把烂牌打好的勇气。古希腊哲学家爱比荷泰德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 演绎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生而为人,很多时候我们没得选。
但即便我们拿到了一副烂牌,也要有把它打好的勇气。
30. 人生的关键在于主动,你不主动,人生就被动。有些事是总要去面对的,你不愿意主动面对,生活就会按住你的头逼你面对。
你不愿意主动读书学习,就有可能遭到生活的残酷对待,每天干繁重的活,拿低工资,受冷眼和嘲笑;
你不愿意主动做好工作,就有可能遭遇职业危机,担心被辞退;
你不愿意主动追求梦想,就有可能在年老力衰时,发出“我本可以,但可惜我没有做”的喟叹。
比失败更可怕的,是你从未主动追求过。
31. 认清失败是常态,同时绝不轻易放弃。失败是人生的常态,你要习惯它;
不认输是对人生的态度,你要拥有它。
你可以接受失败,但绝不能接受轻易放弃。
32. 伟大的成就源于伟大的目标。中国古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人生就是这样,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
所以,我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的路,也要时不时抬头看看月亮。
关于自我提升
33. 想要成长,就要突破极限,承受痛苦。
什么是成长?
领导交待你做一件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事,你一边叹气一边抓耳挠腮、捶胸顿足,不知道该怎么做,但又不能不做,只能咬咬牙死磕自己;
最后你终于排除万难把这件事干成了,感觉整个人都仿佛蜕了层皮……
这不就是成长吗?
没有谁天生就会做事,所有成长都需在痛苦中突破自我。
34. 不必羡慕别人成长得比你快,每个人的花期都不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成长路径,不必羡慕别人的成就。
就像蒲公英不会羡慕大树长得高大,大树也不会羡慕蒲公英会飞。
因为它们知道,它们走在不同的路上。
我们应该始终牢记:真正的优秀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35. 垃圾快乐成瘾,是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读一本好书会让我们快乐,刷短视频也会让我们快乐。
但前者带来的快乐更持久,后者带来的快乐很快就会消失;
甚至会让我们陷入无止境的空虚和后悔中,让我们丧失精气神,沦为多巴胺的奴隶,杀死我们本就不多的时间,搁浅我们的所有理想。
36. 做事极度专注,可以帮你拉开与别人的差距。大部分人做事都是三心二意,这个想做,那个也想做,最后往往是哪个都做不好。
如果你能做到极度专注,拼尽全力做好一件事,就能超越80%的人。
37. 做难而正确的事,必有所得。困难的事,往往前期困难,后面越来越容易;
容易的事,往往前期容易,后面越来越困难。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你的人生之路将越来越宽阔。
38. 如果你想改变现状,先从改变你的习惯开始。有一句话说:“起先是你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你。”
当你养成了一个又一个好习惯,你的人生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39. 人生最值得坚持的两件事,莫过于读书和运动。当别人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刷剧、打游戏、看小视频时,你能读一本好书,锻炼十几二十分钟;
长此以往,你人生的厚度与宽度将远超其他人。
40. 找到一个能坚持下去的爱好,可以让你受益终身。爱好是你对抗平庸生活的一把利斧,能让你摆脱无聊,过得快乐且充实。
而没有任何爱好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乏味得要命。
41. 任何时候、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保持深度思考的习惯,当你停止了思考,也就停止了成长。美团老板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因为思考本身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但思考会催生信念,信念会指导行动,行动会带来改变。
所以,如果你渴望人生发生改变,就需要不断反思和审视你的生活。
42. 坦然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我们要像热爱赞美一样,去热爱批评。(前提是批评和建议具有“建设性”,即对你真正有用)
大家都不喜欢被批评,只喜欢被表扬。
但恰恰是我们讨厌的批评,才能真正促进我们的成长。
相比于知道哪些事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是知道哪些事是错误的,然后记住它,不要再犯。
43.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打破“旧我”,重塑“新我”的过程。人是习惯的产物,喜欢遵循旧有状态,害怕打破现状,发生变化。
但只有变化才能带来成长,不打破“旧我”,就无法找到“新我”。
如果你能“用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明日之我,否定今日之我。”
长期坚持下去,你会获得巨大的进步。
44. 想要自律,就不要考验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人性”是人类经过上千年进化,最终形成的底层操作系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果你试图用挑战人性的方式来实现自律,必将走向失败。
每次想刷短视频,你都告诉自己只刷一会儿,但你一定不是只刷一会儿,而是刷到凌晨两三点;
每次想控制饮食,你都告诉自己只吃一点儿,但你一定不是只吃一点儿,而是吃到走不动;
人就是热衷于获得即时快感;
对能拖延的事,如果有机会,一定会拖延。所以,如果你想实现自律,就要做到:
1.认识人性;
2.承认自己脱离不了人性;
3.不试图挑战人性,从源头上掐灭自己放纵的可能性。
关于职场
45. 做结果驱动型,而不是任务驱动型的人。领导交代你做一件事,一般有两种做事方式:
一是“任务驱动”:直接埋头就干。
二是“结果驱动”:不着急做,先搞清楚领导的需求。
任务驱动型的人,别人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最后可能辛苦做了半天,却不是对方想要的结果。
而结果驱动型的人,以终为始,用目标倒推行动,直击问题核心,因而更容易把事情做好。
46. 你要学会对自己做出的一切行为负责,不逃避,不找借口。当你负责的任务出现问题时,最需要做的不是去推脱和抱怨,而是主动承担责任并以最快速度找到解决办法。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现。
47. 你是为自己打工,而不是只为老板。职场上有一种人很常见:老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一点也不愿意多出力。
这是典型的打工者思维,最终吃亏的人是你自己。
很多人都想先拿高工资再付出同等努力和汗水。
但现实是,你要先付出150%的努力,得到上司认可,才会获得相应回报。
薛兆丰在《奇葩说》节目上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不管公司能够维持多久,我们的这份简历会一直陪着我们。”
所以,你要不断提醒自己:你是在为自己工作,而不是只为老板,工作不要设太多边界,得失心不要太重。
48. 不要频繁的、轻易的跳槽。你的每一次跳槽都应该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只要你能不断成长,未来将会有更多美好的东西与你相遇。
而且,你要意识到,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所成就,都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持续性投入。
但现在有些人工作才两年左右,就跳槽三四次。
这样做,不但损害你的职业形象,让人觉得你不稳定不靠谱,而且不利于你的发展,因为一切成长皆离不开积累。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毫不犹豫的离开,就是你在这家公司不能获得更大的成长了,除此之外,不要轻易跳槽。
49. 保持终身学习,可以让你超越大多数人。大部分人毕业进入职场后,就放弃了学习。
如果你能利用下班后的2小时,学一门技能,深钻一个领域,这将是你超越其他人的机会。
50.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教”。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告诉我们,把学到的知识 “教别人”或“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如果你想更高效地学习和成长,不要吝啬对他人的帮助,教别人某个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
▽
最后,我想说:所有的改变都源于认知的升级。
“知行合一”之所以难,是因为你以为你知道了,其实你根本不知道。
道理再好,如果你没有打心底里认识到道理的重要性并坚定地执行它,就可能会发出“为什么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慨。
希望我们都能做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永远不活在想象中,
永远不说不可能,
永远行走在路上。
和朋友们共勉。
成功之人不写文本 !?
那句接受别人的批评 有的人就是小人